今日,2022年杭州市区(包括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钱塘区以及西湖风景名胜区杭州民办东方中学,仅限该区域适用,余下内容不再重复说明)初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的相关政策,以及各类高中招生的录取流程和具体实施细节已经正式公布。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给大家拎一下重点。
首先,关键的几个时间节点。
报名志愿的时段是六月份第三天早上八点,持续到第四天晚上六点,参加中考的日期是十八日和十九日。
其次,看一看今年的招生计划。
今年杭州市区初中毕业生将近三万四千人,比上一年多了三千左右。杭州市教育局依照所有初中毕业生都可以进入高中阶段学校(包括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原则,并且注重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中专、技工学校)的平衡发展,制定了招生方案,其中市区普通高中学校计划招收的学生超过两万人。省、市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批准,市区以外的地方性普通高中今年要招收大约三千四百名学生,这些学生将来自市区的统筹安排。
今年招生有这些调整与变化
今年市区所有高中招生政策与2021年对照,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具体措施方面,也发生了一些调整。
一、市区外民办普高面向市区招生方式调整
依照《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中的条款杭州民办东方中学,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杭州市外及五区三县(市)的民办普通高中,其面向市区的招生全部归入市区统一组织的第二批录取,这些学校不允许自行线下招收学生。而未获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市区外民办普通高中,则无权面向市区进行招生。
二、集中统一第一、二批招生可填报志愿数增加
整合首批招生的志愿填报数量,从去年的六个提升至八个起步网校,整合第二批招生的志愿填报数量,从去年的十二个提升至二十个。
三、名额分配招生中民办初中毕业生数计算方式调整
依据杭州市教育局于2019年4月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杭州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要求,民办初中当年自主选拔的学生人数,将依照一半的额度纳入该校当年毕业生的统计之中。
四、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比例增加
今年的中职学校自主招生名额,比去年的限制放宽了,占该校整体招生容量不足两成,现在可以增加至接近四成。
五、第三批招生方式调整
第二批招生工作告一段落后,那些没能招满学生的普通高中,还是继续让考生在网上填报意愿,并且按照“平行志愿”的办法来投档和录取;而那些没能招满学生的中等职业学校,它们第三批的招生办法还是老样子。
六、市区高中招生学校增加
今年,杭州第四中学江东学校与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钱塘学校即将投入使用,前者安排招收480名学生,后者则准备招收1000名学生;杭州市交通职业高中将把办学地点从德胜新村转移到笕桥新校区,同时招生名额将扩大320人。由于钱塘区的中策职业学校钱塘学校已经启动招生,原先主要服务钱塘区大江东片区的萧山区中等职业学校,今年起不再面向市区招生。
七、双向等额招生计划和招生学校增加
今年主城区同萧山、余杭、临平、富阳、临安五个区普通高中的对等招生名额提升了百分之五十,针对主城区的五区普通高中学校新添了三所,具体为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余杭第一中学以及余杭中学。
八、特色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学校增加
自主招生特色班增设了杭州绿城育华学校的语言特色项目,增设了杭州蕙兰未来科技城学校的音乐特色项目;集中统一第二批招生特色班增设了杭州东方中学的美术特色项目,增设了杭州蕙兰未来科技城学校的美术特色项目。这些学校都是民办学校。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增加富阳中学中美合作班。
这些提醒很重要
今年三月,浙江省教育厅颁布了《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自今年九月一日起执行。各高中与初中院校需认真学习和贯彻,严格遵循招生事务及学籍管理的相关规范。各高中院校必须坚决执行停止“借读生”的政策,禁止虚构学籍,务求实现“人籍相符”。
杭州市教育局相关人士指出,考生和家长需要全面顾及今年全省对普通高中招生及学籍管理实施的新规,其中市内外的普通高中学校均不得自主招生,不得招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也不允许转学,这些新情况都需要考生和家长仔细权衡,慎重决定升学意向。
报考中外合作项目的学生,需要仔细权衡未来的学习安排,同时也要评估家庭的经济负担;申请民办中学的学生,必须清楚学校的各项费用标准,并且要充分考量家庭的经济状况。
这几所学校,包括杭高、杭二中、杭四中、杭七中、杭十四中、浙大附中以及学军中学,都设有两个不同的地点,它们严格执行以校区为单位的招生安排,学生在此完成学业,同时进行学籍方面的处理。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能使用计算器。
杭州市教育局将持续开展招生相关指导工作。5月8日会举办市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指导活动,5月12日和13日,6月2日和3日会分别开展招生热线电话解答服务,具体信息请查询杭州教育网及相关媒体发布的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