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有一部广受欢迎的印度影片留学之路,名为《三傻大闹宝莱坞》其中印度帝国理工学院的首脑对学生讲话说你们能够抵达现在这个阶段实属难得你们原本只是众多精子中的一枚,却战胜了其他无数精子,从而获得了生存的资格你们又能够进入帝国理工学院,因此我确信,你们不仅拥有好运,还是众多精子当中既成功又幸运的那一个
实际上,印度不存在帝国理工学院,它的前身是【印度理工学院(IIT)】。该校在印度民众心中地位崇高,印度坊间流传着一种说法:顶尖学子会优先选择印度理工,而相对普通的学生才会考虑哈佛、耶鲁。
可以看出印度人的傲慢加尔各答大学,也能看出印度理工学院的重要性,但这并非毫无根据。例如美国硅谷的印度裔高管数量,远远多于其他族群加尔各答大学,在高科技公司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几乎都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之后才前往美国发展事业。
印度理工学院由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创立,这所学校享有全球录取难度最高的声誉,入学的概率不足百分之三。为了培育这些精英学子,印度当局也是倾尽财力,将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额的五分之一,专门用于仅占全国学子百分之一不到的印度理工学院学生。
印度理工学院最初仅有一所院校,随后增设了五所分院,这些分院分别设立在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等主要城市。该机构借鉴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办学方式,各个校区独立开展工作,彼此之间没有从属关系。如今印度理工学院享有极高声誉,被称作“继泰姬陵之后印度最具影响力的机构”。
这种做法,确实值得国内众多大学参考,不必过分追求各类榜单,应当更加专注课程水平。诸如为国际学生安排若干异性陪读的离奇措施,令旁观者无不皱眉,实在应当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