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后日本天皇走上侵略路,孝明天皇死因究竟为何?

留学资讯2025-09-10 15:12:28佚名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疯狂地向外扩张。日本的天皇,也变成了亚洲人民憎恶的目标。现在让我们来了解,这些天皇的最终下场。

一、孝明天皇死因不明

孝明天皇是明治天皇的亲生父亲。他诞生于1831年6月,1846年登基时年纪尚轻,只有13岁,掌权持续了21年,1867年1月30日忽然离世,去世时年仅36岁。

那个时期日本的变革运动正值紧要关头,孝明天皇的周围同时存在着诸多对立的政治派别,由于天皇正值壮年且身体强健,他突然离世,当时便引发了诸多猜测,后来历史研究者们通过查阅当时的病情资料和官员的笔记,对天皇的实际死因展开了深入研究。

有说法称孝明天皇是死于天花,缘由是自1月15日天皇体温升高后,没过多久就显现出典型的天花征兆,包括高烧不退,意识模糊,无法进食,时常呕吐,全身布满油性疱疹,1月19日和22日,他的医生两次确认孝明天皇患上了天花

明治天皇忧郁而死_现在日本天皇是谁_明治天皇死因

还有种说法称,孝明天皇在天花痊愈之后遭人下毒身亡。依据如下:截止到1月29日,天皇已摆脱天花病症的困扰,身体大体康复,疱疹停止渗液,转为结痂,亦可进食。然而到了1月30日,天皇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深夜11时,发生剧烈呕吐与腹泻,最终因七窍出血而逝世。因此,京畿地区迅速流传起天皇遭毒害的流言。部分日本学者推测,孝明天皇或许中了砒霜,依据当时宫廷状况推断,谋害孝明天皇的嫌疑人可能是担任过其枢密顾问的公卿岩仓具视,此人与维新派有关联,意图颠覆幕府政权,而孝明天皇则持反对态度。

事情的来龙去脉,现在已无从完全弄明白。首先,孝明天皇离世之后,他年仅十六岁的儿子睦仁亲王登基,成为明治天皇。接着,岩仓具视、三条实美等人掌握了京都朝廷的实际权力,维新派则借助新天皇的名义,对陈旧的幕府展开最后的决战,最终促使日本转变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二、明治天皇忧郁而死

日本通过在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中的成功,让明治天皇赢得了“明治大帝”的名号。

这位“明治大帝”的寿命注定不会太长,早在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明治天皇就染上了糖尿病,到了1906年1月底,肾脏方面的毛病也随之出现。

明治天皇死因_现在日本天皇是谁_明治天皇忧郁而死

1909年10月,明治维新的重臣,极富侵略性的伊藤博文前往中国东北,旨在缓和日俄矛盾,不料在哈尔滨火车站遭到朝鲜爱国者的暗杀身亡。他的猝然离世,令明治天皇承受巨大打击,导致其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天皇的近侍们惊觉,他的面容与气色大不如前,明显苍老了。

第二年的1910年,日本于冈山开展军事演练,明治天皇亲临现场观看。演练期间,天皇每过三十分钟就需要去解决生理需求,但过程远没有从前那样顺畅。即便独自静坐,他也忍不住用手按揉腰腹与膝盖,神态痛苦。

1911年,日本社会党内部分子策划暗杀天皇的行动败露,导致该党十二位核心人物遭当局处决。此事在国际社会激起强烈不满,众多人士谴责日本司法程序失当,严重侵犯人权。明治天皇因此深受震动,认为生命失去意义,遂停止接受治疗。

他的健康状况很快急转直下,到了1912年7月14日,明治天皇就卧床不起了,并且时常陷入昏迷状态。又过了五天,明治天皇的神志也变得不清醒了。经过日本全国顶尖的医疗专家会诊,最终确定明治天皇患上了“尿毒症”。日本政府担心天皇去世的消息一旦突然公布,会引发社会骚乱,于是就在报纸上陆续刊登了关于天皇病情的通报。

现在日本天皇是谁_明治天皇忧郁而死_明治天皇死因

对日本民众而言,此事如同霹雳从天而降。许多人成群聚集在皇居外广场,或在神社寺庙,为天皇康复而诵经祈祷。但7月30日零时43分,明治天皇还是与世长辞,享年61岁。

对于日本人而言,那个光彩夺目的“明治时期”就此画上了句号。皇太子嘉仁在皇宫的一个侧厅里,含着泪水完成了即位仪式。他就是大正天皇。

三、大正天皇发疯而死

大正天皇诞生于1879年8月31日,诞生过程异常凶险,其母遭遇难产,他险些夭折,甚至听不见啼哭之声。后来又罹患脑膜炎,出现高热症状,这些病症导致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后遗症。

大正天皇登基之后,繁重的公务加剧了身体的衰弱,引发了反复发作的脑部血管阻塞问题,因此行动变得很不稳,走路十分艰难,双手时常颤抖,同时思维和分辨事物的能力也显著下降,1919年夏天,当他在那里观看一年一度的陆军和海军联合操练时,出乎意料地从检阅台上下来,亲自打开一名士兵的行李包,检查里面装了些什么东西。出席庆典仪式时现在日本天皇是谁,他无意间将需诵读的官方文书卷成细长的筒状,模仿观测远方景物的工具,朝着代表们就坐的位置凝视。当权者担忧公开他的健康状况会扰乱国家稳定,因而选择隐瞒,并着手商议由皇子的身份暂代君主执行部分事务。

明治天皇忧郁而死_明治天皇死因_现在日本天皇是谁

那一年,日本内阁决议,由皇太子担任“辅政者”,迫使大正天皇传位。大正天皇虽然“神志不清”,却对皇权依然觊觎,最终拒绝让权。直到后来,他的近侍统领趁其不备之际,才将国玺盗走。

大正天皇退位后,前往叶山行宫休养,皇后与侍卫们竭力为他解闷,卫队在行宫前院时常放声歌唱军歌,亦会举办跳跃兔子、蒙眼赛跑、头顶立定、翻越栅栏等趣味活动,每逢此时,大正天皇便由数名随从搀扶,端坐于庭院中央的宝座,面带微笑观赏卫士们的表演,不时发出阵阵欢笑声。

他的健康状况依然没有改善现在日本天皇是谁,1926年12月25日凌晨1时25分,大正天皇最终离世,享年48岁。担任了五年摄政王的皇太子随即正式登基,成为裕仁天皇。

四、裕仁天皇结肠被切

裕仁天皇引导日本渡过了侵华战争期间的狂暴岁月,也承受了战后恢复阶段的诸多不易。在中华大地以及亚洲诸多邦国民众心目中,裕仁被视为极其残暴的战争责任人。他的所谓功业,在某个层面甚至超越了其祖父明治天皇的丰功伟绩。然而,在日本近代历史长河中,裕仁的最终归宿却是所有天皇中最圆满的,完全没有樱花那种“短暂绚烂,终将凋零”的“日本风格哀婉情调”。

裕仁天皇

明治天皇忧郁而死_明治天皇死因_现在日本天皇是谁

侥幸未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理,裕仁身体状况良好,依然保持着国家元首的威严仪态。1984年1月,皇宫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音乐会,用以纪念天皇与皇后结婚六十载的“钻石纪念”。门德尔松创作的《婚礼进行曲》,令子孙绕膝的天皇夫妇深深陶醉于无上的幸福和难以言喻的喜悦之中。

三年的时间过后,裕仁在八十六岁生日的庆典上首次察觉到健康出了问题,因而被迫提前离场,前往医院接受了彻底的医学评估,结果被诊断为罹患了胰腺方面的恶性肿瘤。九月二十二日那天,宫内厅医院为裕仁实施了一项在历代天皇中从未有过的大手术,切除了部分肠道组织。自那以后,裕仁的身体状况日益恶化,处理国家事务的职责只能由皇太子明仁亲王来承担。

1989年1月7日凌晨6时33分,裕仁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心脏停止了工作,享年88岁。此前一年,也就是1988年9月,裕仁开始频繁地咳血,健康状况急转直下。为了挽救他的生命,日本政府投入了全部资源进行救治,输血量高达3万毫升。尽管各方努力贝语网校,裕仁的病情还是在三个月后难以控制,最终导致生命终结。

裕仁逝世当日上午十点左右,日本史上最年长的皇太子明仁继承皇位,时年五十五岁,是为日本第125代天皇,即平成天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