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价比发达国家低?为何谬论会深入人心,真相亟需说明

留学资讯2025-09-19 21:09:21佚名

国内商品价格通常低于发达国家,我长期在国外生活,原以为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有一次,我在网上查找"为何经济更先进的国家,相同消费标准下物价更贵",却找不到相关回应,反而看到许多"为何国内物价高于发达国家"的讨论。

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错误观念,认为中国的物价水平要高于发达国家。针对这种认知偏差,有必要撰写相关论述,阐明中国整体物价其实低于许多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

很多文章分析国内物价比发达国家高的原因,常常拿超市售卖的物品、油品价格做参照物。但实际上,超市里的东西、汽油这类东西,都属于最简单的商品。我们在过日子时,只要不是穷得只剩温饱的钱,日常开销中绝大多数,都不是直接买这些简单商品,而是用在各种加工过的商品上。

比如日常出行会搭乘公共交通,需要聘请驾驶人员,或者选择乘坐机动车辆,外出用餐需要支付厨师和服务人员费用,验光配镜要考虑技师和店面成本,就医治疗涉及医护人员的劳务和机构运营开销,观看电影要承担放映设备和场地的费用,购物消费包含店铺维护和员工工资,住宿期间要支付房屋租赁和管理服务费用,房屋装修需要支付施工人员和材料供应商的报酬,疏通管道或修理电器要考虑师傅的人工费,外出旅行要承担导游和酒店服务的费用,这些花费都不是直接购买原材料,而是包含了众多劳动力投入、场地租赁费用以及各类社会资源消耗的综合服务支出。

对比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加工型产品上的开销,会发现国内的价格低廉得令人咋舌。上海高级酒店的费用通常仅是纽约同级酒店的五分之一,出租车、地铁、公共交通的成本也常常只有几分之一,请水电工上门维修电器水管的费用更是差距巨大,遑论带宠物就医了。为何这些差别显著且常占居民开销较大比重的支出,会被认为"中国物价较海外高昂"的论断轻易放过呢?

另一种误区,来自于对比看似相同、实际不同的商品价格。

某些分析会提及,上海一家麦当劳的汉堡售价几何、一条JACK & JONES的裤子值多少,而纽约的同类商品又是何种价位。表面上看,这像是将相同物件的价格进行对照,实则,麦当劳的汉堡与JACK & JONES的裤子在上海被视为进口货,在纽约则算作本地产。这就如同在国外购买一块豆腐,或者向老师学习写毛笔字,都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而在中国内地则几乎无需花费什么,这种情况十分明显。要做出恰当的比较,应当选用上海当地常见的连锁汤包铺,将它与纽约市里的麦当劳餐厅进行对比分析。

另有一种谬误日本物价和中国物价,源于拿房价去对比两地住户的居住开销,却不用房租价格做参照。从最基础的经济学理论角度讲日本物价和中国物价,房价从来不是计算居住费用的标准,主要还是靠房租来衡量居住开销。之所以如此,道理很清晰,房价属于投资品的价值,而房租则是实际发生的消费支出。同时,空置时间会带来实际的经济亏损,所以租赁价格通常不会出现过度投机,其起伏幅度也不会太高,然而不动产价格的变化却往往非常剧烈。

然而,过去十年来中国主要城市房价持续攀升,因此部分分析刻意迎合公众情绪,而非客观呈现信息,会援引高房价数据,以此渲染整体物价水平惊人,却完全无视这些城市租金仅伦敦、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的零头这一事实。

弊端在于,倘若以房产价格而非租赁费用来评估居住成本,那么万一中国房产价格出现下滑,是否整体物价水平也会随之降低呢?要知道,2000年时,北京房产每平方米的价格还仅仅是几千块钱。

那么,究竟要怎么对比中国的物价和发达国家的物价呢? 如果把名义人均GDP和实际人均GDP的比率,当作衡量一个国家物价高低的参考标准,我们会发现,目前中国的整体物价水平,大约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

根据世界银行2016年发布的数据,瑞士、美国、英国、日本、中国的名义GDP数值分别是78813美元、57467美元、39899美元、38895美元、8123美元,其购买力平价GDP分别为62882国际元、57467国际元、42609国际元、41470国际元、15535国际元。依据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大致估算,若以美国物价作为基准值1,那么瑞士、英国、日本、中国的物价水平,大约是1.253、0.936、0.938、0.523。

事实上,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是,经济落后的国家,其国内商品价格越便宜。假如把越南、印度这两个国家也纳入考量范围,它们在2016年的名义人均GDP分别是2,186美元、1,741美元,相对于购买力平价GDP的比例则是0.340、0.265,这个数值比中国还要小。

因此,中国的物价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究竟如何,其实答案很明确,无论是依据理论分析,参考相关数据,还是通过日常生活的感受,都能轻易得出结论。然而,为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常常听到“国内消费成本高于海外”的说法呢。(作者系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