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你知道多少?是帝王祭祀还是农业丰收庆贺?

留学资讯2025-09-24 11:11:07佚名

中秋节,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者团圆节,是一个在中国众多民族和汉字文化圈各国都流传的传统文化节日,时间是在农历八月十五;它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有些地方也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起源

1、帝王祭祀

最早记载于《周礼》,《礼记·月令》中提到:八月仲月要赡养年迈老人,提供稀粥等食物。《礼记》还记述:天子春天朝见太阳,秋天晚上祭祀月亮,所谓晚上祭祀月亮就是拜月活动,表明春秋时期帝王就已经开始祭月和拜月。此后,贵族官员及读书人纷纷效仿,慢慢影响至普通百姓。

2、农业丰收庆贺

还有说法称中秋节与农业收成存在关联。秋季是收获的时节。“秋”的含义是:庄稼成熟即为秋。八月正值中秋,农作物及各类水果逐渐成熟,农民为庆贺丰收,抒发欢欣之情,便将这一天定为节日。

3、月饼军粮

有历史学家考证,中秋节的形成与隋末唐军有关,具体是在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将领裴寂受圆月启发,创造了月饼,并将其分发士兵作为粮饷,以此缓解了因大量收编反隋义军而造成的军粮短缺状况。

中秋节发展

魏晋时期

三年级手抄报中秋节_中秋节别称和传说故事_中秋节起源和习俗

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收录了一首《秋有月》,其中写道:抬头看明月,借意给远方。

唐朝

唐代时,中秋节赏月和玩月十分流行,众多诗人的佳作里都包含歌咏月亮的词句,这个节日逐渐固定下来,《唐书·太宗记》中明确记录了“八月十五中秋节”。另有传说称唐玄宗在梦中游历月宫,获得了霓裳羽衣曲,从此民间开始广泛庆祝中秋节。

北宋

宋朝,正式将八月十五确立为中秋佳节,同时出现了名为“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应节食品。

明清

清代和民国期间都有庆祝中秋的风俗,人们祭祀时水果点心必定要做成圆形的形状;每家每户都要摆放祭拜月光的专用位置,朝着月亮升起的方向进行朝拜仪式。

新中国

2008年,中国内地把中秋节定为公共假期,假如这一天碰巧是周六或周日,那么会在下一个星期一增加一天假期。

中秋节别称

中秋佳节有多个别样名称,由于节日时间正值八月十五,故被称作“八月节”、“八月半”;由于节庆活动多与月亮相关,故又通俗地称为“月节”、“月夕”;中秋月轮饱满,寓意家庭团聚,因此亦被称为“团圆节”。唐代时,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团圆节”的最早记录出现在明代文献里。《西湖游览志余》提到:“八月十五是中秋,百姓间用月饼互赠,蕴含着家庭团聚的寓意”。《帝京景物略》也记载:“八月十五祭拜月亮,所用的饼必定是圆形的,切瓜时必成锯齿状,瓜瓣雕刻似莲花图案……那些出嫁的女儿,这一天必定回到夫家,这个节日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风俗习惯

三年级手抄报中秋节_中秋节起源和习俗_中秋节别称和传说故事

中秋节期间,民众有观赏明月和品尝月饼的普遍习惯,民间有谚语称:“八月十五月儿正圆,中秋月饼香浓味美”。月饼这一名称三年级手抄报中秋节,出自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梁录》,当时仅是一种糕点食品。后来,人们开始将赏月与月饼结合起来,借此表达家庭团聚的美好愿望,寄托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此外,月饼也是中秋佳节期间,朋友间传递情谊的重要赠品。

中秋神话传说

1、嫦娥奔月

民间故事称,后羿前往昆仑山寻访道友探求真谛,从西王母那里获得一囊能让人长生不老的灵药,结果被蓬蒙觊觎,以此要挟,嫦娥万般无奈之下吞下灵药,最终飞升到广寒宫居住,后羿非常想念妻子,就派人前往她生前常去的园林,备好她偏爱的糕点和新鲜水果,摆设祭品,向着月宫中的她遥寄哀思,民众们得知嫦娥奔月成仙的传闻后,纷纷在月光下设置供品,向这位仁厚的仙女祈求福运安康。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吴刚折桂

民间传说月中有位名叫吴刚的男子,他原是西汉西河一带的人,曾拜仙人学习道术,后来进入天庭,却因触犯天条,被仙人罚到月宫,命其每日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此作为惩罚。这棵桂树非常茂盛,高达五百多丈,每次被砍后,伤口总能迅速愈合。唐代诗人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这首诗里写道:“想要砍下月中的桂树,把它当作寒冷时取暖的柴火”。

3、玉兔捣药

嫦娥身旁伴着一只玉兔。有传言称嫦娥体质变得轻盈,在即将飞升之际,惊惧之下抱住了一直照料的白兔。白兔因此也跟着她飞到了月球。玉兔在月宫里拥有一个捣药杵,在夜间于药碾中研磨能够延年益寿的神丹。这个神话传到东瀛之后,被演绎成了玉兔在捣制年糕的故事。

4、玄宗夜游月宫

据传说唐玄宗在申天师和道士鸿都的陪同下,于中秋之夜赏月时,忽然产生前往月宫的念头,天师随即施展法术,三人乘着祥云飘向月宫,但月宫守卫严密,无法进入,只能在外边远眺长安皇城,就在这时,忽然听到阵阵仙乐,唐玄宗精通音乐,便将旋律记在心上,这正应了那句“这乐曲只适合天上有,人间哪里能听到几次啊!”后来唐玄宗想起天宫仙女所奏的乐曲和歌声,便亲自谱写曲调编排舞步,最终成就了名扬后世的“霓裳羽衣曲”。

5、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据传源于元代,当时中原地区众多民众难以忍受元朝统治者的严酷压榨,纷纷组织起来反抗元朝的统治,朱元璋联络了各支反抗力量,筹备发动起义,然而朝廷的士兵巡逻得非常严密,传递信息相当困难军师刘伯温构思出一个妙计,指示部下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字样的纸条藏进月饼之中,随后派遣多人分赴各处将月饼送给各地起义军,告知他们于八月十五日夜间发动起义。到了预定日期,各路起义军同时行动。

中秋节别称和传说故事_中秋节起源和习俗_三年级手抄报中秋节

徐达迅速攻克元大都,起义取得胜利。这个消息传到朱元璋那里,他欣喜若狂,立刻下达命令,在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所有士兵和百姓一同庆祝欢乐。同时,他把当年用来秘密联络的“月饼”,当作节日食品赏赐给文武百官。从此以后,“月饼”的制作工艺越来越精湛,种类也日益丰富。中秋节食用月饼的风俗习惯,就这样在民间逐渐普及开来。

中秋节手抄报

范文1、难忘的中秋节

中秋节别称和传说故事_中秋节起源和习俗_三年级手抄报中秋节

中秋到来,夜空中明月高悬,本该是亲人团聚的时刻,却因家中亲人的离世而未能实现这个愿望。每当抬头望向那轮明月,总会浮现出“明月几时圆,举杯问苍穹”的词句,同时也会忆起外公生前度过的最后一个中秋佳节。

那个中秋,姥爷身体非常糟糕,我们在医院病房里度过的,记得舅舅买了十多只大螃蟹,姥爷十分开心,他迅速地掀开螃蟹的外壳,一只一只地分给每个人,我得到了两只,吃得特别美味,姥爷脸上布满皱纹,努力挤出一个笑容,把螃蟹全部分给了大家,自己只留下半个,和剩下的螃蟹腿,喝了一碗皮蛋粥,又吃了一个半个月饼。

晚餐时分,我们一行人来到医院外围漫步看月色,无意间瞥了瞥姥爷,尽管他身体欠佳,神志却相当清醒,我暗自揣测他定能康复如初,不料……

那天,我们还照了很多影像,姥爷却只是微笑,什么也没说,轮到他时,他的脸上不见了笑容,我很纳闷,平素和蔼的姥爷怎么不高兴地拍照呢?于是不住地喊:“姥爷!笑一个!”却突然发现姥爷的眼眶红了。我有点发愣,于是悄悄地到旁边琢磨,直到姥爷过世没多时候,放在窗边的灰白照片我才明白……

这确实是中秋节时拍的那张照片啊!爷爷总是对我们和颜悦色,是为了不让我们挂念,他……他是在强装高兴啊!我怎么会不明白呢?!

往后的中秋,我常常一个人凝视月亮,回忆起姥爷的笑容,低声说道:月亮会变换形态,人们会有悲喜聚散,这种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完美。只盼大家平安健康,相隔遥远也能共赏这明月之美。

范文2、难忘的中秋节

一说到月饼,人们都会想到是中秋节的来临。

9月14日,清晨阳光灿烂,我从甜美的睡眠中苏醒过来,我睁开双眼,望向窗外那动人的景象,天空中的小鸟正飞翔着,同时发出叽叽喳喳的鸣叫,好像在表达:“佳节愉快!佳节愉快!”树上的鸟儿也在吟唱着悦耳的曲调……

中秋节起源和习俗_中秋节别称和传说故事_三年级手抄报中秋节

午后,同去梁金山公园共进烧烤。稍顷,抵达梁金山公园。在烧烤区安顿下来,取出烧烤用具和食材,备有鸡翅、鸡腿、香肠、排骨等各式菜肴。这是我头一回烤排骨,我把排骨用钩子勾住,挂在烤架上,来回转动它,过了一会儿需要涂抹烧烤酱,没过多久妈妈就说:“凤仪,你的排骨烤好了,抹点蜂蜜就能吃了。”我按照妈妈说的来操作,不小心,烤的时间太长了,有点糊了,妈妈说:“真可惜!所以说你呀,做事总是不够细心,以后要留心了。”排骨虽然略带些微焦香,不过这是我初次独立烹制,因此仍旧认为口感非常美妙。

天色渐晚,用过晚饭,我便取出珍藏的灯笼开始玩耍。我伫立花圃边,没过多久,同伴有提着灯笼陆续到来。这些灯笼造型丰富,有模仿鲨鱼的,有塑造超人的三年级手抄报中秋节,也有描绘小姑娘的,形态各异。灯笼色彩斑斓,黄的、红的、粉的、绿的,绚丽多彩,真是好看。

这个中秋节真是令我难忘啊!因为我学会了烧烤。

范文3、难忘的中秋节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再次来临,每家每户都遵循传统风俗,品尝月饼、观赏明月、观看中秋特别节目,我同样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今年,我们一行人决定不回家探亲,因为离家实在太远了,所以只能打个电话向家里人问好。中秋佳节那天,我们在家里烹制了丰盛的晚餐,大家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观赏着电视里播放的中秋特别节目,谈笑风生,场面十分欢快,晚饭过后,我们继续专注地观看晚会内容,节目十分引人入胜,连《中国好声音》的参赛选手也登台表演,晚会中一首首动人的旋律深深打动了我,直至活动圆满落幕。

晚餐过后,晚会结束,我们便前往一个宽阔的场地观赏月光,那里聚集了极多的人,熙熙攘攘,数不胜数,人头攒动,摊贩们生意兴隆,他们大声吆喝招揽顾客,我上前挑选了孔明灯,给每位家人各买了一个,听说在放飞孔明灯前许下心愿,愿望便能成真,然而每年我都尝试,似乎从未应验,今年我决定再试一次,妈妈协助我点燃了火焰,当灯内充满热气后,它便缓缓升空,唯独表弟那个调皮鬼,弄坏了他的灯纸,我忍不住笑得前仰后合。空中漂浮着诸多孔明灯,宛若繁星被精心装饰,每一盏灯都承载着人们的期盼。

夜幕中的明月渐渐显露,令我忆起宋代才子苏东坡的一首词作“何期月圆之日?举杯向苍穹。未知天宫清辉,今宵为哪年。”我们品尝着月饼,观赏着月色,又度过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今年的中秋节非常愉快,每年的体验都更加美好,我能感受到家人的关怀,真的感到高兴!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