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把小三带回家,儿子就在客厅写作业——这画面够炸裂吧?
泰国版《三十而已》将“婚外情”演变成全家共同见证的戏码,评论区充斥着“颠覆认知”的评论,但视线却不受控制地继续向下移动。
许幻山至少还故作保留,泰版推哥演的“情”却毫不掩饰:老婆佩派生产后健康受损,他主动帮老公寻找替代者。
弹幕中有人留言称“泰国创作者莫非饮了酸辣汤与烈酒”,令人发笑过后才察觉,这其实是将“贤惠”二字狠狠践踏在地。
佩派每天凌晨五点开始为婆婆制作花环,紧接着又得为丈夫准备避孕工具,公众指责她软弱可欺,然而在曼谷的办公楼宇中,确实存在大量类似的佩派——她们担忧婚姻破裂会蒙羞,更加恐惧经济窘迫的窘境。
最爽的是王漫妮泰版化身布萨巴。
小镇姑娘借住在靠近天铁站的连体楼里,白天在高级商场被同僚洒了咖啡,晚上用带着泰式口音的英语拼命看网络课程。
她升职那天三十而已编剧回应结局争议,径直找到仓库里的主管,当面质问,因为是他陷害了她,她要讨回公道,而且她强调,自己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宝贵的生命。
国产剧里罕见那种隐忍的报复,一杯芒果糯米饭扔过去,立刻把对方行贿的证据公布在公司群里。
观众们纷纷留言称“姐姐简直太狠了”三十而已编剧回应结局争议,实际上曼谷的工作场所确实如此,一位泰籍华人的朋友曾告诉我,她们那个行业抢夺客户时会直接展示银行账户记录,谁要是心软谁就只能挨饿。
可惜钟晓芹线彻底翻车。
婆婆伪装成得了羊角风,强迫儿子结束婚姻,丈夫坐在诊疗室里吃炸鸡,声称自己的母亲养育他十分艰辛
国产版至少存在“解除婚姻关系后重新结合”的过渡情节,泰版则让琦詹直接将婚戒丢弃在湄南河中,随后戒指被居民打捞上来并作为观光对象供人拍照留念,这种情节设计充满了戏剧性与猎奇色彩,却显得有些矫揉造作,缺乏真实感。
观众评论“这位岳母仿佛出自连续剧”,当地居民同样表示质疑:哪个母亲会假装病重来强迫儿媳喝药?
整部剧最魔幻的是广告。
布萨巴在酒吧因失恋而落泪,画面转为特写:她的泪珠落在水晶手链上,折射的光芒比曼谷的霓虹灯还要璀璨。
网上有人评论说表演很感人,称导演像是李佳琦转世,随后这条项链变得非常受欢迎,代购第二天就把价格提高了三倍。
国产剧广告至少有所掩饰,泰剧则让演员直接念台词,说这水晶能招来桃花。
难堪得几乎要抠地皮,可泰国人却很喜欢这种风格,他们甚至用开光的手机壳去寺庙祈福,认为水晶能改变命运也不觉得奇怪。
最直观的体会:国内电视剧描绘三十岁生活如同慢火煨炖起步网校,泰国剧集则立刻呈现冬阴功汤的刺激感。
佩派的沉寂、布萨巴的争执、琦詹的失败,其实都在说明同一个道理:三十岁并非界限,而是严峻的考验。
有些人甘愿隐忍,有些人偏要抗争,还有些人干脆放弃抵抗,说到底结果都得由自己承担。
就像曼谷突突车司机说的:“怕热就别来泰国,怕老就别过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