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烟草还是电网?
”——宿舍熄灯后,这句话一出口,整层楼都能吵起来。
一边是“金饭碗”光环,一边是“铁饭碗”兜底,谁不纠结?
实际情况是:许多人连在线申请这一关都未能通过,就急于询问“哪个地方更优越”,这才是真正危险的。
先说门槛。
招聘系统以极快速度筛选申请者,专业不符立刻淘汰,英语水平未达六级标准同样放弃,若毕业院校不在其内部指定名单内,申请也将被拒绝。
去年江苏电网一个检修岗,报录比92:1,比考研还卷。
这个专业看起来比较灵活,既可以选市场营销,也可以选财务起步网校,或者法学,不过有一个不太明显的限制,那就是必须来自指定的地区,这个要求需要特别注意。
上海烟草绝大部分录用通知发给了本地生源,外地户籍即便能力出众,求职初筛阶段也常被淘汰。
所以,先别问哪个好,先问自己能不能把简历扔进去。
过了网申,才轮到谈钱。
实习阶段月薪六千略多,但第三年晋升助理工程师后,住房公积金数额骤增至六千,单双边合计总额甚至超过了工资单上的数字。
烟草更难缠,起薪仅五千,但加上季度奖金、各项补贴,还有卷烟内部购买渠道,应届毕业生第一年就能拿到十五万。
资深职员讲:每逢中秋和春节什么工作就业前景好,只要将两包“白皮烟”放到旧货市场售卖,就能轻轻松松赚上万元。
算总包,烟草胜;算稳定现金流,电网更踏实。
想快速攒首付,选烟;想三十年不慌,选电。
工作节奏是两重天。
电网变电运行工作安排为两天工作四天休息,这种模式听着很吸引人,但在那两天里需要全天候驻扎在站点,凌晨两点进行线路合闸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整个城市陷入停电状态。
烟草管理部门五点整停开空调,通勤车不候人,但月底需完成品牌销售指标,全体人员去店铺清点货物,穿高跟鞋站立八个小时,回到住处看见脚背肿得像面包。
一句话:电网把命卖给机器,烟草把脸卖给渠道,想躺平?
不存在的。
再看“寿命”。
能源领域迅猛发展,电力系统持续升级改造,超高压输电技术、能量储存设施、智能微网等新兴业务不断涌现,相关机构纷纷设立,三十岁之后转换职业方向依然有机会。
烟草呢?
销售持续七年下滑,去年仅因“细支香烟”略微回升1%的增长率,生产线上转变为生产面膜,资深员工戏言“今日生产香烟,明日生产面膜”。
风险随时可能降临,相关政策悬而未决,就算事后发放丰厚的经济补助,也无法挽回事业发展的轨迹。
最扎心的是“隐形福利”。
电网人晒朋友圈:凌晨三点抢修,点赞全是“致敬”。
烟草人加班到十点,配图只能打码,评论清一色“少害点人”。
社交圈子差异巨大,回家探亲时,在电力系统被视为优秀人才,在烟草公司却被长辈们当面建议更换工作单位。
不要低估这份精神慰藉,多年同窗重逢,有人举杯称赞你“带来希望的人”,有人强颜欢笑说“原来是你让我们沉迷其中”,内心是否感到压抑?
所以,真不用纠结表格里的数字。
手上有两个选择,计划三年内购房,可以承受行业随时变动,也不怕推销——就去烟草公司;能够长期加班,热爱技术工作,希望孩子未来能以“我爸保障电力”为荣,那就去电网。
最担心的是:既指责烟草“过错”,又抱怨电网“艰辛”,将工作机会全部拒绝,随后参加公务员考试却再次落败,二十七岁仍在家中无所事事。
那时候,别说烟草电网,连小区物业招聘都超龄。
选择职业,归根结底和挑选伴侣没什么两样:如果追求财富,就不要在意对方的相貌什么工作就业前景好,如果看重安稳,就不要在意对方的贫穷。
先搞清楚自己能不能接受最坏的那面,再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