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效率革命”
效率,早在一百多年以前西方建立文官体系时就被当作关键信条,同时也是良好治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最近,深圳公务员考试开始使用新的“考典”,新加的几项考试项目几乎都指向效能这个行政方向——意在提升公务员的办事能力和行政效率,这也和以往的“治庸行动”是一致的。
新版“考典”正式发行,对申请深圳公职有何即时效应?深圳作为全国首个推行公务员选拔考试、首个取消报考者身份和地域壁垒的城市,其公职制度尚存哪些缺陷?未来又能在哪些领域深化改革?
真不错,成功购得了今天的终本《考典》!在市考试指导中心的服务台,一位年纪约莫二十五岁的女孩手捧一本崭新版的《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在她身旁,大约还有二十余名遗憾错失今日末班次的人。
深圳公务员笔试的参考书发生了更新,原先使用三年的《综合能力测试应试指导》现已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公务员笔试辅导读物。这一变化预示着今年下半年起,深圳公务员选拔考试将实施新的改革措施。
为何启用新版“考典”
深圳自1991年起便实施了公务员选拔测试,十五年间,笔试科目经历了演变,从最初的《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综合知识》、《专业知识》这三门,逐步发展为针对应届毕业生和已参加工作人员的不同考试形式。如今,深圳市公务员招录时,不仅吸引众多应届大学毕业生应考,同时也吸引了相当数量的在职人员加入竞争。各单位将依据岗位具体状况,对申请者设定条件,只有符合规定者才有资格参与。
深圳市的人事体系变革正在持续推进留学之路,相关法律法规逐步生效,《行政许可法》和《公务员法》已经先后推行,另外,《深圳市公务员行为规范(试行)》在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后即将正式施行。
深圳的《综合能力测试应试指导》使用已达三年之久,今年1月1日,新公务员法开始生效,因此,深圳的公务员考试内容需要相应更新,需要补充的部分要加以完善,原有的参考书籍也必须及时修订。市人事局巡视员周锦涛对此作出说明。
因此,本市人事管理机构决定对公务员选拔笔试的考察项目实施修正,将《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最新规范纳入公务员选拔考试的笔试科目之中。同时,针对相关配套的指导资料,本市人事管理机构决定编著《综合知识与职业能力测试》这一书籍。新版辅导读物较之旧版《综合能力测试应试指导》,显著加强了依法施政层面的论述,着重阐述了行政审批活动及其法规、公务人员管理机制与公务员法规等层面的论述。
这本书的构成包含两个主要部分,上部分名为“公共基础知识”,涉及法律、经济、行政管理、公文写作、深圳市情以及时事常识等知识;下部分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涵盖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四个领域,着重考察考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数量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文字表述能力、语言关系把握能力以及分析总结能力。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这部分内容,同国家人事部招录公务员的笔试内容基本一致,这次改动不大。调整的主要涉及‘公共基础知识’部分。”市考试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版“考典”在原有涵盖公务员法规体系、行政授权执行能力培养以及公务人员行为准则等主题的基础上,新增了关于深圳地区情况的考察项目,具体涵盖深圳的基本情况、当前发展阶段、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提升公务员执行效能的措施以及公务员行为规范等议题,这些具有深圳地域特色的内容是在专家评审会议审议专家意见后,才被决定纳入考典的。
公务员考试究竟有多热
“考典”极具影响力,新版刚发售,便迅速售罄,迫使市考试指导中心紧急补印。近期,前往考试指导中心服务点,经常可见排队购买“考典”的情景。小林在离华强北不远的一家财经媒体工作,他正打算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同时计划报名参加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听说备考资料更新了,他昨天下午前往考试咨询机构想要购买一本深圳市考试指导中心,但没能买到。“这很正常,考试范围拓宽了,参考书肯定要更新。否则连最初这一步都迈不过去,就别提能通过考试了。”小林这样告诉我。
小林向笔者表示,当前的公务员考试非常火爆,深圳的公务员岗位难度逐年提升,原因是报考人数持续攀升,这显著加剧了考试的挑战性。
深圳的公务员考试有多火爆?可以参考前年的招考情况:六月份那次选拔,有三万余人角逐一千三百三十六个岗位,其中一些抢手职位的应聘者与录取名额之比达到了一百六十八比一;十二月份那次选拔,两万一千一百三十五人争夺一千四百一十四个岗位,部分热门职位的应聘者与最终录取人数之比竟然高达三百七十三比一。在众多应聘者里,刚毕业的学生往往占很大比重;而职场人士对考公同样充满兴趣,不少已有工作基础、且在职的人员,每逢招考公务员时都不会错过机会,因此常常可以看到数百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情况,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面,原本只见于升学考试,如今也出现在公务员选拔之中。然而,所谓“热门”也并非绝对。某些岗位备受追捧,吸引数百乃至上千人应聘,而另一些岗位则鲜有人问津,报名者屈指可数。
报名过程十分繁忙,考试氛围相当紧绷,彼此间的较量自然非常白热化。一位女士历经两次尝试公务员考试后,面对记者的询问,面带微笑作出了回应,对于数百人乃至上千人角逐一个热门岗位的情况,她似乎早已习以为常。
据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副教授肖俊分析,大量人员申请深圳公务员职位,这是一个正面现象,表明许多人对这座城市抱有好感,反映出深圳作为新兴城市的吸引力,其包容且灵活的人才制度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求职者,同时也有助于从更广阔的层面选拔杰出人才。
会考的人多了会干的人少了
肖俊觉得,公务员热潮很正常,核心难点在于从成千上万的应征者里挑选出称职的人才,以便增强深圳的公务员队伍建设。
这自然会牵涉到公务员队伍的遴选机制,现阶段我国公务员的录用工作依据各级人事机构的统筹安排进行,每年都会举办数十场不同层级的公务员选拔活动,从层级角度分析,可以区分为国家层面的公务员选拔和地方层面的公务员选拔,地方层面的选拔活动通常包含资格认证类考试和定向招聘类考试两种形式。
深圳近些年通常每年举行两到三次公务员集中选拔,并且设有公安、司法、海关等不同领域的公务员选拔。该市通过公开选拔途径,允许考生自主挑选岗位报名应试,一旦通过考试便会直接成为所选单位的公务员。
深圳自1991年起开始选拔公务人员,其选拔考试的笔试科目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具体变化如下:在1999年底之前,所有考生,包括刚毕业的学生和在职人员,都需要参加三门考试,分别是《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综合知识》以及《专业知识》;从2000年至2002年期间,实施了分类考试制度,毕业生只需参加《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知识》这两门考试,而在职人员则需在此基础上再参加一门《专业知识》考试;到了2003年到2005年这段时间,《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与《综合知识》合并为一门《综合能力测试》,毕业生只需参加这一门考试,而在职人员则需要参加《综合能力测试》和《专业知识》这两门考试。
所有参加考试的人,必须参加的科目是《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这门课考察的知识面宽,题目数量多,涉及内容复杂,也是许多考生感到最困难的科目。作为市人事局唯一认定的深圳公务员考试笔试参考书深圳市考试指导中心,“考典”被很多考生提前购买,都想把它彻底研究明白,完全掌握里面的所有知识。
虽然测试内容涵盖领域宽泛,且需要综合运用知识,不过针对这项考试,依然有很多人表示怀疑:通过这样考核的人,会不会是“高分低能”的现象?他们真正的才干和实际水平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
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蒋溪林就此提出看法,认为公务员考试应当降低理论知识的考查比重,增加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估,例如公共基础知识模块,或许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邓小平理论等知识整合,压缩篇幅,转而侧重考察其他方面的实践技能。市政协委员、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李贵才直言不讳地表示:如今,擅长言谈的人增多了,精于写作的人增多了,可是勤于实践的人减少了,勇于担当的人减少了。他谈完这些之后,着重突出了“落实行动”这三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