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圣诞节马上就要到了,这是西方世界一年当中最隆重的节日,庆祝的热闹程度,一点也不比我们的春节差。
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的重大节日是圣诞节,遵循该信仰的西方国家习惯在每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举行庆祝活动,通常会借助圣诞老人和圣诞树来营造节日氛围。
但是,你知道为什么俄罗斯人过圣诞节是每年的1月7日吗?
[id_14[]]
全球范围内,有25亿人信奉基督教,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主要信仰天主教,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主要信仰新教,俄罗斯、希腊、乌克兰等国则信仰东正教。
[]
01
基督教如何传入欧洲的?
基督教诞生于罗马帝国那个年代,所谓“基督”源自希伯来语,意指“救世主”,耶稣是该宗教的奠基人。
阿拉伯半岛与巴勒斯坦地区,在罗马帝国时代亦在其管辖之下,当地民众在罗马当局的严厉打压中,承受着非人的苦难。
底层民众大多身处困境,迫切期盼有神明降临人间,助他们摆脱连绵不绝的艰辛。
那一年是初始纪年,一对尚未成婚的年轻男女来到耶路撒冷参拜,男性名叫约瑟,职业是木工,女性名为玛丽亚。
夜色凛冽,寒气逼人,他们二人决定在马厩中过夜,半夜时分,神圣力量降临,促使玛丽亚怀上孩子,次日清晨,耶稣便呱呱坠地了。
约瑟越想越心烦,由于还没和玛丽亚成亲就已有后代,因此他打算和玛丽亚终止婚约。
此刻,一位神仙悠然降临,告诉约瑟,玛丽亚是位贞洁的女子,孩子名为耶稣,乃上帝之子,他来到世间是为了解救苦难中的人们,务必善待玛丽亚与耶稣。
约瑟听从了神的安排,很快迎娶了玛丽亚,悉心抚养了神所生的耶稣。
当时巴勒斯坦地区人民都信奉犹太教,犹太教把耶和华奉为上帝。
耶稣降生之后,犹太社群里悄然形成了一个隐秘团体,该团体在神与人之间扮演了联络者的角色,这个联络者便是耶稣。
耶稣的追随者表示,耶稣是神唯一的孩子,神派遣他到世间去解救众生,他们之后将耶稣的非凡事迹记录在基督教的经典《圣经》里。
耶稣自幼便对信仰充满热情,三十岁起在以色列地带宣扬神圣的教义,他不仅宣讲教义,还时常救助众多贫苦之人,为他们解除病痛。
耶稣的言论逐渐被民众所接受,他的传教行为也赢得了广泛的支持,许多人都开始追随他,耶稣从这些追随者中挑选了十二位最为忠诚的弟子。
耶稣的教诲行动触怒了罗马的执政团队以及犹太的宗教领袖,他们决定收买耶稣的跟随者犹大,用三十枚钱币换取他引诱耶稣落网的机会。
信徒们听闻此事,恳请耶稣隐匿行踪,然而耶稣非但未加回避,反而与十二门徒一同享用了那顿告别之餐。
那个晚上,罗马在犹太国的执政官拘捕了耶稣,接着士兵们把耶稣押往耶路撒冷郊外的一处高地上,最终用木架钉死了他。
耶稣离世之后,部分追随者声称耶稣并未离世,而是在第三天获得了新生,因此他们把耶稣获得新生的日子称作“复活节”,又把他诞生的日子称作“圣诞节”。
后来,罗马帝国的皇帝君士坦丁意识到教会有助于巩固皇权,能够抑制民众的反抗情绪,因此他率先皈依基督教,并且将基督教确立为官方信仰,从此基督教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
02
天主教和东正教如何产生的?
罗马帝国为欧洲历史上仅有的完整统一帝国,其都城罗马呈现极度繁荣景象。
后来,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为了强化其管理,决议将政治中心从意大利的罗马城转移到拜占庭,也就是如今土耳其面积最为广阔的城市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将都城转移后留学之路,把拜占庭更名为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因此同时拥有了两个首都,一个是原有的罗马城,另一个是新设立的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离世之后,他的三个儿子以及两位侄子,为了皇权宝座,展开了一场残酷的厮杀,罗马帝国因此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
后来,狄奥多西接替了罗马帝国的皇位,狄奥多西临终前为了防止他的儿子们争夺皇权,便将罗马帝国分割成两部分,分别赐予他的两个儿子,这两个帝国分别称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后来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原先遍布全国的基督教随之分化成东西两个主要分支。
西欧各教会由罗马教皇出任最高领袖,东欧教会则由拜占庭帝国皇帝担当领导角色,并由此发展出政教权力结合的君士坦丁教会体系。
东派与西派为争夺至高统治权和地盘持续交恶,十一世纪时双方嫌隙达到极点。
拜占庭帝国于意大利南部拥有领土,罗马教会对此耿耿于怀,企图将其消灭。
后来,罗马教皇把诺曼人招来了,意图让他们相互争斗,以便自己夺取这片土地。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那些北欧人征服了罗马,疯狂抢夺财物,并且把教皇关押了进去。
罗马教皇察觉局势不妙,打算暂时与拜占庭修好,请求拜占庭派兵联手对抗诺曼人。
东部教会严厉指责罗马教会为异端,同时列举了罗马教会多项过失行为。
罗马教会收到回信后,怒不可遏,决定剥夺东部教皇的教会身份,东部教会也以同样的方式,取消了罗马教皇的宗教资格。
自那以后,东方与西方的教派完全分道扬镳,东方教派自诩为正统,因此得名东正教,西方教派则自称为公教,传入我国之后,人们称其为天主教。
03
新教如何从天主教中分裂出来的?
基督教在西欧各国确立宗教地位之后,教皇为强化自身统治,便借助神学观念对民众进行精神灌输。
教皇当时的权力非常广泛,国家的皇帝和国王在即位之后,必须得到教皇的册封,这样他们的统治才会被视为有效。
教皇身份非常尊贵,同时以教会名义,收取种类繁多的额外费用,因此积累了大量财富。
那是在11世纪的欧洲,那里遭遇了严重的饥荒和瘟疫,但是,掌权者却漠视百姓的苦难,依然对民众施行严酷的压榨。
贫苦的农夫们开始奋起反抗,社会局势的混乱导致教皇丧失了经济支柱。
教皇为了不断积累财富,召集了众多民众,鼓动他们去攻占东方的各个国家,这一历史事件就是十字军东征。
随后,德意志的封建领主和骑士,法国的贵族与骑士,意大利的领主和骑士,以及英国的封建主和骑士,共同组成了十字军,他们纷纷朝着东方进发。
十字军所到之处不仅掠夺了无数珍宝,还野蛮地屠杀了当地居民,老人和孩童也未能幸免。
教皇意图左右大众观念,规定基督教外不容其他学说存在,倘若有人提出与基督教相悖的观点,便会被视为“异端”并受到处置。
中世纪的欧洲是教会势力极其强大的时期,从教皇到主教,乃至普通信徒都在无情地压榨民众,社会底层民众对他们深恶痛绝。
此后圣诞节来源,由于文艺复兴浪潮的推动,以人为本的观念逐渐普及,天主教在西欧逐渐衰落。
此刻,有一位人物登场了,他本籍德国,乃是欧洲宗教变革的提倡者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原本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毕业于修道院的神学课程,后来在威登堡大学任职,教授神学相关学科。
马丁·路德后来前往罗马,亲身经历了教皇以及天主教会的堕落和阴森,这让他内心逐渐产生了推动天主教变革的念头。
马丁·路德抵达罗马之后,深入探究,撰写了《九十五条论纲》;他批判教会通过多种名目聚敛财富,否定了教会及僧侣对社会的主导地位。
马丁·路德的观点一经刊布,便迅速传遍欧陆,广受民众拥戴,然而,他的诸多表态也触怒了教皇。
随着众多人士归附马丁·路德,他与罗马教廷最终完全分离,独自创建了路德派,形成了新教的一个分支。
马丁·路德的宗教变革以德意志为起点,很快扩散至整个欧陆,开启了欧洲宗教变革的历史篇章。
约翰·加尔文在法国出生圣诞节来源,深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观念的触动,他钻研了马丁·路德的著作以及《圣经》,推出了自己的重要著作《基督教要义》,详细地说明了新教的核心理论。
约翰·加尔文创建了加尔文派,接着前往欧洲多个国家宣扬信仰,由于要和罗马的天主教区分开,于是人们把路德派和加尔文派合称为新教派。
新教没有最高领袖,其教会各自为政,形成许多独立的小团体,不存在世界范围内统领一切的共同首领。
1559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登上了王位,在那个时期,英国国内同时并存着天主教和新教。
伊丽莎白登基后声称君主是英格兰教会的主宰,这一论断令教皇震怒,随后教皇便剥夺了英国女王的宗教身份。
伊丽莎白女王十分恼怒,她立刻宣告新教为英国的主要宗教,并且同罗马教廷终止了所有联系。
英国持续对外拓展疆域,新教信仰由此传播至美洲大陆,并进一步扩散到澳洲及南岛诸国。
基督教的三个主要派别,即天主教、东正教及新教,都尊奉耶稣基督为信仰核心,它们所遵循的圣典包括《新约》和《旧约》,因此这三个教派都会庆祝耶稣诞生的节日,即圣诞节。
04
东正教是如何传入俄罗斯的?
公元六世纪,罗斯民族在现今乌克兰基辅地区建立了国家,这个国家被称为基辅罗斯,同时也被称作古罗斯。
罗斯民族的文化发展较为迟缓,因此,当时的基辅罗斯君主弗拉基米尔一世,便希望借鉴拜占庭帝国更为进步的社会形态。
某次拜占庭国内爆出兵变,拜占庭君主向罗斯方面求援,基辅罗斯君主随即设定一项要求,即让拜占庭君主将他的胞妹许配给他。
拜占庭皇帝自然不乐意,谁愿意让自己的姐妹远行,去一个偏远且荒凉的地方定居。
然而国内动乱日益严重,别无选择,只能应允,好比汉代朝廷,为缓和与匈奴关系,君主将亲属嫁予该部族首领。
但是拜占庭皇帝也有一个条件,就是基辅罗斯的君主需要成为东正教徒。
基辅罗斯国王回去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东正教。
十三世纪末期,基辅罗斯大公将一位亲属分封到莫斯科,从而创建了一个崭新的公国,这个公国被命名为莫斯科公国。
后来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三世与拜占庭帝国公主结为连理,不过没过多久,拜占庭帝国便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攻击下走向终结。
从那以后,莫斯科公国就自称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
其后,莫斯科公国由伊凡三世的儿子瓦西里三世掌管期间,逐步兼并了特维尔公国,接着又收编了普斯克共和国,随后将梁赞公国纳入版图,最后还攻占了立陶宛大公国。
俄罗斯联邦至此基本整合完成,它的领土范围向北延伸至白海沿岸,向南则抵达奥卡河区域,向西边界延伸至第聂伯河,而向东则止于乌拉尔山脉地带。
俄罗斯人亦将本国称作“第三罗马”,视自己为“东正教的守护者”。
从此,东正教被确立为俄罗斯的国家信仰,莫斯科成为东正教的核心地带,每年的1月7日定为东正教庆祝圣诞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