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时节,毕业季再度来临。近来,你是否被众多知名美术院校的毕业展览信息所包围?例如四川美术学院的《祷》,中国美术学院的《0352號》,以及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机构的部分作品,这些原本仅限于艺术类院校内部的展览,如今却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广泛关注世界十大美院排名,形成了一种备受大众喜爱的文化潮流。
《祷》,图源@一绘
四川美术学院2025年本科生毕业作品展中,油画作品《祷》备受瞩目,招徕众多观众特意前往观赏。作者安琪运用精湛的技艺,成功再现了木纹、薄纱、气泡膜等物体的质感。从远处观赏,作品呈现出传统油画的肃穆氛围,而细看之下,却可见现代消费文化符号的密集排列。安琪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谈道,她期望这件创作能够告诫世人,不要让物质欲望蒙蔽心智,从而忘却本真。
《木糖纯》,图源@月唱晚
和《祷》同时被关注到的,也有徐思琪的《木糖纯》。这件以童年糖果为灵感的木艺作品,精细再现了旺仔牛奶糖、QQ糖、棒棒糖等外包装,让众多网友惊叹“仿佛真的把糖果贴在墙上了”。徐思琪在社交网络上发布自己创作的心路历程和体验,收获了十几万个网友的点赞和评论。
《滴动仪》,图源@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展期间,机械装置《滴动仪》广受欢迎。这件作品由聂士昌设计,将自然界的雨水形态与中国古代罗盘相融合。借助精密的机械装置,它能够再现水波纹的扩散过程,从而营造出独特的动感效果。创作者解释说,作品中心的八卦图案仿佛水滴坠落,其影响逐渐扩散至四周,以此揭示细微变化与整体秩序之间的内在关联。
《0352號》,图源@距離無腳鳥
同样引起广泛讨论的,还有名为《0352號》的这件作品。创作者在说明文字里标注:“务必开启相机的灯光功能”进行拍摄。参与者在实际操作中,镜头捕捉到的画面,会显现出一个由光芒构成的人体骨骼形态,因此也被人们诙谐地称作“光影骷髅”。
《基本功》,图源@芒果大福
此外,中央美术学院的赵轩菲所创作的《基本功》,以及西安美术学院的梁承彬和张景瑞共同构思的《30分钟废墟》,同样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前者是一幅规模宏大的“立体素描”,后者则是一个以外卖塑料袋构建的装置艺术,两者在展现艺术构思的同时,也激发了观众的深入探讨和深刻反思。
《30分钟废墟》,图源@
这些美院毕业展作品能够广泛传播,并非偶然现象。首先,社交网络为艺术作品提供了展示途径,单张照片或简短视频即可让艺术迅速进入公众视线,消融艺术与日常生活的隔阂。其次,这些作品内容紧随时代发展,无论是针对消费文化的反思留学之路,还是探索科技与传统结合的新路径,都切中了当下青年群体的关注焦点,因而产生了广泛共鸣。
此外,专业美术机构举办展览活动,促使艺术摆脱封闭状态,参与社会交流世界十大美院排名,使大众认识到艺术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日常紧密相连。通过设计学院毕业展的热门程度,能够发现艺术正以崭新面貌进入民众视野,变成年轻人抒发个性、认识世界的关键途径。希望今后有更多杰出的艺术创作出现,持续在时代进程中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