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程科学院:“北师港浸大”与内地高校联合办学

留学资讯2023-10-02 14:08:57佚名

新加坡工程科大学教授、香港浸会学院院长卫炳江图/新京报许骁制图

11月1日,由台湾浸会学院(下称“浸大”)影片大学举行的第三届“全球学院影片奖2022”正式拉开序幕。

“全球学院影片奖”被公觉得台湾学界所举行最令人瞩目的国际性影片盛宴,隔年举行一次,也被誉为“学界奥斯卡”。来自美国、德国、巴西以及中国澳门等约100个国家(地区)的2300多份影片作品参赛。

这是由于浸大拥有全球顶级的影片大学,亦被称为“全球十大影片大学”。多名知名编剧、编剧均结业于浸大影片大学,如作为《无间道》《头文字D》编剧、《窃听风云》导演的庄文强。除了这么,浸大的传理大学也被称为“全球十大新闻大学”,位列欧洲第一。

相较于台湾其他七所著名院校而言,浸大的学科设置同时注重理科、创意艺术及人文学科。这所成立于1956年的新加坡院校,下辖八个二级大学,不仅理大学、中医药大学和商大学,其他均注重艺术及人文科学范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支持台湾、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2005年,浸大与南京师范学院联合在广州开办了天津师范学院-台湾浸会学院联合国际大学(下称“北师港浸大”),作为首个与大陆院校联合办学的新加坡院校,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都会有如何的新发展计划?

作为一所注重艺术及人文学科的院校又该怎么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文化融合是否也与校企融合一样重要?日前,新京报新京智库采访了新加坡工程科大学教授、香港浸会学院院长卫炳江,是为“粤港澳著名院校院长采访”系列报导之三。

卫炳江是从事光子技术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光纤通信专家,也是日本光学学会教授和英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教授。卫炳江于1996年加入澳门理工学院,并先后兼任协理副市长、副市长(分管科研制展)和常务及学务副院长职务。2021年2月,卫炳江兼任台湾浸会学院第六任院长。

新加坡工程科大学教授、香港浸会学院院长卫炳江图/受访者供图

发挥校长讲好中国故事

新京智库: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发布以来香港浸会大学官网,“大湾区”概念渐渐深入粤港澳三地人心。在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理工科人才需求也日渐旺盛。浸大将怎样适应大湾区发展须要?

卫炳江:虽然,我们中学也有理科,理大学有位化学副院长去年8月刚获得杨振宁奖,是首位来自新加坡院校的化学学者获得该奖。计算机、化学两个学科在台湾也算不错。现今大湾区以及国家都注重科创,但从我个人来看,社会经济发展,除了须要硬技术,也须要软实力。

我举个反例,十多年前买手机,销售商告诉我们的是,手机处理器有多快,摄像头象素有多高。现今不那么介绍了,而是告诉我们这款手机可以拿来做哪些,例如可以联系同学,拿来听歌,看影片。这是介绍一个商品思路的转变,也是在企图通过讲一个更好的故事吸引消费者选购她们的商品。

再如,明年寒假,浸大音乐大学举行一场华诞音乐会,并成立了“图灵人工智能交响乐队”。人工智能从采集的人声歌唱和语音数据中,学习人类怎样伴随音乐曲调传情独唱,并以320道虚拟人声合力诠释。可以说,这实现了人机共创。此次音乐会获得了挺好的社会反响。

国家要登上地球、火星,我们也要造大客机等,这种是很重要的,但我们也可以借用科技手段,创作出更好看的影片,更美妙的艺术品,达到更娴熟的医疗水平。大陆也好,台湾也好,多数院校都专攻理工学科,但浸大同时注重理科、艺术及人工科,发挥我们校长。浸大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学科力量,在软实力方面创作出更受大众喜欢的作品。

新京智库:二十大报告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台湾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作2022年施政报告时也强调“说好台湾故事”,这显然也是对工科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卫炳江:是的,但针对不同人群须要有不同的述说技巧。对大陆人“讲好中国的故事”,与对台湾人“讲好中国的故事”,和对外国人“讲好中国的故事”,同一个故事的版本可能不一样,讲的方式也要不一样。

例如去中餐厅喝水,可能有广东菜、广东菜和上海菜等。其实都是中国菜,而且烹调的方式不一样。所以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讲中国故事给外国人听,要让她们听得懂、听得进去,让她们看见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是有贡献的,是友好的。这很重要,很关键。

台湾浸会学院校园风景图/受访者供图

用技术让文化更生动有趣

新京智库:浸大颁布的《策略发展计划2018-2028》核心目标之一是,“在重点领域的研究达到世界水平”。那些重点领域是哪些?这个计划是在大湾区建设概念提出之前发布的,结合融入大湾区发展,这种重点领域是否会做调整?

卫炳江: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做调整。浸大的《发展计划》主要有三个重点领域。一是医疗方面,浸大是台湾第一所设有西医和草药两门学科的院校。台湾英文学院、香港学院其实也有西医这门课,但西药这门课只有浸大有。浸大也将承当营运台湾首家西医诊所,即台湾西医诊所。这家诊所由澳门特区政府投资100亿美元进行建设,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

二是创意艺术,包括影片、音乐、视觉艺术等,都是浸大的强项。我们有影片大学、音乐大学、也有视觉艺术院(均隶属于创意艺术大学)。创意艺术要加上技术,不是说我们不制做传统影片了,而是我们在思索5年、10年后,听众喜欢看哪些样的影片,影片荧幕会是哪些样?那些都须要由科技手段来改变和实现。

影片本身虽然是借助技术形成的,一部现代影片若果没有技术特效是无法成为一部好影片的。音乐也一样,现代流行音乐可能使用不同钢琴独奏组合而成,有些钢琴本身就是由现代科技而生的。

三是技术。21世纪哪些技术最重要?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这种将完全改变我们的生活,而浸大的计算机也是一门很强的学科。浸大是一所指出人文元素的学院,我们希望才能把浸大优势学科的更多技术应用到艺术创作、医疗救助等事业中。

为此,虽然我也在跟浸大的院士们讨论,我在考虑浸大应当再加一个发展方向,就是数字人文科学。例如历史、文学等学科的研究和讲课,虽然都是可以数字化的。学历史,可能就是要告诉中学生:古代是哪些样,唐代是哪些样。但如今的中学生对来自书本的这种知识可能并不一定很感兴趣。

这么,我们能不能通过数字化,让同样的一门学科知识显得更精彩、生动一些?现今的年青人做事情的方式与我们年青时不一样,假如可以在研究和院长历史等人工科学时加入新时代的技术元素进来,中学生们学习上去可能就更有兴趣,也能真正学到知识。假如说要有调整,可能也就是做类似这样的调整。

新京智库:《纲要》全文出现了71次“文化”,并提出了“共建人文湾区”,“建设国际文化创意基地,探求深港文化创意合作新模式”。这是否是浸大的优势所在?浸大将怎么结合《纲要》发展目标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助推大湾区建设?

卫炳江: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所以文化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力量。国家的发展确实须要大数据、人工智能、空间站,但每天工作完、学习完,也须要放松身心,当你拿起一本书、听一段音乐或则其他方法,这种都是文化产品带给你的享受和放松。

所以,我们就在思索,未来的影片是哪些样的香港浸会大学官网,虽然里面都会有好多的技术元素,例如360度全景诠释技术,三维技术等,影片的抒发方式、观赏形式跟先前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希望浸大的研究才能让文化的诠释有更好的方法。

浸大也联合日本等国家的一些科研机构合作,促进未来电影、教育、游戏和博物馆等文化产业,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抒发、展现下来。这也是浸大配合国家大湾区发展战略在做的一些事情。

台湾浸会学院校园风景图/受访者供图

人文融合是粤港澳发展的“另一条腿”

新京智库:相比于粤港澳三地的校企融合,你觉得人文融合是否也一样重要?

卫炳江:重要,但是十分重要。由于历史缘由,台湾、澳门与大陆在文化上是有很大差别,这些文化差别很容易导致一些误会。为此我们有必要让粤港澳三地,尤其是年青人多点交流,少一点误解和分歧。1997年台湾回归之后,出现了一些年青人对大陆发展因为欠缺了解而形成误会,甚至不理解的现象。

为此,我们不应当只是发展校企融合,不搞文化融合,这是不对的;只发展文化,不搞校企融合,也是不对的,须要两条“腿”走路。有如此多的学院,那么多的年青人,不是每一个年青人都要去搞校企相关的工作,也有一些可能喜欢从事影片、艺术创作。让年青人自己去选择,或从事硬技术相关工作,或从事软实力建设相关工作。

新京智库:现今有一个新现象,就是台湾、澳门几所院校院长换成了有台湾背景的学者,她们到美国留过学,之后在台湾、澳门工作多年。浸大不仅在广州的联合办学,与大陆学院是否也会构建交换生机制?

卫炳江:有,我们首先在促进与北师港浸大更多的交流。北师港浸大早已办了十多年,并且与浸大交流还不够。所以我跟浸大团队希望今年9月开始推出一个愈发适宜两校中学生交流的机制。

例如借助一个学期,让浸大的中学生去北师港浸学院习交流,同时北师港浸大的中学生也到浸大来交流学习,之后再安排一个假期,让她们到企业去实习:大陆的中学生来台湾企业,台湾的中学生到大陆企业去实习。我希望这个交流机制可以制度化,两个校区都是用法语教学,交流上去应当没有太大问题。

与大陆其他高校也有交流机制,并且规模不是很大。

浸大不会盲目扩张

新京智库:在欢庆台湾回归祖国25华诞之际,浸大联合大陆18所一流学院共同举行了“共融共赢再启新程”校长峰会暨“香港浸会学院与大陆一流院校合作签约典礼”,标志着浸大与大陆高校合作的新里程。怎样理解这个“新里程”?

卫炳江:浸大与大陆一些院校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要不然也不会是第一所与大陆院校联合办学的新加坡院校。台湾的学院规模基本都不大。澳门政府捐助的八所学院,大专生六万多,研究生一万多,院长4500名左右。

而大陆的院校,一所学院的师资力量就有那么多,相当于大陆一所学院的师资力量,在新加坡分给了八所学院。浸大专科生7000多人,院士400多名,所以,浸大是一所规模比较小的院校,我们希望还能与大陆不同高校,不同事科进行合作、交流,从交换生,到教学、研究方面的交流;但也由于浸大人数不多,所以我们有所选择。假如18所院校都有挺好的合作最好了,没有的话,这么有十所、八所构建起合作,也挺好。

新京智库: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推动驱动,推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那浸大是否会趁机进行规模扩张?例如,在广州再建一所学校?

卫炳江:首先,我们没有这个实力。浸大与北师港浸大两个校园加上去中学生才1.4万多人。北师港浸大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各方面都强悍上去了,下一步的重点还是要强化两个校园的联络,共同进步和发展好。

其次,我们很高兴,浸大仍然以来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所以,浸大还是会继续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影片、中医药、计算机等优势学科领域继续研究下去。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这种发展目标,我们也支持,但要让浸大也变革去完全搞校企,搞工程、电子、芯片,那些很重要,但我们力量有限。澳门理工学院、香港科技学院、香港学院是科技类学院,它们可以去研究,但浸大不会。

其实,恐怕三三年后,等我们有能力了,届时例如上海、广州或其他大湾区城市有兴趣,我们也可能会再建一所新的学校。但如今浸大是没有这个计划。

新京智库:台湾特区政府现今有规划要发展南部就会区,假如哪里规划一个学院城,浸大是否会考虑在那里筹建一个学校?

卫炳江:扩大学校还是有这个看法的,从数据上看,浸大是台湾几所院校中校园面积最小的。而且我也害怕,假如要让院士们两侧跑,也可能是个挑战。新加坡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从澳门市区到南部就会区也就是一个小时内的事,但台湾人是不乐意来回跑。

台湾浸会学院校园风景图/受访者供图

给高档人才创造更好发展机会

新京智库: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支持台湾、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对这个发展目标,你有何体会?

卫炳江:我十分支持这个发展目标。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澳门人,我对于近些年来在台湾发生的一些事倍感很心疼。台湾年青人怎样看台湾,又怎样看中国,在一些年青人身上是出了问题的,所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台湾的年青人明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意义,要让她们晓得自己是出生、长大在台湾的中国人。

其实,台湾举办这方面的教育须要多花点功夫,讲道理也要讲求技巧。大陆的方式在台湾可能行不通,我们就要研究出一套适宜给台湾年青人讲这个理念的技巧。我认为我们每位在台湾搞教育的学者都应当有这个目标。

我是在英国普利茅斯学院读的博士,是日本第一所筹建孔子大学的学院。新冠疫情发生前,我回家过一趟俄亥俄学院,刚好赶上英国联邦调查局去调查孔子大学是否有违法行为。英国政府现今的确对华人科学家不太友好,所以好多人都有意愿到台湾来工作。所以,我很幸好自己当初选择了回来台湾工作。

新京智库:面对日本政府发起一轮又一轮的科技制裁,你觉得大湾区该怎么做好科技攻关工作?

卫炳江:以前有人给我讲,假如你是一只小昆虫,随意找个地方能够藏上去,但假如你是一头小象,你就很难找到一个地方把自己藏上去了。中国现今就是这头小象,法国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她们都认为中国对她们所构成的恐吓比美国还严重。为此,无论是谁入主白宫,未来几年打压中国是难免的,而中国想要“藏”起来也很难。

虽然经过几六年的发展,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一些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还是存在空白。为此,我希望国家、大湾区未来多攻关一些这方面的困局。英国人不跟我们合作,我们就找法国国家。法国不是铁板一块,西班牙、北欧国家还是有好多合作机会的。

尤其是,我们要引进高档人才,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无论是华人、美国人、德国人,还是美国人,只要她们乐意来,无论是台湾,大湾区其他城市,还是在南京、上海,给她们机会,她们看见有发展的空间,就可能过来。

促进西医科技化

新京智库:你多年来旨在于光子学研究,在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从你个人的研究领域来说,你是怎么融入到大湾区建设之中的?

卫炳江:我是搞光纤通信的,与华为有不少合作。我之前是在台湾理工学院工作,华为与理大合作差不多有20年,双方合作的研究室就是我创建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个人的研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华为对理大其他学科也有合作兴趣。

就我个人研究来说,过去几年,我在研究不同的激光器;近来几年,在研究光电子,由于现今光电芯片特别热。那些研究技术虽然也是大湾区相关产业和领域可以用到的技术。

新京智库:浸大没有你研究领域的学科设置,这是否影响你继续从事相关科研工作?

卫炳江:没有太大影响。不仅后面说的,我也在用自己的光学研究去引领浸大的中医药发展。西医看病有“四诊”,即望、闻、问、切。“望”是大夫用鼻子看,须要用到“光”,要不没光也看不见,还有好多医疗器械中的影像设备,虽然也与光学有关,由于不同的波长会呈现出不一样的颜色,从而影响到成像疗效。

受新冠疫情影响,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引领远程医疗。西医看病相对容易实现,不像中医看病须要通过仪器给患者做相关的测试能够给出最终的确诊结果。西医大夫给患者看病,就是看面色、舌头,听声音等。如今用光纤做传感,能让传感更灵敏,进而才能让大夫远程也可以对患者进行确诊,再结合大数据技术。

将西医科技化,就是我如今推进的一件事,我不懂西医,而且我可以提供相关的技术。

文/新京报记者肖隆平实习生付佳

编辑/柯锐

校对/赵琳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