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部省突发大动作!博士生补助只给本国学生,留学圈炸锅

雅思2025-07-19 15:08:47佚名

近期,日本文部科学省推出了一项重大举措——计划将博士生的生活津贴进行限制,仅向本国研究生发放。

这事儿在留学圈炸开了锅,尤其是咱中国学生...

先说说日本这个博士生补助制度。

自2021年起,日本文部科学省实施了“面向未来研究者挑战的研究项目”,旨在激发更多人投身博士研究,并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加入。

该政策相当优厚,博士生在攻读学位的3至4年期间,每年可领取最高290万日元的补贴(相当于约14.5万元人民币),其中240万用于生活开销,剩余的50万则用于研究经费,并且这项资助并不受国籍限制。

然而短短三年后,这一政策却突然“急刹车”。

6月26日,日本文部省意外地发布了新的政策变动,其核心内容仅有一项:自今往后,240万日元的生活费补助金将仅限于日本本国学生,而留学生将无法获得任何补助。

研究经费的发放虽未中断,然而补助标准将根据研究成果和项目质量进行调整,且新增了面向社会人士学生的资助,这一新规定自2026年度起正式施行。

日本留学生支援机构_日本博士生补助政策调整_日本文部科学省SPRING计划

日本为啥突然“变脸”?看看数据就明白了。

去年,获得补助的学生总数达到了10564名,在这其中,留学生占据了4125名,这一比例接近于40%。与此同时,中国籍学生的数量为2904人,这一数字几乎占据了受助学生总数的30%。

这事儿在日本国会被拎出来说了。

有人认为,众多补贴被外籍学子获取,尤其是我国学子占据了约三成比例,这难道不会导致日本本土学生的机会相应减少吗?

自民党议员有村治子直接在国会上“开炮”。

她特意拿东京大学举例,说中国留学生这几年数量暴增。

东京大学在2008年度接纳的中国留学生数量为727名,到了2014年度增至1136名,而到了2024年度,这一数字更是攀升至3396名。在这16年间,留学生人数增长了4.7倍。

在所有留学生群体中,我国学生的占比自2009年度的30%上升至2024年度的61%,增长了近两倍,且这一趋势仍在持续增强。

日本文部科学省SPRING计划_日本博士生补助政策调整_日本留学生支援机构

她引用了加拿大和美国的案例,指出那些国家的国际学生学费远超本国学生,并倡导日本效仿此做法,优先保障本国学生的利益,严格控制奖学金的名额分配。

只留研究费,对留学生影响有多大?

简单估算一下:若在东京租赁一套普通公寓,月租金大约在8至10万日元之间,那么一年的费用大约是100万;此外,日常开销如餐饮、交通等,每月大约需要10至15万日元,累积一年的开销约为150万。

这240万日元的生活费用大体满足了东京的日常开销,包括饮食、衣物、住宿和交通,从而使得学生们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术研究中。

政策一经调整,该项资金便不再存在,留学生只能依靠家庭支持或是通过打工来筹集费用,然而攻读博士学位本身便十分繁忙,显然很难同时满足打工的需求。

再说这50万的研究费。

尽管研究经费依然存在,然而每年仅有五十万日元,这笔钱主要用于购置实验所需材料以及参与学术交流活动。

而且未来或许会根据成绩进行变动,若初来乍到日本未能适应环境,成绩未能达标,研究经费或许还会相应削减。

这相当于让留学生“自带干粮做研究”...

新闻出来后,日本网友们对这事也是吵得不可开交。

有些人坚定地主张对国外留学生的资助进行限制,他们认为自家的孩子上大学时已经背负了贷款,尚未偿还,为何外国学生却能轻易获得大额的补助呢?

日本博士生补助政策调整_日本文部科学省SPRING计划_日本留学生支援机构

众多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时,肩上扛着数百万日元的奖学金贷款。在我公司,就有几位年轻人,他们似乎计划每月偿还两万元,长达二十年之久。政府终于决定削减对外国留学生的优惠政策。然而,我认为这举措来得太迟了,真希望这些政策能更多地惠及日本人。例如,若他们能认真还款五年,是否可以考虑减免一半的剩余债务?这或许能缓解一些因经济压力而对结婚和育儿产生犹豫的人。

尽管已是晚些时候,但我认为文部科学省的决策似乎与国家利益相吻合。为了吸引海外的杰出学子,我们首先需加大对国内研究设施的投入,并对涉及研究的法律法规进行重新考量。仅凭生活成本较低这一点,并不能有效吸引优秀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日本的公共资金分配应得到优化,以改变目前仅对少数国家有利的现状。

从博士阶段至硕士阶段,乃至大学阶段的教育,均需限定仅面向日本人,确保日本人的优先权和专用权。生活费补助的受惠者同样仅限于日本人,即便日裔或与日本人结婚并取得日本居留资格的外国人,亦不享有生活援助。各自治体需严格按照规定条件进行通报。尤为重要的是,日本人缴纳的税金应当专用于日本人。

确实,一个国家的比例达到四成确实过高,我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重新考量。近期,我频繁从新闻中得知,尤其是中国的留学生在我国国立顶尖大学中的比例相当高。据称,从留学费用的性价比角度来看,日本同样具有显著优势,而且实际上确实有很多优秀的学生。然而,尽管许多人费尽心思在日本完成学业,但毕业后大部分人却选择回到了自己的祖国。那些日语熟练且积极进取的留学生,即便他们最终选择回到国内发展,难免会让人感到一丝惋惜。究其原因,国立大学的运作成本中,国家所承担的比例颇高。在此,姑且提出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那就是在诸多方面,似乎都显得有些令人遗憾。

日本文部科学省对博士课程资助体系进行了调整,决定将生活费用补贴的范围仅限于本国公民,这一做法在我看来是合理的。

当前体制下,中国籍的外国留学生数量较多,对此,有关其与日本学生资助平衡性的疑问声一直不绝于耳。鉴于这是公共资金资助,优先培养本国人才的做法自然有其合理性。

针对那些非博士课程的学生,他们正承受着学费激增带来的贷款型奖学金还款压力,因此,目前加快此类制度改革的步伐显得十分紧迫。

然而,众多理智的网民纷纷发声,他们认为,留学生涌入日本,为学术界注入了创新思维和生机活力,同时也推动了文化交流与科研进步。

日本留学生支援机构_日本文部科学省SPRING计划_日本博士生补助政策调整

实际上,众多日本民众普遍觉得就业在收入上更为划算,故而他们并不倾向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与此同时,留学生们对于教育的价值观念存在差异,攻读博士学位在他们看来是一种普遍的路径。因此,留学生并非在“抢占”日本学生的学位机会日本留学生支援机构,实际上,日本国内攻读博士学位的人数本身就较少,这既是事实,也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在这种背景下,即便政策发生变动,也无法触及问题的核心。再者,日本的高等学府在全球QS排行榜上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若缺乏充足的奖学金资助,计划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数量将逐渐减少,这无疑会对国际化进程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博士课程所受的支持不足,不得不承认,日本在与他国竞争中处于劣势。

日本学生之所以不愿追求博士学位,主要因为他们认为“博士学位并非必然所需”。事实上,若他们有此需求,完全可以在工作后继续攻读。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日本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在硕士毕业后直接就业更为实际。

从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涯过渡到研究室,再到硕士一年投身于求职活动,以及硕士二年的实习阶段,除了那些极为积极且表现卓越的学生,持续进行深入研究实属不易。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考虑到我国博士生入学人数众多的现象,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何日本大学的教授们如此乐意接收中国学生?实际上,相较于其他国家的学生,我国留学生普遍展现出勤奋刻苦、成绩优异的特点。他们追求博士学位不仅承载着个人的梦想,更是大学以及导师对他们能力和决心的肯定。

虽然有很多排外主义的评论,但这些评论从根本上存在误解。

留学生在日本进行的研究构成了日本学术领域的一部分。一旦这些留学生返回自己的祖国,他们将被视为“知日派”。至于他们最终会变成“亲日的知日派”还是“反日的知日派”,这一结果从长远来看将对日本的国家利益产生重大影响。对年轻一代的投资,对于日本的国家利益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投入。

中国网友也是议论纷纷。

“有点小气了”

“能省几个钱?再次验证小日子没有战略眼光。”

“搞笑,外国籍博士的科研产出是不算日本吗?”

博士生们原本依赖奖学金来维持生活,从中看到了一线生机……然而,这样的希望就这样被无情地剥夺,实在太过分了。

......

日本留学生支援机构_日本博士生补助政策调整_日本文部科学省SPRING计划

众所周知留学之路,无论国内国外,博士生大多数时间都在从事研究工作。

众多国家和地区均对博士生提供奖学金、津贴等形式的支持,此类资助更应被视为一种报酬,而非单纯的补助。

日本这240万日元生活费,说到底也是博士生们的工资。

所以以后是只给日本人“发工资”?!

从日本视角出发,他们或许认为本国的学子更应得到扶持,特别是为了留住国内的人才,防止出现“为他人做嫁衣”的现象。

不过,搞学术本来就需要国际化。

在日本攻读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数量原本就相当可观,特别是在理工科领域,众多研究室的成员中日本留学生支援机构,外国人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有的甚至几乎达到一半。

众多留学归国的博士,在日本完成学业后,选择继续在当地从事工作或深入研究,为日本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如今将留学生排除在生活费用补贴之外,难道这不会使得日本高校的科研领域变得更加封闭吗?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