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kman发明40年:从无到有,那些你不知道的有趣故事

托福2025-09-04 15:23:28佚名

这篇文章源自「机核」这个公众号,其账号ID是空缺的,文章的作者是白广大,内容是经过爱范儿授权才得以发布的。

今年正值这项发明问世四十周年。过去四十年间,个人音乐播放器经历了从零到一的诞生过程,并随着精密机械和数字技术的进步不断迭代升级。这短短的四十年光阴里,各式具有代表性的播放设备接踵而至。

世界上第一台 TPS-L2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心里大多都存着对「随身听」的记忆,手里也都拿着自己偏爱的款式。趁这个时机,咱们就说说那些有意思的往事。

世界上第一台「随身听」不是SONY发明的

德系巴西人帕维尔率先在寰宇上阐述了便携式音乐播放设备的构想。

1972年,他借助「便携式磁带播放系统」和「耳机」,打造出一个简易装置,该装置可视为「随身听」的早期形态。出于对音乐的热爱,他创造这件物品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人能随时随地进行音乐欣赏。

然而当时业内多数音响器材制造企业例如飞利浦、雅马哈以及一些历史悠久的声学设备公司都认定:这种以牺牲音效、注重便携性为特点的产品毫无发展潜力。

Pavel没有因此沮丧,他持续进行自己的研究,到1977年时提交了专利申请。

两年后,题图中的首台TPS-L2面市,索尼大力销售,同时敏锐察觉到Pavel的专利对自己的商业前景构成挑战。

walkman是什么意思_Walkman发展历史_Walkman发明故事

X战警中,快银腰带上的概念机

索尼迫使Pavel舍弃“个人音响装置创造者”的名号,由此,一场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就此发生,历经25年,双方最终在2003年握手言和。

为了让索尼创始人能在飞机上听音乐,第一台就此诞生

提及索尼的两位创始人,一位商界翘楚盛田昭夫广为人知,另一位技术权威井深大却鲜为人知。然而,井深大的创新成果,可以说为现代索尼王国的根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是日本首位研发磁带录音电话设备的人,也是日本首个推出晶体管收音机TR55的人,并且是闻名遐迩的「特丽珑」技术的缔造者,此外他还参与了众多索尼电子类产品与工业类产品的创造过程。

井深大是一位看重创新思维与众不同的技术专家和商业领袖起步网校,他在索尼前身「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的「成立意旨书」上表达了愿望:

索尼的工程师们追求的是理想,而非利润,希望索尼能成为技术人员理想的归宿。受此精神驱动,公司七十多年来,始终把技术视为发展的根本,持续关注着新兴科技的发展动态。

是模拟时代的另一项神器

经过把记者使用的录音器材进行改造,使其变得更小巧且性能更优,井深大随后又将注意力投向了音频播放装置。

有说法称,他向技术专家们下达的指标是:必须保证他在飞越大洋的空中旅途中能够完整欣赏整部歌剧。事实上,尽管TPS-L2最终研发成功,但那个时期的电池电量尚且达不到实现这一目标的要求

Walkman发展历史_Walkman发明故事_walkman是什么意思

《银河护卫队》里,星爵用的就是这款元祖

为了能多听一会儿歌,索尼发明了「口香糖电池」

上市之后,人们既为之感到欣喜,又感到有点困扰:

那个时期普遍的铅酸电池容量非常有限,两节AAA电池很快就会用光。因此,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的长处依然无法展现出来。

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是当时众多产品的迫切需要,索尼旗下大部分科技产品尤其如此,尤其是便携式设备和家用摄像机。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索尼投入了众多人力物力,致力于研发全新的电池技术。

第一代口香糖电池NC-6WM

1985年,索尼的WM101率先采用了口香糖电池作为能源,是首批使用这种供电方式的设备之一。

那个时期,能够实现最高电量表现的口香糖电池,堪称延长使用时间的法宝:它可以让WM-101实现连续播放超过2小时(官方公布的数据),这对当时因五号电池使用时间短而感到困扰的音乐发烧友而言,无异于得到了巨大的惊喜。

第一代小型化电池Ni-cd(镍镉电池)问世后,索尼并未停滞不前,而是将目标转向了能量密度更优的锂电池,锂电池在研发期间表现出的极端不稳定性,使得研发难度远超预期。

传闻索尼的技术部门在正负极材料以及电解质液体的成分与比例方面或许存在高达110万种潜在组合,怎样在能量供应效率与安全性能之间寻得最佳契合点,便构成了最为核心的课题。

Walkman发展历史_walkman是什么意思_Walkman发明故事

几种不同的锂电池配比方案与能量密度对比

历经诸多磨难,一种直径为18毫米、长度为65毫米的电池问世了,它就是如今普遍使用的18650型号锂电池。从1995年开始,这种电池逐渐被各大厂商接纳,并最终发展成为当今最核心的电池种类。

之所以卖得好,是因为人们用它来开Party

1982年8月,索尼联合CBS、飞利浦等机构,推出了CD数字音频载体,这一创举在当时具有非凡价值,其影响之深远难以估量。

直径十二厘米,便于携带,也方便存放,优势明显超越那个时代的其他数字载体,音源质量保持原样,播放方式不是线性的,使用期限很长walkman是什么意思,对音乐发烧友而言,这无疑是理想的选择。

然而,在那个时期,热衷于音乐的人大多追求高保真系统,他们热衷于音域宽广、内容丰富且音质强劲的音响器材,因此,CD产品在初期阶段很难拓展销售空间。

在那一年,也就是1984年,索尼公司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D-50(在国际上被称为D-5)。这款产品仅厚如四张光盘盒,并且具备极高的稳定性,迅速风靡了全世界。

尽管它必须依赖外部电源包才能运行,但狂热分子们丝毫未减其关注度——在那个时期,欧洲和北美家庭聚会与小型舞会极受欢迎,成为主流社交活动。

大型音响设备因为不易移动且调试繁琐,常常让使用者感到困扰。D-50的问世,让便携式CD播放机得以实现,人们将它与小型功率放大器和有源音箱组合使用,这一搭配竟成为了当时备受追捧的主流设备配置。

纪念一下我的第一个 E-705(现在可能还能用)

D-50取得辉煌成就之后,索尼正式加入旗下产品系列,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它始终代表着卓越的音质和便捷的携带体验,给全球众多音乐发烧友带来了深刻影响。

walkman是什么意思_Walkman发明故事_Walkman发展历史

MD曾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存储介质,最终却死于互联网时代

MD便携播放器系列原是索尼旗下颇受欢迎的分支,但它的境遇却与磁带机和光盘播放器大不相同,经历了很多波折。

1986年,索尼开发出一种仅能写入一次的光盘,这种光盘被称为WO。

1988年,凭借WO的技术积累,研发出一种能够反复擦写的磁性存储介质,命名为MO,即MO光盘,进入市场流通后,这种产品被称作MD,也就是迷你光盘。

磁光盘在光存储介质界堪称独树一帜,其规格仅为6.4厘米,配有塑料外壳加以防护,显著缓解了光盘易受刮擦损伤的状况。

它所占的盘面很小,只有CD的四分之一那么大,但存储信息的能力和CD一样,其他各项指标都不比CD差,有的地方还更优越,而且能够录制的功能,在当时是个非常吸引人的亮点。

为了使MD成为行业规范,索尼借鉴了卡带和CD的发展模式,于1992年发布了MD MZ-1。

往后十年,MD首先呈现良好上升态势:播放器尺寸持续缩小,末期制品厚度仅略超CD盒,便携程度堪称顶尖。

MD设备具备出色的录音功能,以及灵活的非线性播放和曲目选择能力,这些特性有力推动了线控技术的迅猛进步。进入90年代末期,线控装置已经能够全面掌控MD主机,并且能够实现卡带录音时代难以想象的各种操控方式。

索尼MZ-E10堪称MD发展的最高成就,当时的宣传语是称其「轻巧似刀刃」

然而,网络技术的迅猛进步让MP3文件格式迅速确立了全球通用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大容量存储介质的普及却使得MP原本的领先地位不复存在。

尽管索尼后来研发了ATARC压缩技术以及Hi-MD格式,然而,随着MP3成为更为轻便、便于存储和分享的选择,索尼的这些技术就不再拥有市场竞争力了。

业界普遍转向MP3播放器,索尼被迫果断收手walkman是什么意思,在2006年推出最终款MD机型MZ-RH1后,宣告停止了MD播放器的后续开发,到2013年彻底终止了所有MD设备的制造,正式宣告这一格式彻底成为过去式。

结语

在写这篇简短的文章时,我和西总不约而同地感慨道:

一些在往昔备受瞩目、风光无两的机器,如今已彻底消失不见踪影,在智能手机广泛流行的当下,简直如同过时的遗物般显得格格不入。

那些曾经象征着时尚潮流的口香糖电池,还有索尼记忆棒、MD播放器,它们都在不可逆转的时间长河中逐渐消失不见了。

最后也纪念一下我的第一台 WM-EX909

但不论怎样,它确实开启了个人音乐播放的崭新纪元,那个年产量突破两亿台的世界级产品,既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也印证了过去人们对科技抱有无限憧憬与热忱的鼎盛时期。

以及最后一台卡带 EX610

在这个迎来四十周年的重要时刻,衷心期盼这个代表年轻与活力的标志,能够在往后岁月里持续繁荣昌盛。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