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娃娃重版删后记,回忆起那次文学论坛的沉默与遗忘

托福2025-09-06 17:09:54佚名

《中国娃娃》过了十五年再度发行,我移除了最后一部分《结尾或者续篇的开端》。这个故事,彻底画上了句号。

2014年岁末,杨克忽然约我参加一个论坛活动,出席的专家学者有邓一光以及来自台岛的郭强生,我完全记不起那个论坛讨论的核心内容,若非事后翻看活动照片,背景板上的文字显示主题为《文学与阅读》,而且论坛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时,还误用了张悦然的形象。

那是首次公开露面,已过去十四载未曾记录,我在深圳地铁目睹一枚五元纸币掉落,过了五站无人拾取,塞宁在社交平台留言称,哪有穿外套的人去参加会议。

我始终一言不发,几乎缄口不言,整个活动期间都把头埋得很低。直到邓一光提及,你曾经创作过《中国娃娃》。我顿时不知如何回应,因为我已经遗忘了自己还写过《中国娃娃》,整个过程中始终没有抬起过脑袋。邓一光表示,他当然记得《中国娃娃》,这部作品意义重大。

中国娃娃英文_中国娃娃 重版 十四年

我后来给邓一光写信,信里完全没有提我的写作情况,反而谈到了李修文,他说就算他以后完全停止写作,我也觉得他仍然属于文学,这句话让我感动得哭了。

我努力寻找机会让《中国娃娃》再版,跑遍了全国所有少儿出版社,还直接联系了原版书社长俞晓群。俞晓群对书的情况记得非常清楚,立刻就能说出版年份、总印量、首发地点、编辑是周琳。但是,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重新出版这本书,看来它真的已经过时了,离开人们的视线已有十多年,具体多少年我也不知道。

豆瓣上还有一些《中国娃娃》的长短评,我看了很多遍。

有人说完全不适合儿童阅读,有人说根本算不上一个童话,有人说非常讨人喜欢,有人说确实是一个孩子的旅程,是一个关于成长的经历。

有位用户自称豆立方,给予满分评价,该昵称并非真实身份,但留言内容完全属实。

小学四年级读这本书时还抱怨结局怎么这样,后来年纪渐长才逐渐领悟。近期看到井上雄彦谈论青春本就不完美,才更明白成熟需要付出代价,虽然有些牵强,不过时光流逝带走了许多事物,磨灭了最初的理想。今日读完《小王子》后,又忆起这本《中国娃娃》,似乎总因某物遗失而告别人生幼时时光,儿童能感知诸多事物,长大后却丧失这种本领,幼时我自认能察觉某种场或波。(笑)或许孩童的天地格外狭窄,反倒显得格外辽阔,仿佛光阴也随之变得悠长,明明只是短暂的嬉戏,却能够萦绕心头至今。毕竟往昔太过欢愉,才更加凸显今日的艰辛与苦楚,然而岁月无法倒流,这道理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娃娃英文_中国娃娃 重版 十四年

第二年我重新提笔写作。创作新作品期间,我始终没有中断对这件事的关注,让《中国娃娃》再版一直是我深切的期待。然而出版社的冷漠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料,如今出版界已大不相同,从事出版工作的人大多对出版事业缺乏热情。

我持续搜寻周琳,却始终未能找到她,她曾赠予我一个手工刺绣的包袋,她邀我品尝过谭家风味菜肴,她向我讲述过那个名为《到巴拿马去》的篇章,那个篇章促使我在十年后创作了《后来的房子》。我曾在社交平台分享过我们仅存的一张合影,记得那年的圣诞节,《中国娃娃》新书发布,也是我父亲生日,我们在一家韩国餐厅用餐,她询问能否制作一份中式长寿面,店家欣然应允,端出一大碗,并配有蛋糕,全体服务人员都围拢过来献唱生日歌,我父亲称赞那是他品尝过的最美味面条,真的很感激她,那是个美好的女孩,回想起往事,心中充满无尽的爱与欢欣。

我未曾言明的是,其后我们游览了京城的宽阔街道。她表示美国尚可,我回应说也还可以。她提议去三里屯畅饮,我表示同意。接着我们并肩坐在路沿上,夜深人静时,我们俩翻查了手机通讯录,却一个男性姓名都记不起。随后我们叫了辆出租车,司机无缘无故谈论起东北人的不是,她最终爆发,体型远超常人的司机立刻缄口不言。

我未能寻到她踪迹,不过寻见了《中国娃娃》的画师,事情便如同梦境一般。

在王芫编选的英文短篇集《陌生人》中收录《后来的房子》期间,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英文写作的交谈,我顺便说明了我创作该作品的缘由。

2001年冬季,我自加利福尼亚返回国内,参与传统新年庆典,旨在探望双亲,此事于我家族意义非凡,毕竟我乃家中独子,身为中国首批独生子女中的一员,每次归乡,皆能令父母倍感欣慰。我的家乡冬季酷寒,几乎无法从被窝里挣脱,实在难以置信曾在此地连续生活了二十四年,那些天即便天色昏暗,也是怎样挣扎着起床去上学、去工作的,如今已完全想不起来。我始终坚信,中国南方的人民,具备全球最为坚韧的毅力。我正躺在卧榻上,等候飞往加州的班机,这时忽然有电话打来,是一位来自中国北方的编者,她声音很悦耳,希望我能为他们的出版社撰写一部长篇小说。我告诉她只有七天时间,很快就要离开中国,返回美国,而且在美国我连一个中文字都写不出来。她说那样的话我们还有七天。接着我就躺到床上动笔写那部鸿篇巨著,每天清晨都会就这本书通一个电话,我会讲一些我在美国的生活经历,那段经历彻底摧毁了我的创作力。她依然希望我闪闪发光,我的书也要闪闪发光,所有事情都朝着最理想的路径发展。即便我忙得抽不开身,连回头看一眼自己写的字的时间都没有。最终我完成了那部七万字的鸿篇巨著《中国娃娃》,在动身前往机场的前夜。那位编者给《中国娃娃》挑选了一位特别合适的插图画家,那些插图都十分出色,画的就是一个漂泊的东方玩偶。后来在2002年那本书问世之际,我又去了一趟北京,是为了配合《中国娃娃》的首发活动,主办方为该书制作了一段简短动画,同时开展了一些网络宣传和初步探索。通过这次机会,我见到了我的编辑,一位个子不高却意志坚定的姑娘。她向我讲述了乔纳希的经历。我至今仍记得那个情景,因为听完后她落了泪,而我却没有。从那以后,整整十三年时间里,我都没有进行任何写作。当我重新动笔写《后来的房子》时,脑海中忽然浮现出她与那个往事,于是便记录下了这段经历,完成后自己也不由得落泪了,感觉到了那个阶段才透彻明白乔纳希的遭遇,明白了漂泊的内涵,明白了奋斗的艰辛,明白了最终的归宿,然而始终没有收到《中国娃娃》编辑的回音,我找过她,却寻不到踪迹。那个夏天,我准备去北京参加自己随笔集的新书首发活动,原因是第二场活动要间隔三天,我想利用这段时间,在北京一个美术村落里的书店,尝试举办一场额外的对话交流。书店老板竟然认出了我,他提到十四五年前我出版过一本名为《中国娃娃》的书。我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这本书几乎已经被人们遗忘,我自己都快把它遗忘了。老板透露说留学之路,他的太太正是《中国娃娃》的插画师。我差点掉下眼泪。我从未见过《中国娃娃》的绘图者,只知道她的姓名,但最终我收到一条消息,那个姑娘后来嫁给了一位书店老板,拥有了向往的生活。我依然没能联系上《中国娃娃》的编者,不过我确信她也获得了渴求的生活,在地球的某个地方。

中国娃娃英文_中国娃娃 重版 十四年

实际情况是,2001年那个冬天,我之所以返回中国,目的是为了处理我的离职相关事宜。鲜有人会为了完成一项程序就耗费几十个小时的飞行时间,我便是其中一例,那个时期便是如此状况。事情宛如电影《布鲁克林》的情节,回到故乡时内心颇为踌躇,不确定是否故乡更为安逸,是否无需再牵肠挂肚克鲁克林的事务,直到从前任职的杂货铺老板娘再度唤你前往,她手中握着一条沉重的把柄,意图揭露一位苏格兰女性一段未曾公开的美国婚姻,这简直是个足以置你于死地的把柄,你只得强颜欢笑重返布鲁克林,唯有那里才能寻得真正的自由。

因此《中国娃娃》首版倒数第二部分包含这样一层情节,众神抵达了称作混沌的境地,他们为混沌的幽暗而悲叹,某位仁慈的女神便将天地分开,构建了包含天地之界,但此界依旧晦暗,毫无生机,最卑微的一位神,投身于烈焰之中,化作太阳,普照了整个天地,天地由此焕发出光彩。但是有个别的坏神,因为羡慕这世上的好景象,便造出一种机灵的生灵来,这种生灵,渐渐的便成了这世上的主宰,它们消灭了其他的生物,也毁坏了植物,最终什么都没留下,它们接着就互相攻击,这就是人类。

我确实清除了全部内容,返程美国的途中,我重新调整了心态,人类当然依然有期盼,不是还有情感吗?那种坚不可摧的联结。

那个镌刻在陨石上的精怪传说,成为了新篇章的收尾部分,我不再向你透露我实际创作的内容,即便我构思了后续的情节,一个幻境般的场景。

因为不会再出现在新版,放在这里。

我时常会做些奇特的梦,梦里,我身处一个名为幸福源头的地方,左手心捧着一颗种子,右手则紧握着一把剑,这确实很反常中国娃娃英文,我握着剑,剑尖对准某个身影,虽然瞧不见他的面容,但我能感觉到自己的手在发抖。

我很热,好像心里着了火一样。

只有羽毛没有翅膀的鸟,飞来飞去。

你总是试图接近我,却始终无法找到我,也看不见我,因为我存在于你的内部,之后,你开始对我产生情愫。剑的锋刃处,他狂笑不止,不要仇视我的称号,邪恶与贪欲,只要你还活着,它们就会伴随你。

火,只是火,熊熊烈火。

你想回家?你害怕长大?你害怕面对长大了的自己?

我发抖,可是剑中国娃娃英文,怎么都刺不下去……

中国娃娃英文_中国娃娃 重版 十四年

不清楚为何会做这般梦,梦里情节,反复出现,却始终没有收尾。手上戴着一枚来历不明的戒指,戒圈上镌刻着若干枝叶,其含义我也不明白。

寻求真实情况,我着手记录梦境,那个《中国娃娃》的情节,源自那些梦境的零星片段,所有梦境,均无终止。

——关于作者——

周洁茹来自江苏常州,1976年诞生在那里,二十岁时凭借中篇故事《文雅》赢得了1996年萌芽新人奖,在《人民文学》《收获》《当代》等杂志上发表了超过一百篇中短篇小说,共计一百多万字,二十四岁时出版了长篇小说《小妖的网》,接着前往美国生活。到了2009年,她搬到了香港,曾经担任过《香港作家》的副主编以及《香港文学》的副主编。2018年一月始任《香港文学》执行总编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