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为强化中小学教师国际培训,增强教师专业水平,近期省教育厅联合省财政厅等四个单位颁布了新规,旨在推动教师海外进修考察活动,并以此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挑选中小学教师前往海外进修是增强教师专业水平的关键方法,浙江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的文件以及省教育发展“十三五”蓝图都明确指出,超过十分之一的高中教师和超过三成的义务教育教师需要参与国际交流培训。
中小学教师出国(境)学习交流具体有哪些项目?
《通知》中提到的中小学教师前往海外或境外进行学习互动,涵盖短期进修、培训活动,以及不超过一年的访问研究计划、学术探讨活动。
浙江省教育厅
负责省级层面中小学出国(境)学习交流工作的统筹规划。
各设区市教育局
负责市级层面中小学教师出国(境)学习交流工作。
省教育厅与各设区市教育局结合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状况及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要求,拟定每年教师赴海外培训的团队方案,省教育厅负责协调省、市、县各级团队的安排事宜。
浙江将如何规范组团要求?
团队安排须设定清晰的学习意图,需对目标国家的教育状况进行详尽考察,并说明其合理性,方案须列出国外接待机构、团队规模、研习项目、研习宗旨、开销规划等具体信息,确保具备实施条件。
该计划需遵循审批权限,依次提交给对应的外事、财政及外专等机构进行审核批准,方能付诸实施。一旦获得批准,其内容便不可随意变动,必须保持原样。
挑选教师时,必须重视其政治立场坚定,专业水平精湛,未来成长空间广阔,以及健康状况良好等要素,需为各团队预先构建好组织体系,确定具体负责人,同时制定清晰的学习目标。
中小学教师出国(境)学习交流计入各地因公出国计划指标吗?
中小学教师前往海外或境外进行学习与交流,其安排有专项计划起步网校,统计方式独立,不消耗各地区的公务出行名额。所有公立学校的教师参与此类活动,都必须经过公务审批流程,并使用公务护照执行派遣任务。
部分因公出行目的,如赴海外学习或进行学术探讨,若受制于签证等特殊条件,则须以平民护照执行,应提前进行申报,待因公审批通过,方能动用平民护照离境。
那么,具体经费又该如何管理呢?
各地区各学校需强化中小学教师赴海外及境外研修经费的管控短期出国进修,合理规划资金分配,力行节俭,提升资源利用效能。必须预算优先短期出国进修,依据相关准则,预先拟定并执行预算方案,报批时须附预算评估文件。
支持具备条件的市、县(市、区)建立中小学教师海外研修交流专项财政支持,教师参与官方批准的跨国学习活动,不纳入地区及个人年度公派临时出国名额限制,代表团组人数开支另行记录
另外,中小学教师前往国外或境外进行学习与交流,必须事先在组织单位及其所属机构进行公告,借助内部专用网络、公告板等渠道,将相关团队和个人的信息真实展示,公告期限不得少于五个工作日。返回国内之后,需在一个月内于本机构内部公布上述公告事项的实际落实状况。
浙江不占用公务出国名额,提出具体比例要求,支持中小学教师到海外进修考察。这项政策由编辑向冬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