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单日新增病例突破一万,累计确诊病例数已超越中国……国内现存感染者总数则回落至一万以下。国内防疫状况稳步改善,但海外疫情却快速蔓延,“防止外部疫情传入”现已成为我国防疫工作的首要任务。海关总署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军16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强调。
王军在会议中倡议,众多游客在出入国境时务必如实陈述自身健康情形,若抱有侥幸心态躲避海关查验,不仅会遭受社会公众的批评指责,更将面临牢狱的惩罚。
逃避海关检疫将面临牢狱之灾
瘟疫暴发以来,海关整体推行了医疗信息登记安排,仔细核查登记者是否出现肺炎样体征,是否具备14日内相关出行背景或接触背景,这对于海关迅速获取出入境个体的详细资料,精确分辨高危个体具有核心价值。
部分抵达者存有侥幸心理,运用多种方式逃避申报,或者不真实陈述身体状态,不配合体温检测;另有一些抵达者清楚自身已显现发热、干咳等传染病症状,或曾前往疫情高发区域,却故意隐瞒患病情形、海外旅行记录等。有人甚至借助服用解热药物等手段控制体温,试图隐藏发烧迹象,企图在海关健康检查时蒙混过关,然而入境后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致使与其关系密切者被传染或接受隔离,对公共健康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王军明确指出。
按照刑法要求,依据最新发布的《关于强化边境健康检查工作 依法处理破坏边境健康检查违法活动的指示》,前述行为可以按照刑法第三百三十二条,以“妨碍边境健康检查罪”实施定罪处理,王军这样说明。
王军指出,所有通过边境的人员,在进出境期间,务必如实、全面、精确地填写健康申报单,同时需配合海关执行体温检测、医学检查、疫情询问等各项卫生检查工作,这既是为了保护个人及家人的身体健康,也是必须遵守的法律责任。
航班按风险等级实施精准防控
国家移民管理局表示,自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认定新冠肺炎为全球大流行之后,全国各陆海空口岸每日入境旅客为12万,较去年同期的数据降低了八成以上,乘搭国际航班的入境者日均两万,外国人占其中的百分之十左右。
民航局将航班风险分为高、中、低三类级别,针对不同级别实施对应的防控手段,做到精确防控、细致施策。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司长朱涛表示,针对低风险航班,视情况实施体温筛查,机组人员需配备一次性医用口罩;针对中风险航班,在低风险航班措施基础上法国入境新规 中国被分属橙色区域,进一步优化客舱座位安排,控制人员走动,同时依据飞行距离,在飞行途中对乘客进行体温检测,机组人员需配备医用外科口罩;针对高风险航班,尽量简化机上服务环节,对乘客实施区域化管理,引导乘客分散就座,并在机尾后三排设置应急隔离区。
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当机场或集中隔离区内的入境者出现传染体征时,应当立即提供医疗救治还是将其送返原籍国?王军对此说明,口岸一旦发现疑似病例,会立刻启动流行病学追踪或医学诊断程序,待相关卫生检查任务结束后,在确保个人安全防护到位的情况下,海关部门会进行信息记录并通报情况,依照区域协同防控体系规定,迅速转交地方当局指定机构处理。
当集中观察期间发生该情形,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涉及人员须即刻被送往指定医院,接受检查与治疗。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对此加以说明。
返回家乡的人员,在从疫情高发地区归来之后,通常会选择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从进入国境开始,一直到抵达住所法国入境新规 中国被分属橙色区域,怎样能够有效降低病毒扩散的可能性?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的副行政长官杨新宅进行了说明,将运用“直接点对点、全程包办”的物流方案,把抵达边境的人员,从检查站直接安排到最终的目的地,实现运送过程中的封闭式运作,真正防止与社会大众的互动而引发的疫情扩散隐患。(记者 陈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