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知识 尊重原创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分析过去大学录取情况是每位参加高考的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必须完成的工作。
二零二二年湖南推行新高考的次年,必然要对前一年探索新高考过程中的得失进行梳理,以便加以优化和修正,同时招生安排等方面也出现了显著调整高考减招,要求考生在参照往届高校录取信息时,关注这些变化并积极作出应对。
一、注意高校招生计划编排格式的变化
2021年,三位数的专业组编码用来区分不同的专业级别,借助这个编码,人们可以识别出招生计划的各类性质。以1为前缀的专业属于常规专业类别贝语网校,以2为前缀的专业属于“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类别,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专业代码“101”对应“第1组”,代码“202”对应“第2组(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等;以3为前缀的专业属于“国家专项”计划类别,比如中国政法大学的专业代码“303”对应“第3组(国家专项)”等;以4为前缀的专业属于“地方专项”计划类别,比如湖南农业大学的代码“417”对应“第17组(地方专项)”等;以6为前缀的专业属于“定向西藏就业”类别,例如衡阳师范学院的专业代码“610”对应“第16组(定向西藏就业)”等;以7为前缀的专业属于“民族班”类别,比如北京语言大学的代码“703”对应“第3组(民族班)”等;以8为前缀的专业属于“少数民族预科班”类别,比如中央民族大学的代码“807”对应“第7组(少数民族预科班)”等;以9为前缀的专业属于“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类别,例如西安邮电大学的代码“905”对应“第5组(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等。
2022年专业组编码均以0为首位,各类招生安排通过院校专业组名称中的注释体现,例如天津中医药大学的“010”组注明为“第10组(国家专项)”,湖南工业大学的“015”组标注为“第15组(地方专项)”,衡阳师范学院的“017”组说明是“第17组(定向西藏就业)”,中国海洋大学的“018”组表明为“第18组(少数民族预科班)”,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009”组记为“第9组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这要求调整原有的组织方式,将2021年的专业团队和2022年的专业团队进行仔细的对照,然后进行新的组合。
二、注意高校专业组编号中的专业的变化
高校招生计划里专业组编号的规则调整了,与此同时,有些高校专业组里包含的专业也调整了。
一种情况是,某个专业类别内部的专业名称保持不变,但该类别整体的识别编号发生了更动。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在2021年的专业分类调整里高考减招,原先的02、03、04组,后来变成了03、04、05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则把原来的01组改成了03组。
有部分专业组的设置发生了调整,将原有的专业进行划分或整合,例如河北师范大学2021年的第一个专业组,其专业被分为历史和其他两个类别,随后重新编排为01组和02组,而原本的02组虽然专业保持不变,但编号从02组调整为03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首个专业组也对其内的专业进行了拆分,设立了01组和02组。
这种情形下,考生不能仅凭往年的专业分组序号来对照录取分数和排名,而需要以专业为基准来比较。
三、注意招生计划数量发生重要变化
听说湘潭大学今年增加了1640个招生名额,其中针对湖南省内的招生人数是4489人,湖南师范大学在湖南省的招生人数为4857人,比上一年多了1460人。湖南省公布的2022年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显示,历史类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的排位较2021年下滑了大约4500名,本科批次线的排位也减少了约5500名;物理类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的排位比2021年降低了约18500名,本科批次线的排位变动达到了约23500名。
招生名额的增减,导致考生无法照搬去年的录取标准,需要参照计划变动,合理修正自身定位。
四、是注意新晋“双一流”高校的分数的变化
二零二二年,教育主管机构通报了第二轮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新增名单,其中包括山西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以及上海科技大学等七所院校。考生们现在不能再单凭往昔的录取数据来评估高校,而需要深刻理解“双一流”这一标签对于大学在高考招生中所产生的显著优势作用。当然,湘潭大学增加招生名额是否会影响加分结果,还需要等待不久后投档分数的公布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