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村早苗 你还记得吗?1981年北京日中音乐会与程琳童年的小摇车

托福2025-10-08 16:11:10佚名

记得吗?

1981年8月23日,于北京工人体育馆举办的“Hand in Hand 北京”日中音乐会期间,一位风度翩翩的日本男歌星,以富有魅力的歌喉演绎了首催人泪下的乐曲,由于歌词为日语,众多听众未能知晓其曲名。彼时,国内多数家庭尚未配备电视机,仅有部分资深的北京乐迷得以亲历这场影响深远的音乐盛典。

你记得吗?

1983年春季,前海军政治歌舞团二胡演奏者,来自河南的十五岁歌手程琳,于广州太平洋音像机构推出了她的第二张音乐作品《童年时的木马车》,该作品迅速风靡全国市场,广受欢迎。其中收录的第三首曲目《星》,因其动听的旋律和朴实无华的词句,搭配程琳如银铃般纯净的嗓音,成为了当年中国最具人气的歌曲之一。直到许多年后,公众才了解到这首歌曲的最初演唱者。这首歌的制作者是谷村新司,香港歌词界泰斗郑国江创作了它的中文歌词,因此歌曲风靡亚洲各地。

你还记得吗?

1983年8月,张国荣在泰国曼谷举行演唱会,现场表演了歌曲《星》。1987年,张国荣前往日本参与新专辑《 ’87》的制作,该专辑中的一首主打曲《共同渡过》由林振强负责作词,林振强在此专辑中共创作了四首歌词,是参与作词数量最多的创作者,而这首歌的作曲者是一位日本人,名叫谷村新司,歌曲最初的名称是《花》。而张国荣1986年同名专辑中的热门歌曲《有谁共鸣》最初由谷村新司创作。张国荣或许从未与谷村新司谋面,却对他怀有深厚情感,欣赏他的音乐创作,喜欢他那温柔如水的风格,以及他那份深情似海的特质。

你依然记得吗?

谷村早苗_谷村新司 星 张国荣

1985年11月,谷村新司推出了新作品《伽罗》专辑,其中同名歌曲《浪漫铁路》广为流传,响彻亚洲各地。1986年1月,香港歌手张学友在第二张专辑《遥远的她·Amour》中,委托潘源良创作歌词,将这首歌改头换面,成为了他极具人气的代表作《遥远的她》。目前张学友正在中国各地举办巡演活动,不清楚他是否会演唱《遥远的她》这首歌,与此同时,谷村新司在今年六月一日于上海举办的演唱会中,首次公开演唱了《浪漫铁路》。

回首多年前的浪漫铁路,你是否想起了遥远的她?

“遥遥万里 心声有否偏差

正是让这爱试出真与假

遥远的她 彷佛借风声跟我话

热情若无变 那管它沧桑变化”

神奇的年代,总有无数神奇的故事。

6月1日的上海演唱会,谷村新司怀恋起他1981年首次来华演出的情景。他谈到,为了答谢所有曾给予他帮助的人,他选择了音乐这条道路。谷村新司以极其平和、低缓却富有磁性的嗓音,演唱了开场曲目,正是那首《良日启程》。冰封渐解,我凝望北方的天际线,高声呼唤往昔的憧憬,消逝远去的人们啊,依旧在我心潮澎湃处穿梭,今后至少要启程独行,啊~在日本某个角落,是否有人正翘首以盼?今天是个观赏晚景、外出游览的好时机,母亲背上哼唱的那支歌,旅途里一直萦绕在耳畔……还有多少人记得,这是谷村新司在1978年给山口百惠谱写的一首经典之作,歌词里蕴含的纯真情感,旋律中流露的赤诚心声,在近四十年间,感动了无数听众。此刻,这首歌的创作者亲自演绎了它最初的韵味。山口百惠初次演绎此曲时年仅十九岁,谷村新司今年即将届满六十九岁。尽管年龄相去甚远,但他们所传递的美好情感却同样发自肺腑。

谷村新司 星 张国荣_谷村早苗

这半个世纪里,谷村新司是怎样创作的呢?

谷村新司是亚洲极具影响力的音乐创作者,他一生谱写了七百首歌曲,足迹遍布全球的四千余场演出,专辑总销量突破三千万张,众多知名歌手如山口百惠、邓丽君、张国荣、张学友、姜育恒等都曾演绎过他的作品,并视之为荣幸。

谷村新司诞生于1948年12月11日,年纪比日本那位有影响力的创作男歌手小田和正小一岁,他属于二战结束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战争阴霾消散、重建美好未来的期盼中,他和John、Bob Dylan、Jimi、Janis、Mick、Joni、Jim、Roger、Eric、Neil Young、Plant、Tom Waits这些巨星一样,都被称作世界摇滚乐40年代代的传奇人物之一。。

1965年1月,谷村新司十六岁时,他创建了首个乐队Rock,这个时间点远早于南方群星组建的1978年,也早于恰克与飞鸟成立的1979年,更早于安全地带和X-Japan同年的1982年,同样也早于B'z和GLAY共同的1988年,以及Mr.和Luna Sea共同的1989年这些日本知名乐团或组合的出道时间。1966年7月1日,东京武道馆建成一年零九个月之后,终于接待了世界摇滚乐界的顶尖乐队——披头士,在亚洲首屈一指的音乐殿堂,他们举办了一场演出,那时,年纪未满十八岁的谷村新司或许也在观众席中,和一万四千名年轻人共同高呼。

二十年后,邓丽君成为第一位在武道馆举行演唱会的华人歌手。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谷村新司正值青春年少,在摇滚乐领域获得了丰富的艺术滋养,这为他后来成为亚洲音乐界的杰出人物奠定了坚实的创作根基。许多日本摇滚青年都难以平静,谷村新司同样如此,他充满激情,渴望接触英美摇滚文化,于是迅速行动,1970年,他率领Rock乐团,在美洲大陆展开巡演,彼时,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正将美国推向世界摇滚乐的中心地位,大门乐队依旧活跃,迷幻摇滚风格在美洲大陆广泛传播。巡演途中,谷村新司意识到摇滚乐其实是一条漫漫长路。1971年,他组建了第二支乐队,ALICE 超级乐队。这支新乐队中,谷村新司融入了全新风格,使他与当时世界音乐趋势的距离又远了一些。70年代,西方音乐强势涌入日本,这也推动了日本流行音乐的快速变化。1971年9月,Led乐队前往东瀛进行演出;1973年4月,David Bowie乐队赴日公演;同年的6月份,他们再度踏上日本国土;1974年4月,Rod与The Faces组合赴日巡演;1975年,Queen乐队在日本举办演唱会;1977年3月,Kiss乐队赴日演出;1978年6月,Kate Bush乐队到访日本;1979年9月,Van Halen乐队在日本开展巡演;1981年1月,The乐队赴日进行演出;同年的2月份,他们又赴日举办活动;1983年,John Lydon进行日本巡演;同年11月,U2乐队到访日本;……在度过了青年时期对西洋摇滚乐的初步学习阶段之后,谷村新司开始思索一个关键议题:

日本的音乐在哪里?

谷村早苗_谷村新司 星 张国荣

个体一旦心智成熟,就一定会转化为实践,谷村新司某日忽然立下了一个崭新的主张:

我是否该换一种方式创作了?

1974年11月,谷村新司的初张个人专辑《蜩》问世,那时他年仅25岁,这个消息令日本乐迷大为震惊,原来摇滚乐与流行音乐之间并无本质鸿沟。专辑封套是一张黑白影像,画面中的谷村新司身穿长袖衬衫、休闲裤和高跟鞋,倚靠在一段墙面上,目光望向前方。昔日的摇滚歌手形象被重新塑造成一位沉思者的剪影。专辑的开篇曲目《再见的季节》是一首纯音乐,旋律充满哀伤,开篇半分钟内吹奏的口哨声,如同远方传来的召唤,为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慢慢揭开了序幕。这般空灵的意境,为整张光鲜亮丽的专辑奠定了基调和氛围,那在辽阔无垠的天地间弥漫的淡淡哀愁,让人恍若置身于电影配乐大师Ennio (埃尼奥·莫里康内)所营造的意境之中。这张专辑里,谷村新司对日本现代音乐进行了全新塑造,其中融合了东方情感的精致,也蕴含了西方思想的深邃,整张专辑的歌词和旋律均由谷村新司独立完成,每首作品都充分体现了他卓越的主题构思与氛围营造能力,他的歌声极具感染力,仿佛道出了听众的种种心绪。这些歌曲不但发展过程十分顺畅自然,还透出一种毫不修饰的质朴气息。从这张专辑开始,谷村新司牢固确立了他在70年代日本音乐界的权威地位。时至今日,我们再次聆听这张专辑,依然会被其中蕴含的深沉韵味深深吸引。

一个巨人就这么诞生了。

一年之后的1975年12月,谷村新司迅速推出了新专辑《海猫》,这张作品被看作是他音乐道路上又一张关键之作。在这张平和的唱片中,精彩曲目屡见不鲜,谷村新司的创作才华再次令人赞叹不已。《港口之灯》《向日葵》《温暖》《日落》《砂的路》等等,在纷繁复杂的人世间,谷村新司似乎在追寻他生命中的那束神圣之光。接下来四十年间,谷村新司始终在作品中融入这种质朴的艺术手法,这恰恰是他作品能够打动人心的关键所在。谷村新司由此成为日本民众心中一个难以磨灭的印记,这种难以磨灭感随后又跨越了国界,传播到更广阔的天地。

那个时代,上世纪70年代初,谷村新司踏上了50、60年代前辈音乐家铺设的音乐道路,承续并发扬了日本音乐创作的传统,凭借多才多艺的创作歌手身份,逐步引导并改变了日本音乐界的走向,成为潮流的引领者。在70年代期间,谷村新司表现非常活跃,活动频繁。1976年,他创下了每年演出303场的日本音乐界记录。热情洋溢的创作精神,近乎无瑕的音乐作品谷村早苗,显著广泛的传播影响,以及同样真挚的乐迷呵护,促使日本音乐界在七十年代接连铸就辉煌谷村早苗,并使日本跻身亚洲音乐版图的核心地位,许多华裔歌手如欧阳菲菲、陈美龄、邓丽君等相继东渡扶桑寻求发展,各自开拓出属于自己的音乐疆域。

十分不解的是,谷村新司推出新作品仿佛毫不费力,而且他作品数量众多却极少有不佳之作,几乎每张都是传世之作。每年购买谷村新司的新唱片,已经变成了日本听众的一种常规行为。1981年,谷村新司的声望已经传遍整个亚洲,那一年,他在北京和香港,再加上韩国、新加坡、泰国这三个国家都举办了演出。从1974年至2015年这四十一年间,谷村新司总共发行了三十五张录音室作品、四张现场演出记录,还制作了许多合集专辑。

谷村早苗_谷村新司 星 张国荣

1974年至1979年期间,日本举国上下都熟知谷村新司,这位年轻的新浪潮音乐家的声望更远播四海,缘于他创作的一首歌曲《星》。这首作品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1980年开春时,谷村新司离家外出。寒气袭人,却带来难得的安宁。他抬头望向东京上空,看见几颗亮星在默默闪动。他仿佛在凝视老友,静止不动。那些星辰莫非也怀有秘密?它们在低语什么?它们源自何方?它们的原乡又在哪里?那时,他已感受不到寒冷,觉得遥远的星子正与他交谈。他忆起家人曾描绘过的华夏大地,那里遍布繁华秀美的都市,在那片他未曾踏足的疆域,民众如何起居,民众怎样咏叹?谷村新司回想起求学时代关于中国的部分记述,对岛国人而言,最为熟稔的便是中国东北。在谷村新司心目中,黑龙江是中国东北平原的一处圣域。谷村新司凝望那片星河,思忖着数千公里之外,人们怎样的神情容貌。一段乐曲,就这样在内心慢慢荡漾了。看护者决定为这乐曲撰写词句。

双目垂下/天地寂灭/慢慢抬起眼帘/前路直指莽荒/空无一物可见/啊/散布在夜幕上的命途星辰/安详地吐露光辉/映照着我身躯/我将要出发/面颊上覆盖着银色的星辉/我也要动身/告辞吧金牛星宿/随着呼吸胸腔里涌起寒意/秋风猛烈吹拂/但我心中炽热的向往/驱使我不断追寻理想中的境界/啊/辉煌的星辰/虽然默默无闻/也要发出光芒/直至生命耗尽/我也将启程/告辞吧金牛星宿/啊/不知何年何月有人踏过此途/啊/不知何年何月又有人沿着这方向来/我将要出发/面颊上覆盖着银色的星辉/我也要动身/告辞吧金牛星宿/我即将启程/告辞吧金牛

这首歌,就叫《星》。

1980年4月,谷村新司推出了名为《星》的新音乐作品集。封面上,一位身影在夜色中独行,他垂着头,街灯的光芒洒在地面,仿佛在思索他的内心世界。都市的繁华灯火被他远远抛在背后,在他的意识里,那里早已变成了一片荒芜之地。他追寻着自己的理想,他探寻着心中那片银色的光辉。这张作品集很快风靡了整个日本,同名曲目也传遍了亚洲的各个地方。这首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后,在不同地方传播开来,像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都有传唱。最早唱这首歌的华人歌手是香港的关正杰。1980年9月,亚视的电视剧《大地恩情》在香港开播,观看的人很多。1981年春天,关正杰出了电视原声带《大地恩情》,里面放了粤语版的《星》(郑国江作词)。邓丽君很快承担起录制这首歌的任务。1982年1月8日到11日,在香港伊丽莎白体育馆举办的五场演唱会上,邓丽君不仅表演了《星》的日语版本,还演唱了粤语版本。凭借邓丽君那甜美动听的嗓音,这首歌迅速在中国南方流行开来,随后又传播到北方地区。1983年开春时分,沈小岑的第二个音乐作品是以《星》为题的,她和程琳一样,都在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完成录制和发行,不过她演绎的是日语版歌曲。自此以后,中国听众开始用各种方法寻找日本歌曲,寄托对外面世界的向往。

星光引路,听风细语。

1980年代,日本流行乐坛再次达到一个新高度,多种音乐类型相继出现并迅速流行开来。谷村新司作为日本音乐界的重要人物,其影响力持续增强。1985年11月,他在推出的专辑《伽罗》里,又创作了一首堪称其音乐生涯代表作的《浪漫铁路》。这张专辑里,谷村新司依旧把弦乐和电子合成器当作音乐创作的主要元素,因为他清楚自己不是在制作民谣或民族风格的音乐,而是要打造具有现代交响感觉的灵魂乐曲。这种做法让谷村新司的音乐作品跳出了普通小调的局限,展现出一幅幅气势恢宏的艺术画面。其中,专辑里有一首歌名叫《老演员》,描绘了一位声名不再的老艺人形象。影视制作场所,众多目光聚焦着新锐艺人,另处一处无人问津的幽暗角落,一位须发皆白的资深表演者在构思着他戏份有限的戏码,鼎盛时期早已远去。谁不曾有过风光岁月、年少记忆和心碎经历。唯有那些不济之才和执拗之辈,仍旧怀揣着微不足道的梦想,倘若甘于平凡,便如同尘土般的沙砾,这便是人生角色各自的定位。这是一部描绘颓废的杰出乐曲,谷村新司将其演绎成一种复古爵士的风格,旋律中蕴含着既疏离又痛楚的情感,好像他吟唱的是所有终将沦为那个老戏骨的个体。借助乐曲朦胧的声响,听众仿佛能捕捉到老戏骨同样黯淡的眼神。歌曲便顺着这朦胧的声响,徘徊在一片空茫的视野里。谷村新司的艺术创作中,个体情绪的起伏变化并未被过分强调,反而显得平缓而内敛,那些所谓的得失荣辱仿佛微不足道。他的音乐里,始终致力于捕捉人类心理的细微之处,这些点滴反映着岁月的印记。

谷村早苗_谷村新司 星 张国荣

我们每个人,有没用的,有固执的,有微不足道的,也有像沙子那样不起眼的,对吧?

1989年,邓丽君和谷村新司合作演唱《星》时,她情绪激动得泪流满面。那个时刻,她或许想起了家乡的夜空景象。

自1981年首次在中国演出以来,谷村新司始终期盼能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歌唱。漫长的等待中,他默默期盼着。2012年9月25日,原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办的日中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纪念演唱会因故推迟,这件事让谷村新司心中充满失落。这种失落并未磨灭他的愿望,反而让这份期盼更加坚定,如同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逐渐长成一棵更加挺拔的大树。推迟,使谷村新司获得了更为宽裕的时刻,用以展开新的构思和艺术活动。2015年,谷村新司推出了另一张音乐作品集。

是时候和老朋友重聚了。

6月1日的演唱会,谷村新司总共表演了二十二首曲目,这仅是他艺术道路上的一小段片段。其余的更多作品,都保留在听众的脑海中。演出期间贝语网校,他演绎了一首三十岁时为父亲创作的歌曲《太阳还会再升起》,该曲收录在1982年发行的专辑《父与子》中,表达了对长辈的深深谢意。他谈到,由于每个人的人生阅历存在差异,因此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寥寥数语,竟似在回望众人起伏的岁月。他宛如讲述往事般,借歌曲向人们传递音乐带来的欢愉与富足。比起那些激情澎湃的歌词,谷村新司的歌声音量却显得十分轻柔,与其说是演唱,不如说是低语和呢喃。他提到,已逝世的音乐家三木刚,在世时为邓丽君谱写过乐曲,他遗留了三百余首未曾面世的作品,谷村新司当场为听众演唱了三木刚的一首未发表遗作《呜呼》。

宁静,时常更见难得或尊贵。正因宁静,谷村新司带给我的体验,不同于众多音乐家、歌星,在两个钟头的起伏与变换里,他呈现了一种影像讲述方式。这种起伏与变换,使他如同一个透明体,我似乎能看见他心脏搏动的韵律。

谷村新司,您知道吗,无数颗心在期待下一次和您的重聚。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