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妹提出应当把我申请国家公派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供大家参考借鉴。坦白讲,我之前从未做过类似事情,写作水平有限,恳请各位不吝赐教,协助修改,使这篇文章能对后续申请者有所助益。
为什么要出国?
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议题。所有计划前往海外深造的人(无论是参与联合培养项目一年,还是攻读博士学位五年),都必须思考这个议题。虽然海归博士或许天然具备某些优势,经历海外学习就能显得更加耀眼,但这只是外在的表现,海外经历并非真正的价值。因此,尽管有众多出国深造的动机,但努力提升自身内在品质才是最根本的选择。
对于参与联合培养的学生而言,最期望的是将海外学习期间的研究成果融入最终的博士论文写作中,但说实话,期望与实际往往存在出入,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由于国内外研究工作的内容可能存在脱节,因此回国后或许需要推迟毕业时间,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仔细考量,究竟是保证按时完成学业更为关键,还是通过额外经历来提升个人竞争力更有价值。对于追求博士学位的学子而言,如何使个人志趣或既有学术基础与未来职业规划相契合至关重要,由于部分人难以适应海外环境时常感到痛苦不堪,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因觉得人生无望而选择结束生命,因此我认为,倘若在科研领域具备扎实根基和明确方向,将有助于提升在国外的生活质量。
何时准备?
萌生海外学习念头后,便该开始搜集相关资料了。针对国家重点留学计划,每年岁末会启动次年派出资格的遴选程序。申报者须递交若干材料,例如预定留学目的地,就读院校,合作导师,以及是否持有官方邀请证明等。虽然规定并非强制要求此时必须具备邀请函,但最好提前准备。我初次递交申请时,就成功获得了海外合作者的邀请文件。收到请柬表明海外导师对你已有相当认识,不论是你主动接触,还是经由国内导师引荐。让导师认识你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时间积累,因此尽早与海外导师沟通十分关键。
如何联系导师?
两种方法:自己联系、导师介绍。
自行取得联系。假如已经攻读研究生,并且参与了科研活动,那么应该已经进行过文献检索。如果同时明确了出国后大致的研究方向,那么会发现已发表的国外最新研究论文中,通讯作者往往是联系国外导师的理想对象。你的研究领域在国外通常有几个杰出学者,那么为何不立即向他们发送电子邮件呢。
接下来要考虑的是邮件内容,这个就因人而异了,但基本思路是这样的:与他或她交流学术相关的话题。怎样才能顺利沟通呢?多阅读对方所写的文章,访问其个人网页(国外的导师通常会有),从而增进对其的认识,研读其发表的研究,挑选出几个你感兴趣的方向,应该不难。OK,开始写信了:尊敬的XX博士,您最近好吗?我是XX,一位XX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我的研究方向与您相同,属于XX领域。在这里,我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还可以向他们索取学术资料,看完之后给予评价。关于陶瓷技艺的更多信息,能够查阅小木虫的留学资讯、水木清华的留学论坛等网络社区。当自身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可以适时表达自己的意向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观察对方的回应,通常来说,参与联合培养的学生容易被采纳,而申请博士学位的人或许需要通过对方院系安排的面试才能最终确定录取与否。
导师会提供协助。通常情况下,导师在海外拥有学术联系,并且愿意支持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在你表达出国意愿时,导师会协助联系国外的合作导师,或者他/她可能会主动询问你是否计划前往国外深造。
必须指出,获得导师的协助至关重要。一旦萌生前往海外深造的意向,应立即与导师沟通,争取得到他的认可,后续的安排将会顺利许多。
申请材料包括哪些?
一般而言,申请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
身份证复印件
学籍证明

推迟答辩、毕业证明(如不需要,可不附)
正式邀请函复印件/录取通知书(Offer)
有关学习费用证明
双方导师共同制定的联合培养计划/学习计划
本科、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成绩单复印件
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获奖者是复印件
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
国际旅行健康证
需要按照往届留学基金委的文件指示提前备齐相关材料,同时要留意留学基金委以及学校或机构发布的最新消息,这些材料通常在春节过后提交给学校。
我如何脱颖而出?
情形各有不同,无法提供统一解答。然而,若具备特定前提,无疑将大有裨益。
学业表现良好,学历层次较高;语言能力突出,持有相关资格证明,倘若能发表外语类文章,将极大增强竞争力;满足留学资助项目对顶尖人才、一流国家与导师的严格要求。即便未能完全达标,也不应过早放弃,持续努力往往能收获成功。

一旦顺利通过学校审核,获得留学基金委资助的机会就会显著增加。整个过程需要耐心等待,从三月份学校递交申请材料开始,到五月份最终公布入选名单为止,中间会有一段持续时间。
等待中我可以做什么?
当然有很多事情要做。
先去处理护照相关事务。多数学生家的户籍资料存放在大学里的公安管理部门,需前往那里领取户籍资料,我们这所学校会收取300元保证金,直至毕业时才予退还。接着,要前往所在地的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护照。费用大约是200多元。建议提前准备好所需的证件照片,这样能够节省一些费用。办理时最好选择清晨前往,可以避免排起长队。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两周时间,办理完毕后,会通过EMS寄送到你填写的地址。
通过国外导师联系系里和学校里负责国际学生学者工作的小秘。通过学校审核后,获得留学基金委录取的可能性极高,这时可以主动联系目标院校,提交相关资料,以便他们掌握你的基本背景,例如德克萨斯农工大学(TAMU)所需文件包括:非移民调查表,用以了解个人及家人基本情况,还需提供护照、经济能力证明、保险单、在读证明、个人履历、外语能力证明和研究方案,不同高校的具体要求可能存在差异。一切物品准备就绪,方能领取表格,此表格具有极关键作用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同时也会发放学校发出的邀请文件或入学证明等文件。
经常上相关论坛学习签证相关的知识。如小木虫、太傻等。
不要忘了经常和外导联系。不要忘了学习和工作。
留学基金委的录取通知下来之后,我该做什么?
祝贺你,艰苦的旅程已经迈出了初始阶段,但这仅仅是开端。文中已说明,海外院校在录取时会要求提交众多文件。你会意识到留学基金委的资助文件只是其中一部分,并非所有必需材料。其余文件,有些需要自行准备,例如个人履历;有些需通过学校办理,比如在读证明、致留服中心的信函、致大使馆的信函等;还有些需双方导师协助,比如联合培养项目相关材料;此外还有公证手续等事项。最糟糕的是,TAMU必须先让你购入保险,然后才发放表格,这确实让人意外,但是保险最终还是要购买的,具体购买方式请查阅各大学校CSSA提供的小册子,或者参考学校官方推荐的渠道,这里推荐一款价格相对低廉的产品,只是现在购买时间比较紧迫,如果你希望尽快完成签证手续。
拿到护照就能去申请签证了。怎么申请呢,先到中信银行缴纳九十元费用,同时购买一张电话卡,根据指引拨打电话。完成这些步骤后贝语网校,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填写或下载DS156、DS157、DS158表格,填写时不必过于严谨,如实填写即可,若面签时发现问题,可以直接在表格上修改。至于面签要准备的材料,我想下面这张表很全面了:
LIST
1. 护照1
2. 表
3. DS156
4. DS157
5. DS158

6. of Visa Fee签证费
7. of SEVIS 费
from TAMU
1. /OFFER邀请函2
2. and Study Plan学习/研修计划
3. from
4. CV of 美方导师简历
5. with the 来往邮件
海大材料
1. Card学生证3-1
2. TOEFL/GRE/CET 4&6 英语成绩
3. My CV/PS简历/自我介绍
4. 本科成绩单
5. for 学位证
6. 毕业证
7. 在读证明3-2
8. Sent 派出函
9. from
10. CV of 国内导师简历
基金委材料

1. from CSC资格证明4-1
2. 政府资助证明
3. Table in CSC公派人员信息表
4. Name List公派名单
5. 公证书4-2
Other 其他材料
1. Award 获奖证书5-1
2. 论文摘要
3. ID Card身份证5-2
4. 照片
5. of 健康证明
6. 推荐信

可以放心,我们这些由国家资助派遣的J-1签证学生,申请签证时通常能够顺利获批,签证官一般不会故意刁难。需要留意的是,办理完签证手续后,签证官会将表格交还给你,但会留下其他DS表格。签证费用中,第一张单据需要上交,第二张单据务必自己妥善保管,因为后续留服中心会负责报销。
签证之后,是否就可以订机票了?
对的。抵达北京后,我立刻前往留服中心,该中心设在北京语言大学内,办理了照会手续,这项程序虽然毫无实际作用,但必须缴纳350元费用,所需文件包括:公派留学人员情况登记表、学校致留服中心的公函、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录取证明、个人护照等,完成缴费后,会获得一张“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国受理凭证”,此凭证是购买机票的必要文件。
购票时可以参照相关说明,接着可以利用“信天游”系统检索个人座位码,然后凭此码进行座位预定,关于托运行李的问题,需要依据各航空公司发布的具体规定来处理。
办理机票需要准备的相关文件,请查阅“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国事务受理证明”。其中涉及缴纳保证金环节,最划算且最稳妥的途径是:通过个人中国银行账户向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账户汇款,支付13元手续费,预计7天内能拿到“保证金到账凭证”。
现阶段就到此为止了,如果有地方表述得不够清晰,或者理解上有偏差,敬请各位朋友不吝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