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遭遇经济下行,许多居民消费能力减弱,生活变得拮据。但美国人吃糖的习惯却持续增长,呈现不降反升的态势。经济不景气时,用甜食排解压力,已经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生活态度。
糖果销量增
《纽约时报》网站于24日发布消息,国内部分生产其他商品的工厂经营艰难,但众多大型甜品公司的商品销量却呈现上升态势。
统计表明,吉百利企业2008年的盈利较上一年度增长了三成,雀巢集团在同一个时期内收益增加了百分之十点九。2008年多数时段内,好时集团业务表现欠佳,不过该公司在当年第四季度的盈利突然提升了百分之八点五。
媒体报道戏称,美国的经济低迷似乎偏爱糖果。部分甜品生产商、分销商及业内分析师指出,失业率攀升后,美国人,特别是成年人,购买甜食的频率增加了。
这种现象有多种解释方式。对于某些人来说,糖果带来的愉悦体验能够增强受经济不景气削弱的心理状态。对于其他人而言,熟悉的糖果风味能够唤起他们的怀旧情怀,让他们沉浸在过往美好岁月的回忆里。此外,糖果相较于其他一些商品,价格更为低廉,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零售经纪公司“爱德华-琼斯”的分析师杰克-P-拉索表示:困境时期,人们能够适度放纵自己,选择这些,它们是相对容易负担得起的经济实惠商品。
吃糖解忧愁
现年三十三岁的室内设计从业者雷蒙德-施奈德于去年十二月失去了工作职位起步网校,他承认,失业之后,自己变得非常喜欢吃糖,每次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都会购买许多糖果。
他正把市面上常见的几种糖果装进购物袋,同时向《纽约时报》的记者透露美国疫情期间巧克力销量飙升,现在不论去哪里,他内心都缺乏经济上的踏实感,并且认为“糖果可以给人带来慰藉”。
纽约曼哈顿的“经济糖果”糖果铺掌柜杰里-科恩透露,今年一月和二月期间,他增加了十分之一的订货量,目的是为了应对某些糖果品种被顾客大量抢购的情况。
科恩的糖果铺地方不宽敞,光顾的多是成年人。这家小店时常需要多名员工齐上阵,才能把顾客拿走的商品补上新品。科恩表示,他们总是清空库存。
米切尔是科恩23岁的儿子,他在华尔街担任投资银行家。周日,他偶尔会去父亲经营的糖果店提供帮助,因为他觉得在那里能够体验到一种令人精神一振的感觉。
米切尔表示,他在金融界的伙伴们也开始大量食用甜食了。他办公桌上摆着近五公斤的糖果美国疫情期间巧克力销量飙升,以前要花上二十天才会被周围的人吃光,现在却只要七天就能见底。
这是我喜欢到这家店铺度过星期天缘由,因为那里的人都很高兴,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愉悦的笑容。
史上有先例
美国历史上存在糖果行业在不利形势下表现突出的情况。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期间,糖果行业表现突出,推出了一些至今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马尔斯公司于1930年推出了“士力架”巧克力条。1931年,“图齐()”牌棒棒糖面世。紧接着,“马尔斯杏仁巧克力条”和“三个火枪手巧克力条”于次年相继推出。
根据好时公司“社区档案主管”帕梅拉-怀特内克所讲,好时公司曾是“大萧条”期间糖果行业的领军企业。该公司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利润水平一直维持在较高状态。企业自身运营顺利,同时也为失业者提供了工作机会。
史密森学会劳动和产业部门负责人彼得-利布霍尔德表示:糖类行业在经济下行时表现稳健,在“大萧条”时期,相关公司维持了正常生产。
不过,专家警告说,糖果行业不宜盲目乐观。
太阳证券公司负责食品行业研究的专家埃德加-勒施分析,在经济下行期间,平价糖果品牌将获得更多发展良机,而部分豪华糖果品牌可能会面临经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