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立人完成西点四年学业,伫立外曾祖父温应星墓前

加拿大2025-10-17 17:04:07佚名

柯立人在2017年顺利结束了在西点军校的四年学习生涯,从此成为该校的杰出校友,他的外曾祖父温应星在百年之前同样毕业于这所著名学府,堪称西点军校历史上首位华人杰出毕业生。

西点军校2017届毕业生柯立人站在外祖父温应星墓前,这位前辈于1909年毕业,是该校首位华裔学员,此景由记者洪群超拍摄记录。

柯立人于2017年顺利结束在西点军校的四年学习生涯,他以西点学员的身份圆满完成了学业,倍感自豪,他的外曾祖父温应星也曾在西点毕业,是该校历史上杰出的华人校友之一,比柯立人早一个世纪完成学业。当年温应星所在的1909届毕业生集体照留存至今,照片中同窗共读的还有包括巴顿在内的二十八位后来成为美国军界名人的将领。(董温子华提供)

2017年5月27日,柯立人在众多从各地赶来的家族成员注视中,从国防部长马提斯(Jim )手中领取了学位证,这一幕让家族乃至整个西点华人史见证了历史性的循环。一个世纪以前的1909年6月11日,柯立人的外曾祖父温应星从时任战争部长迪金森手中领取了毕业证书,他是该校的首位中国留学生,同时也是第一位华裔学生。

柯立人现年二十一岁,属于“95后”群体,他在密西根州东兰辛这个地方长大,母亲赵子英是温应星的外孙女,而父亲Steve有着波兰血统他小的时候,并不认识远在1968年于华盛顿去世的外曾祖父,只是见过家墙上挂着的旧照片,偶尔从父母和家族长辈那里听到一些关于他的片段,知道外曾祖父毕业于西点军校,曾经是中国的一位将军。柯立人到了高中阶段,对祖辈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开始搜集更多相关信息,通过这些资料,他得知了外曾祖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以及这位先辈成为西点军校首位亚裔毕业生的卓越成就,这一发现也激励他决心要报考西点军校并且投身军旅生涯。

一个多世纪前,温应星的从军之志,也源于家传。

温应星身着西点军校毕业礼服。(西点军校提供)

漂洋过海 西点首个亚洲面孔

温应星于1887年诞生于广东省台山县的一个官宦家庭,其父是清朝的进士,担任七品知事,叔父则是清政府派驻西藏的帮办大臣温宗尧。在叔父鼓励他出国深造、以助中国实现军事现代化发展的建议下,温应星14岁时进入了南洋公学就读,后来又转入北洋工学院,并且曾在作为海外留学预备学校的清华学堂学习过。温应星于1904年秋天成功争取到公费留学美国的资格,与另一位清政府派出的留学生陈廷甲一同进入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学习,是该校首批招收的外国学生,美国政府于1905年首次同意西点军事学院接纳中国学生,温应星和陈廷甲便在同年6月15日转入该校就读。

美国国会于1904年新近作出一项决议,将“排华法案”永久化。无数参与太平洋铁路建设的华工所付出的辛劳被完全忽视,“唐人街”时常遭遇暴力侵袭,所谓“黄祸”论调四处传播。在美国的华人移民普遍感到惶惶不可终日,无论是从事体力劳动、经营微利店铺还是日常活动,都承受着严重的偏见,更不用说进入美国的高等学府深造了。高校之中,极其罕见的华夏学子多为朝廷派遣的留学生,而美国军事最高殿堂西点军校,首次迎来来自东方的学子,这更引起了广泛的瞩目。

1909年6月21日,《纽约时报》刊登了西点军校的情况,该校在11日迎来了首位中国学生毕业的盛况。西点军校的淘汰比例很高,这一届学生入学时有145人,到了1909年毕业时只剩下104人;温应星作为第84位毕业生,从战争部长迪金森手中接过毕业证书时,同届同学们的欢呼声响彻整个建筑物,温应星内心激动不已,脸上洋溢着喜悦,走下讲台后不停地向同学们招手致意

温应星在纽约时报的笔下被视为“备受青睐的学子之一,同时也是才智出众的学生之一”,“即便存在语言方面的困难,他依然以第84名的成绩从104名毕业生中顺利结业”;体格单薄的他在大学四年间虽常成为捉弄的“目标”,却乐于参与玩笑,与同窗们相处融洽,被大家昵称为“乔治华盛顿星星”(Sing Sing)。1909届校友录里半带戏谑地写道“乔治华盛顿星拥有许多出色的美利坚特质……我们盼望他学成归国后,凭借西点军校的知识干出大事业,在亚洲赢得胜利”。与温应星同期毕业的,还有后来屡建战功的巴顿等二十八位美国将领

戎马一生 将军却变洗衣店东

温应星戎马一生,以陆军中将军衔退役。(董温子华提供)

温应星到美国后,在华盛顿经营洗染作坊维持生计,心中始终牵挂着年幼时的董温子华。(董温子华惠赐)

刚进入西点军校的这些年,柯立人总把外曾祖父穿着军校制服的老照片作为手机屏保,在艰苦的学业和军事训练里,他常说“每天看到它,能不断鞭策自己”。柯立人表示,每当回想起外曾祖父从这所学校毕业,戎马一生直至成为将军,“想到自己还只是个新兵,就会对自己要求更严,也对自己抱有更大期望。”

学成归国后的温应星一腔报国热血,但戎马生涯却历经坎坷。

温应星回到国家之后,面对的是已经动荡不安的清朝政府,想要参军报国却找不到机会,于是先在广东军校担任数学教员。过了一些时候辛亥革命开始了,温应星站在了革命队伍中,跟随孙中山,担任了大元帅府的英文文书。不过他作为毕业于西点军校的美式军人,在中国派系众多、新旧交替并且军阀混战的情况下,工作起来并不顺利。

1921年,温应星在奉系军阀张作霖麾下工作,担任保定军警执法处负责人,不过到了1928年皇姑屯事件发生,张作霖遭日军炸殒,奉系势力随之衰落,温应星便带着全家搬去了北京。正当学生运动高涨,清华大学接连两任校长都遭到学生罢免,作为清华学校创始成员的温应星在关键时刻被委以重任,校董会任命他为第五任校长,这使他在清华历史上成为首位军人出身的校长。

温应星很快接到命令前往南方,前往上海担任公安局长,同时兼任南京国民政府宪兵副司令职务,接着又跟随宋子文参与组建税警总团,并担任总团长一职。不过,宋子文对抗蒋介石的行动最终失败,温应星因此受到牵连,被蒋介石调任一个没有实权的工作,从此不再拥有任何军事指挥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温应星明白蒋介石对他缺乏信任,因此不打算跟随国民党撤退到台湾,他选择以陆军中将军衔辞职,接着在他在西点军校的校友协助下,通过香港移民到了美国。这位曾被称为“乔治华盛顿星星”的人物,在近四十年的军旅生涯结束后,脱下军装贝语网校,转而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威斯康辛大道2328号经营一家洗衣店,做起了小本生意。

前尘莫提 唯有西点魂牵梦绕

董温子华已经六十多岁了,她依然清楚记得九岁到十三岁期间,和弟弟一同居住在祖父温应星位于华盛顿乔治城的府邸里的童年岁月,那是一段难忘的时光。董温子华是温应星次子温陵熊的女儿,目前居住在香港,她的丈夫是香港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的弟弟,同时也是董氏家族企业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董建成。

董温子华(右)授予“温应星中将纪念奖学金旅行奖”,资助两名杰出的西点学员实现去大陆或台湾的旅行计划。西点军校中文系华裔教师王莅文(左)代为接受。(记者洪群超/摄影)

少年时代对他存有几分畏惧,董温子华坦言,他极少开口密西根州立大学,神情十分庄重。众多亲属同住一户,用餐时晚辈孩童围绕餐桌奔忙等待,这种情况从未发生。董温子华追忆往事,家中聚餐期间严禁交谈,所有成员必须等祖父用毕站起,方能离席。他秉持着极为传统的中国家族长辈作风。虽然外表庄重,但董温子华记得,爷爷对于从中国迁移到美国、投靠自己的亲戚们总是欣然接纳,十分殷勤款待,并且力所能及地提供支持:刚到美国的亲戚就暂住在爷爷家中,随后在他经营的洗衣铺那里开始打工。

爷爷很少提及自己早年在中国的军人经历,董温子华这样说道。温应星最小的儿子温粤熊的后代温子仪( Wen)表示,他记忆中的祖父是一位沉稳且神情庄重的长者,祖父从不炫耀自己曾经获得的荣誉,就连他小时候都未曾察觉爷爷懂得英语。直到后来他了解到祖父毕业于西点军校,才猛然意识到:原来他当然能够说英语!

董温子华谈到,自从到美国之后,就不再提及自己祖父的军旅经历,也从未劝说子孙后代参军入伍。温应星育有六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的女儿名叫温小曼,即Anna Wen。其余五个儿子都以温应星被派驻的中国的城市作为名字中的字,分别叫做温京熊、温陵熊、温粤熊、温哈熊和温燕熊,以及温申熊。在这五兄弟中,只有温哈熊参军了。温哈熊毕业于温应星赴美留学时就读的第一所院校维吉尼亚军校,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将领,后来到了台湾,军衔提升到陆军二级上将。他在1970年纽约发生的“黄文雄刺蒋案”中勇敢地保护了蒋经国,使其得以脱险,因此成为蒋经国的得力助手,最终担任总统府的国策顾问。

但晚年从不提及从军经历的温应星,西点军校却始终是他心中难以忘怀的牵挂。董温子华记得,到了晚年身体依然瘦削的祖父,无论站着还是坐着,姿势总是保持着十分端正挺拔,偶尔向孙子孙女们讲述的,也多是他在西点军校度过的岁月。董温子华表示,每当看到他兴致高昂,戴上帽子穿上西装时,我们就会说,他看起来这么有精神,肯定是要去参加糕点方面的活动了。

1968年5月28日,温应星在妻子离世九天后离世,享年八十一岁。他本想叶落归根,安葬于广东台山老家,但因当时两岸关系紧张,这个愿望无法实现。西点军校作为他视为第二故乡的地方,最终成为他唯一的身后归宿。

六月份的那一天,温应星的告别仪式在阿灵顿国家公墓( )举办,六位当年与他一同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同窗好友负责护送他的灵柩,灵柩抵达西点军校时,校内的乐队和仪仗队上前进行引导,温应星最终魂归故里,在第二处人生归宿地与夫人合葬于西点军校军人公墓。这也是西点军校军人公墓中,唯一一块中英文对照的墓碑。

柯立人临近毕业时,同家人一起,前往西点军人公墓里温应星的墓碑前,表达哀思。(记者洪群超/摄影)

温应星去世后安葬于西点军校军人公墓,墓碑上同时刻有中文和英文文字,是那里所有墓碑中独一无二的。(记者洪群超/摄影)

我非常渴望能有机会见到他,跨过了漫长的世纪,柯立人成为了温氏家族的第二位西点学员,他自2013年进入西点军校以来,除了每年一次和家人一起去祭拜外曾祖父之外,每当他在校园里路过墓园,也常常绕进去,独自在太爷爷的墓碑前静坐片刻。

2009年是温应星从西点军校毕业一百年的时候,分散在美国及全球各地的温家后人齐聚西点军校。温子仪表示,在那个家族集会上,大家一致同意在西点军校以祖父的名字设立一项奖学金,一方面是为了纪念祖父温应星作为西点首位华人的开创性成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继承他对于中美关系和中西文化沟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从“中国王子” 到军校“中文热”

纽约时报在1905年刊文,提及温应星与陈廷甲进入西点军校学习,该校首次招收中国籍学员,这一事件有相关照片存档于该报。

1905年,温应星和陈廷甲,年纪未满十八岁,进入西点军校学习,他们成了该校首批亚洲面孔,引来了全体师生的关注。由于他们注册的住址是华府清廷驻美公使馆,并且对个人来历守口如瓶,同学们对他们身份的猜测纷至沓来。"纽约时报"也发表文章记叙了西点军校当时盛传的这件事:经过逐步探究,当陈和温在该校读第二年时,他们的美国同学最终形成这样的看法:这两个人里有一个是中国的王子,或者至少是总督的子弟密西根州立大学,另一个人或许就是他的随从。

2017年5月27日,在第219届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有936名学员获得学位,其中柯立人也是这批学员之一,该届亚裔学员有60名,学员们来自美国除北达科他州以外的所有州。此外,还有十名国际学员,他们分别来自阿富汗、约旦、拉脱维亚、摩尔多瓦、蒙古、尼日利亚、菲律宾和泰国。

自1937年最后一位中国籍学生颜朴生毕业之后,美国西点军校就再也没有接收过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不过从2004年起,该校逐渐恢复了招收台湾地区学生的计划。如今,在美国西点军校就读的华裔学员已不再是少数群体,并且每年获得奖学金以及总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名单里,都有他们的身影。中文在西点军校外语学院现有八门外语课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迅速成为最受青睐的课程。

西点军校外语学院语言、文化和地区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凯斯勒说,现在每届学生里,有超过150人选择中文课程,另外有50人把中文当作主修专业来学。凯斯勒谈到,大多数在西点学习中文的学生,都是为了将来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他表示,这是因为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关键的国家,所以中文也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西点军校外语学院设有“温应星中将纪念奖学金”,该奖项由温家后人创设,于2009年温氏家族西点军校大型集会后的下一年正式启动,旨在表彰在中文进修和亚裔文化探究方面表现突出的学员,到了2011年,学院又增设了“旅行奖”,此奖项的资金来源于董温子华及其配偶董建成的捐赠,专门资助两名优秀的西点学员,让他们有机会前往大陆或台湾,进行为期十日的实地考察活动。

“责任、尊严、祖国”这一西点信条伴随爷爷毕生,促使他投身军队革新事业。爷爷虽然最终不得不离开华夏大地,却始终对中华怀有深厚情感,时刻思念家乡。2017年西点军校毕业典礼即将举行时,外语学院年度颁奖典礼如期举行,董温子华在“温应星中将纪念奖学金”颁发之后,以温家的名义发言,他提到,倘若爷爷能够活到现今,定会为祖国日益强大和现代化感到由衷喜悦,也会对中文在西点军校成为最受欢迎的外语课程感到十分意外,更会为西点学子们努力学习并运用中文而感到无比欣慰。

西点华人史 温氏家族的世纪轮回

西点军校举行2017年毕业典礼。(记者洪群超/摄影)

西点军校举办2017届毕业仪式,在936位结业学员里,少数族裔身影颇为醒目。(洪群超摄)

柯立身穿着和外曾祖父温应星一百年前的学位服装,出席了二零一七年的西点毕业仪式,此景由记者洪群超拍摄。

柯立人虽然具有外国血统,却为自己是中国人的后裔感到自豪。正因为他是中国人的后裔,柯立人才是西点军校2017届50名中文系毕业生中的一员。他曾经作为交换生,在台岛辅仁大学学习了一个学期,也曾经到北京和上海学习中文。柯立人期望将来有机会,回到外曾祖父温应星的故乡广东台山探望。

5月26日,温应星逝世49周年的前夜,他的独生女温小曼,年届九五高龄,乘轮椅前往,与众多远道而来的宗亲们齐聚西点军校专为家族成员设立的米奇体育场观礼台贵宾室,共同见证外孙柯立人身着与一百零八年前别无二致的西点毕业盛装,由国防部长亲自授予学位书,达成家族及西点华人历史上的千年等一回的盛事。

赵子英妈妈,右侧第一位,Steve爸爸,左侧第一位,还有外婆温小曼,左侧第二位,共同见证了柯立人,右侧第二位,成为家族中第二个获得西点学位的人,这件事情有董温子华提供的相关照片。

柯立人晋升为陆军少尉后,计划于八月份前往北卡罗来纳州的布拉格堡军事基地,开始自己的军旅生涯。西点军校规定毕业生必须在军队服役至少五年,不过柯立人并没有考虑过退伍后的工作安排。他明确表示希望继续留在军队中服务,因为参军是他一直以来的理想,并且他期待太爷爷能够为他感到自豪。

温子仪(右)向在中文教育和亚裔文化领域表现优异的西点学员授予“温应星中将纪念奖励金,2017年获奖者为华裔学员朱海舟(左)。(摄影记者洪群超)

柯立人进入学校之后,很多年,把外曾祖父温应星穿西点制服的照片,作为手机屏保。(由记者洪群超提供,摄影)

西点军校举办了2017年的毕业仪式,九百三十六位新锐,依照习俗,把学士帽扔向空中。(由记者洪群超提供报道/照片)

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后,纽约时报刊文探询西点军校首位中国学员温应星的行踪,相关报道见左上角图片。(照片来源为纽约时报)

1909年6月21日出版的纽约时报刊登了温应星毕业典礼的报道,照片位于左上角位置。(此图系翻摄自纽约时报)

温应星身着西点军校毕业礼服。(西点军校提供)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