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 莫斯科报道
最近,莫斯科市长办公室以及政府第一副主任兼市旅游委员会主席叶夫根尼•科兹洛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莫斯科旅游业正努力从疫情影响中走出来,每年到访的外国游客数目稳步上升。2024年上半年度,非独联体国家的访客去莫斯科的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七十。
12月16日和17日,国际会议与旅游博览会金砖国家特别版于莫斯科举办。超过一千三百名商业旅游领域人士参与其中,他们分别来自十七个国家,包含金砖成员国。与会者围绕金砖合作机制内会议展览业的现状走向以及长远发展可能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期间,科兹洛夫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行了对话。
科兹洛夫强调,前往莫斯科的中国公民在非独联体国家中数量最多。今年前六个月,中国公民前往莫斯科的人数达到人,较2023年同期增加240%。在这些中国公民中,有四分之一是以工作为出行目的,五分之九是以观光或探亲为出行目的。
他进一步说明,值得留意的是,中俄团队旅游的免签安排在2023年8月1日已经重新启用,2024年前往莫斯科的中国旅客里,百分之八十的人选用了电子签证或者团队免签入境这一途径,现在莫斯科与中国之间每周有98个航空班次。
谈到莫斯科旅游业的意义,他表明,到2023年底,该市旅游创收已突破1.3万亿卢布,刷新了2019年非疫情期间的最高纪录,未来到2030年,莫斯科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会持续加大。
据权威人士初步预测,未来六年内,莫斯科的旅游产业将给国内生产总值带来显著提升,增幅预计可达8个百分点;预计到2030年,旅游创收将实现大幅增长,总量有望扩大两倍多,最终达到3.6万亿卢布。

说到莫斯科对外国人的号召力,他称这座城市是一座摩登都市,有很多精彩纷呈的体验。这里有宏伟的历史建筑,有设施齐全的酒店,有风景如画的自然景点和公园,还有汇聚全球风味的佳肴,任何游客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莫斯科市市长办公室和政府第一副主任、莫斯科市旅游委员会主席叶夫根尼•科兹洛夫(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莫斯科,现代与历史的交响
《21世纪》:莫斯科被视为全球吸引外国游客最多的城市之一。究竟是什么赋予莫斯科独一无二的风采?请用五个词汇描绘莫斯科,并阐述缘由。
科兹洛夫说,感谢给予他五个词的篇幅来描绘莫斯科,其实一个词语远远不够表达。莫斯科向游客敞开各式各样充实的体验,每个游客都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挑选。假如由他来挑选,他会用这几个词语:首先,莫斯科具备高度现代化,拥有先进科技和便捷的环境。无论是订购外卖还是寻求定制裁缝服务,所有服务都可以全天候提供。这座城市充满生机,为不同游客群体准备了多样的娱乐活动,涵盖有孩子的家庭、商务人士、老年人和年轻旅行者。莫斯科在文化设施方面表现突出,博物馆、图书馆、剧院和艺术学校的数量在俄罗斯乃至全球都名列前茅,2022年统计有200家剧院和2.6万场演出,而且这一数据还在持续增加。第四,莫斯科历史非常悠久,至少有八百七十七年,文化积淀十分丰厚,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博物馆数量上位列世界前茅,全市有超过四百四十家博物馆,收藏的展品总数达到二百五十万件之多。第五,莫斯科的基础设施十分完善,非常便利,来到这座国家的首都,游客可以毫无顾虑地欣赏城市风光,尽情享受旅途的舒适体验。
《21世纪》:除了红场和克里姆林宫,你还会推荐哪些莫斯科的其它著名游览地点和值得注意的方面?

科兹洛夫说,备受青睐的游览地有:圣瓦西里大教堂、莫斯科大剧院、高尔基公园、科洛缅斯科娅庄园、普希金博物馆、阿尔巴特街以及古姆百货商场。这样的名胜古迹还有很多。
我必须强调的是国民经济成就展览会,这是俄罗斯首都备受青睐的公共空间之一,在中央区域可以欣赏到众多建筑精品,还有形态各异的公园和别具一格的喷泉。莫斯科的冬季时常寒意逼人,然而在此地漫步却颇为惬意,从市中心出发的所有道路均可通往此地,每条道路都经过细致的装饰,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气息,每一座建筑、每一盏灯饰都别具一格。
对苏联历史有研究的人,不妨去中共代表大会博物馆看看,那里资料很丰富;若想探究苏联航天事业,宇航博物馆、全俄展览中心的宇宙展区、莫斯科郊外的航天城都是不可错过的几个地方。
莫斯科新添了一处观光地,就是莫斯科之阳摩天轮,它已经变成欧洲最大的摩天轮,高度达到140米,差不多是一座45层楼那么高。
冬季的莫斯科节日气氛浓厚
《21世纪》:临近圣诞新年,众多旅行者奔赴莫斯科感受节日气氛,对于他们,你有哪些建议?
科兹洛夫建议出行时备足御寒衣物,他还推荐借助手机翻译应用与当地居民交流,毕竟莫斯科讲中文的人比较少,而懂英语的人却不少。此外,手机导航功能也很实用。他鼓励大家尝试莫斯科的饮食,可以去各式餐馆、咖啡厅或快餐店,品尝那些富有创意的佳肴,味道确实很棒。最后,欢迎各位探访我们众多博物馆,这些地方时常举办精彩纷呈的展览活动。

莫斯科的新年庆典向来场面恢弘,气氛热烈,众多活动常在户外开展,所以我们提醒您务必提前做好安排,挑选心仪的节目参与。您能够借助莫斯科在中国社交平台上的官方账号,比如微信、抖音、微博、小红书等,来掌握活动信息,同时也可以登陆携程的莫斯科专页,获取更全面的资讯。
莫斯科冬季最引人注目的节目当属“冬日莫斯科”庆典,此项为本季核心都市盛事,囊括了数百项精彩环节,涵盖节日市集、溜冰区域、戏剧展演、手工教学、参观导览以及光影表演等。对于喜爱俄罗斯传统冬日娱乐的访客莫斯科旅游,我们备有多种体验。游客既能乘坐雪橇,亦可前往全俄展览中心或高尔基公园等著名场所的溜冰区。莫斯科的节日装饰、圣诞集市和新年活动共同烘托出迷人的气氛。城市还组织了名为“圣诞之旅”的特别活动,参与者能够观赏精彩演出,享用特色小吃,还可以选购各种手工制品。
《21世纪》:你个人在冬天有什么喜欢的活动吗?
科兹洛夫表示他享受和家人一同漫步的时光,冬季他们会参与一些独特的运动项目留学之路,例如他常带孩子前往山间与公园滑冰,尽管气候严寒,他们不会选择宅在家中,毕竟莫斯科的冬季景色十分迷人,并且户外可供选择的娱乐活动众多都市核心地带以外,多数区域都能见到形态各异的冬季庆典场面,包括艺术家的展演,或是冬季竞技项目。莫斯科市旅游委员会的意念在于延长市民的户外活动时长。
今年上半年中国游客数量同比增长2.4倍
《21世纪》:莫斯科正成为中国人热衷的旅游选择。中国是否是莫斯科吸引游客数量最多的国家?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哪些?我们能否预见到未来前往莫斯科的中国游客会持续增加?
科兹洛夫表示,2024年上半年度,来到莫斯科的中国公民达到十九万人次,这一数字较2023年同期激增了二点四倍。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是,中俄之间的团队旅游免签措施在2023年8月1日重新启动。对于2024年进入莫斯科的中国公民而言,百分之八十的人选用了签证方面的便利政策,例如电子护照或是团队旅游的免签待遇。现阶段,莫斯科与中国城市之间每周有九十八个航空班次往返。我们观察到赴莫斯科的中国游客数量不断上升。俄罗斯正着力提升旅游接待水平。未来,中国访客人数有望继续攀升。

我们会竭尽全力向旅行者展现我们的友好和周到。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莫斯科十分安全,并且能够带来非常多的乐趣。我们或许很难弄清楚每一位中国旅行者喜欢莫斯科的具体原因,不过大体而言,我想大概主要是历史、安全以及饮食。当然了,我们需要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旅行者,以便为他们提供更加量身定制的旅游安排,不仅限于团队活动,也包括单独出行。我们当前的核心工作之一是向自助旅行者供应更丰富的资讯和旅游项目,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正与携程网站联手,协助计划前往莫斯科的旅客自行规划旅游路线,并且向他们介绍一些主要的游览地点和优质餐厅。
《21世纪》:中国游客在偏好和需求方面与其他游客有何不同?
科兹洛夫说,来莫斯科旅游的华人游客主要有两种群体,一个是45岁到65岁的团队游客莫斯科旅游,另一个是25岁到45岁的散客群体。华人们特别热衷于逛街购物,所以对古姆百货以及斯托雷什尼科夫购物街等商业街区表现出浓厚兴趣。同时,莫斯科的诸多美景也深深吸引着年轻游客,比如城市里分布着众多漂亮的观景台、别具一格的景点、适合拍照的街头角落和充满情调的休闲娱乐场所。四分之一的中国旅客是因工作出行,其余五十九分之五十九的访客则出于消遣或个人原因前往。促使中国游客选择莫斯科的缘由有,提供新奇感受,简化签证手续,安排得当的观光活动,以及富有魅力的建筑特色。
中国游客渴望在旅程里获取尽可能丰富的信息。他们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时刻处于奔波状态。或许一天之内会探访四五处不同的地点,期间只是简单歇脚,因为他们立志要掌握莫斯科的每个细微之处。我建议你们不妨放慢脚步,适当放松,如此方能更佳地感受莫斯科的独特风情。真心期盼你们在莫斯科能逗留更长的时间。
莫斯科有超过100家餐厅专门提供中国菜
《21世纪》:莫斯科市政府为招徕中国访客采取了哪些措施?
科兹洛夫表示,莫斯科接入了中国人的社交平台,例如抖音、微信、小红书和微博,并且是首个在携程开设官方信息的俄罗斯城市。他提倡莫斯科的旅游从业者借助现代手段,更有效地同中国游客沟通。他预测,当商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游客的意向、风俗及购物习惯后,中国游客会游览更多地方。现在,莫斯科都市的活动计划正在迅速推进。二零二四年,莫斯科初次举行了规模宏大的中华新年庆典。活动时间从二月九日持续到十八日,期间总共举办了三百多项各类节目。
莫斯科竭力为中国游客营造最惬意的休假体验。为方便游客,在莫斯科的机场及主要景点均设有中文标识。莫斯科高度重视美食的丰富性。在此地能够品尝到汇集全球、满足不同偏好的佳肴。现阶段,莫斯科已超过100家餐厅专门供应中国风味菜肴。

为提升莫斯科旅游资源的关注度,四月于成都、重庆及哈尔滨策划了系列推广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六月在北京、广州和上海面向会议及活动行业人士,安排了专题研讨会议。夏季期间,筹备了针对中国公司客户的莫斯科实地考察之旅。近期,西安、深圳和香港也举行了系列宣传推广活动。
《21世纪》:有个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莫斯科谢列蔑契娃机场的指示牌配备有中文,这个细节确实让来自中国的旅客感到十分周到。
科兹洛夫确认了此事,表示团队与机场内的相关政府部门以及机场运营方紧密配合,旨在优化游客从航空器到客运车的流转流程。
《21世纪》:担任莫斯科市旅游委员会主席,你的期望是什么?莫斯科未来将怎样发展?你打算采取哪些措施,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前来?
科兹洛夫提出,需要联合所有合作方,构建一个世界范围的协作集体,这个集体应涵盖俄罗斯其他区域的相关伙伴,同时吸纳金砖国家的合作者。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各方之间的交流往来。他强调,合作各方必须建立互信关系,积极展开协作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发展上获得丰硕成果。
二零二四年六月,莫斯科市行政首长与北京市行政首长缔结了二零二四至二零二六年度的重大协作安排。二零二四至二零二五年时段,被两国元首确定为“中俄文化交流年”。在此协作体系下,将筹办诸多事项,其中涵盖文化层面的交流互动。我们持续不断地寻求优化相关服务与观光设施,务求让到访者于首都期间获得尽可能周全的体悟。我们准备于往后岁月里赓续此番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