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一年读个商科,毕业连面试都没捞到,你跟我说值?
——先别急着指责学校,我给你梳理一下悉尼和墨尔本这两个先行者2023年所做的种种,然后再考虑是否值得倾尽家财。

首先谈谈悉尼,学费直接上涨了8.5个百分点起步网校,商科硕士的收费达到53千澳元,成为全澳大利亚最昂贵的项目。
学校归咎于物价上涨,学生反驳说:图书馆的空调至今未修好,已经排队等候了三个月,等轮到自己时,人事部门却撤销了该职位。
最令人咋舌的是,移民局在七月将数据科学纳入移民项目名单,悉尼大学迅速增设新硕士专业,紧接着又将会计专业的毕业生签证名额削减百分之四十,导致正在攻读会计的学生们当场崩溃——通过移民途径,学校比我们更早得知消息。
墨尔本也不装绅士了。

本科阶段终于增设了生物医学工程和数字营销课程,表面上看似在扩大招生规模,实际上是将教学压力转移到后续阶段:平时成绩的评估占比提升至百分之五十,每两周布置一次小测验,最终考试直接转变为整月的考核。
通过189独立技术移民,希望获得成功?2023年墨尔本大学官网,邀请率从42%跌至28%;商业分析专业情况更不理想,低于15%;分数要求因此变得极高,甚至可以说是异常高。
一句话,墨大毕业证含金量没跌,但澳洲政府不给你门票。
两所学校联合统计:房租每年增加两成三,留学生通常每月花费三千澳币,百分之六十的学生暗中从事双重职业,法律规定的每周工作时间是二十小时吗
那是给移民局看的。

心理咨询服务等候期长达二十一天,悉尼高校于九月被迫增设中文心理援助渠道,由此反映出情绪状态不佳的学生人数众多。
工作六个月后的正式岗位获得比例从五成骤降至四成,信息技术和财务领域遭遇重创,投递的履历如同投入大海的卵石,连确认收到都没有。
我给你算算开销:每年学费要25万,住处花费8万,日常饮食开销5万,再加上保险和机票等零碎支出预留3万,总共至少需要45万,要是想稳妥些,50万比较保险。

别信“30万就能拿下”的老黄历,那是2020年前的童话。
想移民?
不要只盯着悉尼和墨尔本,达尔文校区的IT专业最近增加了州担保名额,只需要达到75分就能申请成功,比189签证少考10分,而且关键在于,那里的房租只有悉尼的一半。
想找工作?
刚入学就找机会,两所学校去年新设,导师那里确实有定向推荐码,比那种“标准履历”管用。

心理承受不住时可以加入中国学联支持小组,统计表明参与其中的学生适应能力会增强百分之四十,难过的时候能获得纸巾安慰。
最终交代一句实在话:去澳洲求学依然有逆转可能,不过从二零二三年开始墨尔本大学官网,挑战等级已提升至极高难度。
资金务必加到最大限度,迁居途径要尽早关注新规,实践与考核同时进行,切莫等到离校时才慌乱。
你手上的五十万元并非教育费用,而是获取资讯的资本,用在哪里以及如何使用,将决定你两年后是获得永久居留权还是面临驱逐文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