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盼出成果,科技奖成动力,2019年度颁奖仪式备受瞩目

加拿大2025-11-03 11:11:59佚名

科研人员从投身科研之日起,不见得一开始就想着获取大奖,然而希望取得成果却是科研人员毫无争议的最大心愿。各国国内科技奖也好,国际性科技大奖也罢,都是催生科技成果的一股动力 。

-----------------------------

2020年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著名核潜艇专家黄旭华,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共同荣获本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且每人奖金为800万元人民币。此前不久,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了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及经济学奖颁奖仪式,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往前再推些时候,科学突破奖于美国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颁发新一届奖项,有一批最顶尖的科学家分享总额高于2000万美元的奖金,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办,其单项奖金是100万美元,该奖是中国大陆首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一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 。

诺贝尔奖陆续公布_国际性科技大奖_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科研依赖人员、经费和奖励三要素

在科研这个极为关键的第一生产力范畴当中呢,不管是其过程也好呀,还是最后的成果也罢,均是要依靠科研人员数量的多少以及有着充足的研究与试验发展、也就是(R&D)那笔经费这两个很重要的要素的。这两个要素从根本上决定了某个国家以及地区的科技创新以及科研成果在数量方面是多还是少、在规模方面是大或者小的情况。我国研发人员总共有的总量处于稳稳占据世界首位的状态,就在2018年的时候呢,将全国研发人员总量按照折合全时工作量来进行计算的话,得出的结果是419万人年;同样是在2018年的时候呀,全国总共投入的R&D经费是19677.9亿元,在世界上处于位居第二的位置。

R&D经费投入强度,也就是R&D经费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用来反映国家科技投入水平的核心指标,中国2018年R&D经费投入强度为2.19%,日本则是3.21%,美国是2.79%,假以时日,中国在这些方面都能够追赶上世界科技强国,然而,科研规模的扩大以及成果的产生,还有一个要素需要留意,那就是科研奖励(奖金)。

国际性科技大奖_诺贝尔奖陆续公布_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科研奖励存在国内与国际的区分,就国内状况而言,自2018年起始,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从500万元/人调整成800万元/人,且全部归获奖人个人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特等奖奖金,从100万元/项调整为150万元/项,一等奖奖金由20万元/项调整为30万元/项,二等奖由10万元/项调整为15万元/项。

国际性科技大奖的两大特征

国家科技奖奖金得以提升,这有利于对我国科研人员的研发热情起到鼓励作用,利于起到促进作用。具有国际声誉的科技大奖有着更为深远作用,有着更为广泛作用。

诺贝尔奖陆续公布_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_国际性科技大奖

国际上,科技大奖作为科研发动机,有个重大特点,那就是凡是在世界上有足够名声的科技大奖,往往都不属于某一单个国家,所以具有国际性和开放性。在世界性科技大奖里,迄今还没有哪一项奖项能比得上诺贝尔奖,原因在于它有100多年历史,并且奖金一向丰厚。尽管这是个综合性大奖,然而因为其中自然科学占了一半,且从一开始就是自然科学居多,公众也习惯性地把它归为科技奖。

今日,世界性科技奖愈发增多,奖金亦不断攀升,其作为科研的发动机出现。当下,全球性科技大奖已达70多个,特别是较新的世界性科技奖,奖金持续走高。如今多个新科技奖的奖金,早已超越了诺贝尔奖奖金。2002年,由香港无线创办人邵逸夫先生设立的邵逸夫奖,每项奖金为100万美元,实现了对诺贝尔奖奖金的超越,还是当时单项奖金最高的世界性科技大奖。此奖项针对全球范围,不管是何种种族,不论其为哪国国籍贝语网校,无论属于何种性别,不管秉持怎样的宗教信仰,均可参与角逐,其中涵盖天文学奖项,包含生命科学与医学类奖项,包括数学科学方面的三大奖项。

首先,明确一种奖项,它是科学突破奖下设立的,奖金为固定的300万美元,它被划分成几种类型,有生命科学奖,每年最多能有四个奖项,还有基础物理奖,每年只有一个奖项,另外还有数学奖,同样每年一个奖项,这种奖项的奖金额度,和诺贝尔奖奖金比较,和邵逸夫奖奖金比较,都遥遥领先,占比很高,超过不少。

诺贝尔奖陆续公布_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_国际性科技大奖

财富也应当回归和回馈于科技

世界性科技大奖奖项数量增多,奖金大幅提高,这意味着财富有了一种荣誉转化,也就是从富人转向科技人员,因为财富的第一来源是科技,所以也应当回归并回馈给科技。把财富回馈给科技与科研人员,这既是顺理成章的,也是天经地义的,更是一种体现荣誉和长远眼光的事情。这其中,前者通过投入的R&D经费来表现,后者则通过对科研人员的奖励来表现。

欧盟委员会有个《2018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它针对全球46个国家及地区的2500家公司,对其在2017至2018年度的研发投入状况做了排名。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前面的五家,首先是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它凭借134.37亿欧元,也就是大概152亿美元的研发经费,处在榜首位置。其次是美国谷歌的母公司,研发经费是133.88亿欧元。然后是德国大众,其研发经费为131.35亿欧元。再就是美国微软,研发经费是122.79亿欧元。最后是中国华为,研发经费为113.34亿欧元。第6位是美国的英特尔,第7位是美国的苹果,第8位是瑞士的罗氏,第9位是美国的强生,第10位是德国的戴姆勒 。

诺贝尔奖陆续公布_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_国际性科技大奖

对从事科研工作相关人员所设置颁布的高额大奖方面,在当下阶段里诺贝尔奖陆续公布,奖金数额处于最高水平的那个被誉为科学突破奖的奖项,它其实也能够体现出财富进行回馈的某种具体路径,该奖项所具备的奖金,是由来源于多个分别处于世界知名地位的企业家共同进行捐助的,这些企业家涵盖了谷歌公司创始人阵营当中的一位名为谢尔盖·布林的人士,还有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互联网投资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司DST创始人尤里·米尔纳,以及腾讯公司联合创始人里称为马化腾这般的人物等等,该奖项重点在于对处在年轻阶段的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予以鼓励,在每一年的时间维度里,会设置数量不超过3个的物理朝着新视野拓展领域所设立颁发的奖项,以及数量同样不超过3个的数学朝着新视野延伸范畴所设置颁布的奖项,这同样也是该奖项与诸如诺贝尔奖等其他一些在国际上具备广泛影响力得到高度认可的大奖之间相互区别的所在之处,而后面那些奖项所奖励的对象大部分是在科研领域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且具备较高声誉的资深科研人员 。

科研人员从投身科研之日起,未必一开始就想着获大奖诺贝尔奖陆续公布,然而希望出成果,无疑是所有科研人员心中最大的心愿,各式各样的奖项,不管是各国国内的科技奖,还是国际性的科技大奖,都是推动孕育产生科技成果的一股动力,也能称作是促进科技发展以及科技成果大量出现的第三方面要素。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