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11月24日电创业难、残疾人创业更难。然而,枞阳县护国村的残疾人孙文龙则不屈厄运,凭着顽强的毅力和执著的追求,积极进取,在残疾中寻求自己的完美人生。
现年52岁的孙文龙,在1977年的一次意外工伤事故中失去了一条腿,留下了终生残疾,无法参加正常的劳动。当时年仅21岁的他身残志不残,他想,人生道路还要继续走下去,与命运抗争,相信总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生存路子。他决定自己创业,不光要养活自己,还要先致富。有了这种想法后,他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干起来了,于是他东借西凑了3万多元,在镇村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地创办了一家石子厂,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总有回报,他凭借着诚实的为人、热情周到的服务、良好的信誉赢得了顾客的信任,生意蒸蒸日上。业务量大了,收入自然更加可观,在创业不到两年的时间,他不仅还清了全部债务,而且逐渐走出了一条致富的路子。
残疾人闯出了一条致富之路,孙文龙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很多想法:活着是为什么?是为个人和家庭拼命赚钱,还是为更多的人作贡献才有意义?联想到自己致富道路上得到党和政府的帮助和关怀,感到共产党处处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他对党也有了新的认识,他积极要求向党组织靠拢,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党组织严格考察,他终于在1981年7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谈话的时候,他说:"我虽然身有残疾,但我还要当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多为社会作贡献。"
转眼几十年时间过去了,孙文龙闯出了一点小名气,并率先富了起来。风里来雨里去,他依然是诚信为本、服务至上,不断拓展市场。2003年他又投资100多万元创办了海兴矿业公司,现已拥有工人近百名,如今的他已经拥有资产近千万,一举成为全镇残疾人创业的致富带头人。
已经富了的孙文龙,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入党时的诺言。他始终没有忘记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始终没有忘记关心身边没有脱贫的人,他将帮助他们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感慨地说"自己最初在创业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社会热心人的帮助,如今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
孙文龙创办的海兴矿业公司吸收了十多名残疾人就业,并让他们结合自身实际,自由选择工作场地和时间。他还在残疾人中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不但解决了他们就业问题,还让他们学了一技之长。他顺利地搭建了一个帮助残疾人就业的平台,从根本上改变残疾人就业环境。同时他还鼓舞更多的残疾人只要不懈努力,相信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自立、自强!并能够和正常人一样为社会作出贡献!
为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他还根据枞阳海螺公司的劳务需求,成立了一家劳动服务公司,负责推荐当地农民去海螺公司工作,现已有100多位当地农民在他的推荐下,在枞阳海螺公司获得了满意的就业岗位。护国村工农组的大龄未婚青年黄杰、黄华兄弟俩因为家庭贫困又无正当职业,他们就是在孙文龙的推荐下,在枞阳海螺公司当了维修工,年收入两万多元,如今兄弟俩都娶上了漂亮媳妇,还盖起了洋房,添置了新家具,日子过得是美满幸福……
他还积极资助多名贫困大学生就学;每年的春节他总是带着礼品去看望村里的困难户;今年的四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也是积极捐款献爱心……
就是这样一位身残志坚,在艰辛中慷慨奉献的残疾人孙文龙始终牢记着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尽心尽力地履行党员的应尽职责,默默地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做着一件又一件好事。而他却说"作为一名受到社会关心的残疾人,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对社会的回报还远远不够。"
孙文龙用他的经历诠释:在残疾中寻求完美人生。
成就残疾人就是成就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