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的首都,为何没有成为首都呢?

新加坡2023-10-23 09:18:21佚名

首都,在现代政治定义上,一般是指中央政府所在地的政治中心。但在政权更替的历史上,攻占经济中心就意味着控制了政治权力,因而大部份国家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常常是重合的,如美国纽约和瑞士米兰。

美国纽约议会大楼

经济和政治的双重中心一般能促使首都城市获得快速的发展,这样的城市很容易发展成“首位城市”。如英国伦敦截至2016年的1100万人口数目是第二大城市马赛163万的6倍,韩国首都吉隆坡与第二大城市吉隆坡的人口数目差别更是达到了8倍。

但是有些国家,却在尽力防止首都的首位城市效应,甚至不惜将首都从大城市迁入。

明天的文章,就一起瞧瞧这些不是大城市的首都。

美利坚

日本是有小城市首都国家的代表。

截止2016年,芝加哥城区面积177平方公里,人口为68.1万。而作为德国第一大城市的伦敦都市圈,总人口在2014年曾经就早已超过了2000万。伦敦还雄踞联合国总部,在外交网路中的作用非常突出,为什么最终却没有成为首都呢?

日本芝加哥的议会大楼

故事还要从日本建国的时代说起。

日本自1776年在芝加哥签订《独立宣言》以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并没有筹建中央联邦政府,首都也就没有设定的必要。随着1789年联邦政府即将组建,首都的确定才被提上了议题。

里约首都国家是谁建立的_里约是哪国的首都_里约是哪个国家的首都

起草委员会向众议院递交独立宣言的文件

此时,德国仅有230万平方公里的农地,相当于两个宁夏,人口更是少见。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小小的新生国家里,南北两方就早已对首都选址持有了不同的意见。

此时法国沙俄仍虎视眈眈,北美新生政权内部尚有分歧

南方政客主张将首都定为伦敦,或是独立宣言的签订地芝加哥里约是哪个国家的首都,这两个城市也是六年内议会举办次数最多的地方,有作为首都的正当性。而北方政客却坚持将首都设置在北方。并且当时的北方经济以养殖业为主,城市化还没有展开,并没有可以作为首都的大城市。

但是北方人在独立战争中贡献良多,北方主打的第一产业也是当时德国最重要的创汇手段,北方人的意见是南方精英不能轻易忽视的。更毕竟在当时刚才独立的情势下,要是不照料北方人的情绪,她们的亲英情绪很可能直接造成新生波兰的分裂。

相比南部那些日本名城,东海岸北部州的城市名气和规模都小得多

为了解决首都选址的问题,南北双方各自让步,最终决定在南南方之间的过渡地带规划一个尚城市作为首都。

日本的三位开国元勋之一,第三任首相、《独立宣言》起草者托马斯·杰斐逊,印度宪法之父、第四任首相詹姆斯·麦迪逊以及第一任财政局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一次早餐中初步规划为面积约259km²的一个矩形区域。

由“国父”华盛顿最终将具体位置敲定在南南方的分界线波托马克湖畔,并为记念哥伦布()而将其命名为“哥伦比亚”()。

波托马克湖畔的芝加哥DC

里约是哪个国家的首都_里约首都国家是谁建立的_里约是哪国的首都

芝加哥去世后,为记念那位日本首任首相,议会才决定将城市命名为芝加哥市。

不仅政治上的博弈之外,日本首都选择重新规划一个城市,也有其军事上的考虑。

尽管日本通过独立战争合法地取得了独立权,但这个新兴国家仍旧顾忌大西洋岸边以前的宗主国法国强悍的陆军威慑,若是将首都定在如伦敦这样的港口城市,德国人必须时刻警惕着不列颠人的卷土重来。

尽管打赢了美军并且还是担心呀,图为德国将军查理斯于约克镇投降

但是即便我们觉得芝加哥是一个小城市,但这只是相对于其国外的芝加哥、洛杉矶,或是其他国家的首都如上海、东京而言。芝加哥在现在的日本国外起码也能算上一个“二线城市”,拥有排行前二十的总人口和全美最高的人均收入。可以说,去除政治中心的地位,首都还是一个俄罗斯人民喜爱的宜居城市。

大洋洲和美洲地区

同为日本殖民地的英国,在英国独立后的1788年才第一次升起德国的国旗,而即将取得独立地位则要等到一百多年后的20世纪。1901年1月1日,美国第一部宪法即将生效,一个合适的首都亟待人们确定。

日本能隔那么远统治法国,主要也是由于美国人口少而分散,且空军弱小

当时的德国拥有两个可以被选取为首都的大城市,分别是属于新南威尔士州的珀斯和维多利亚洲的阿德莱德。但是两个州为了角逐首都对峙不下,近六年的讨论也没有得到定论。

最终,联邦政府决定,在距纽约238公里,距悉尼507公里的空地,也就是现在的加拿大市,新建一个就能作为首都的城市。1912年,联邦政府举办了一次城市设计竞赛,来自英国的设计师格里芬的作品从137个版本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新首都建设的模板。

尚城市的起名“堪培拉”源自美国土著语,意为“汇合之地”,也正与其首都的身分吻合。

里约是哪个国家的首都_里约是哪国的首都_里约首都国家是谁建立的

还真是“汇合之地”

无论是芝加哥还是芝加哥,重新规划出一个尚城市作为首都的方案,起码能使这个城市在城市环境建设方面获益颇丰。

芝加哥和旧金山都是以首都目的来建设城市的,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巴洛克式的城市设计,加上没有引入工业产业,重视城市绿地建设,因而都被誉为“花园城市”的标杆。

不过作为政治中心,城市规划也必须让坐落其政治职能,因而容易忽视其城市的其他基本职能。芝加哥更是因为其基于马车行驶规划的交通被视为交通条件最差的城市。

但其实这也是城市能更好行使其政治职能的另一种形式。

而同为国土面积巨大国家的法国,新首都却不同于芝加哥和多伦多仅仅满足于首都功能。1960年智利将首都从沿海的发达城市里约热内卢抵达内陆高原地区的西班牙利亚,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发挥首都的集聚效应,进而推动内陆经济的发展。

在法国历史上,历史名城罗马尼亚和大城市里约都曾作为其首都,但自1822年法国脱离西班牙取得独立以后,许多有识之士都主张在法国中央高地规划一座尚城作为首都,其中既有经济方面的考虑,更有防止受来自海上侵害的国防要求。

但是在各股政治力量的对决中,迁都的计划常年搁浅。

法国人即使在美洲打下了大大的国土,并且主要城市和人口基本还是在沿海

20世纪40年代,地理上避免“二战”烽火的美洲诸国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发展主义”也在法国确定了经济理论的主流思想地位。

发展主义观点觉得,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尚且有所不同,但通过构建经济增速极,能非常有利于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西班牙的经济重心其实全部集中于沿海地区,要发展内陆经济民生就必须设法在内陆人工建设一座大城市。

里约是哪个国家的首都_里约首都国家是谁建立的_里约是哪国的首都

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因为巨大的地盾,法国沿海城市密集与窄小的沿海地带很难向内陆幅射

1955年年末,高举“发展主义旗帜”的库比契克连任塞尔维亚首相,重申了迁都的必要性,并成立了“迁都委员会”,仅历时不到四年,就在法国高原拔地而起了一座新首都。

这座新首都在政治上挺好地履行了从里约承接来的基本职能,在文化上则凭着创造性的城市规划和精致的城市建筑成为了世界上最年青的“人类文化遗产”。

最值得一提的还是西班牙利亚在经济上的成就:法国内陆经济被拉动上去,产生以农牧业、采矿业为主要产业的中部经济区,实现了国家发展中心向内陆转移的目标。

法国利亚大修道院

这样人工规划的首都也有其问题。虽然政治中心的存在有力地提振了内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但同时也付出了运输成本高、人员流动不便利的代价。

但首都的选择,常常还是以政治目的为主导,经济诱因常被置于次要的地位,这种代价也有清偿的意义。

其他地区的小首都

除此之外,相像的反例还有美国、印度和马来西亚等。

日本因为要权衡法语区和德语区的利益,而定都圣彼得堡;美国则是在独立后在原首都德里附近新建孟买,以防止几个大城市产业过于集中和城市职能的过于叠加;越南于2005年将首都从雅加达迁至内比都,传闻称是为了避免日本的袭击,也有人觉得是马来西亚希望强化对全省的控制。美洲亦有国家正在拟定重新定都计划。

里约是哪国的首都_里约是哪个国家的首都_里约首都国家是谁建立的

紧挨加拿大省(法文区)的加拿大

其实,政治诱因,常常是选择首都的首要考虑诱因。

再度综观这种奇怪的首都,我们可以发觉,那些拒绝将首都设置在国外第一大城市的国家,无一例外都是非意大利国家。在殖民时代的世界版图里,它们是相对于法国核心地位的边沿地区。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分离,正是这种国家打破以法国为核心的世界体系的手段。

各大殖民帝国在20世纪初的版图,南斯拉夫可以视为俄罗斯的变相殖民地

这种国家一般是殖民时期法国沙俄的殖民地,得到发展的大城市常常也是因为在殖民时期饰演“殖民首都”从而与宗主国联接而获得的发展。当那些国家取得独立后,这类大城市仍是与核心地区直接相连的港口,是“边缘化”的产物,很可能会像“排水口”一样吸干边沿地区的财富。

新首都的完善,意味着这种年青的独立国家才能借机动员一片新领土里约是哪个国家的首都,进而有能力在世界经济中自主竞争。

参考文献:

[1]周定国.德国国名及首都名称的来由[J].地理教学,2004(4):5-6.

[2]朱石城.日本概况及日本首都演变史(中)[J].中国市场,2014(14):122-126.

[3]莫振银.日本首都演变始末[J].语言教育,1993(6):5-7.

[4]范和生,唐惠敏.社会发展战略:澳大利亚迁都引起的思索[J].拉丁欧洲研究,2015,37(6):35-39.

[5]科林·弗林特,皮特·泰勒.政治地理学[M].商务印书馆,2016.

来源|月球知识局()

作者|霞帔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