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全球数千高校迎申请季 中国留学热背后经济链惊人

留学资讯2025-07-17 10:07:54佚名

中新网11月26日发布消息,指出11月份,世界各地的高校将逐步启动2013年秋季学期的招生申请工作。一场新的生源竞争战即将拉开帷幕,中国各地纷纷举办各式各样的教育展览、招生推介会以及海外知名大学的面试活动,接连不断。

根据我国教育部的数据,2010至2011学年,我国出国留学的总人数达到了33.97万。在这其中,自费留学的学生有31.48万。近期有报道指出,按照美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来计算,一名中国留学生几乎能够支撑起一个美国人的生活。留学热潮背后,隐藏着一条价值数百亿人民币的经济链条,众多学校、机构甚至国家,在利益的驱使下,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留学生的这一宝贵资源。

留学生在美年消费=美国人均年收入

近期,在北京举办的2012中国国际教育展览会吸引了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500所高等教育机构参展。除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新西兰等传统留学目的地外,瑞典、丹麦、爱尔兰、爱沙尼亚等国家也纷纷加入到了向中国学生招生的行列中。

本届教育展览规模宏大,据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宗瓦副秘书长透露,当天现场咨询的人数高达1.5万。参展高校纷纷租用大型展台、张贴巨型海报、赠送礼品,竭力吸引学生前来咨询。甚至有家长戏称:“若想见识海外留学顾问的推销技巧,留学教育展是最佳去处!”而前来参观的美国外籍教师则表示:“中国留学生无疑是座金山,任何学校都不会放过这个赚取利润的良机。”

中国留学市场分析_美国大学网_2013年秋季入学申请

《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1》揭示,2000年我国的出国留学人数仅为3.90万人,而到了2011年,这一数字增长了约8倍。《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进一步透露,2009年,我国留学生在美国的消费金额达到了245亿元人民币。同年美国大学网,《门户开放报告》也显示,在2010至2011学年,外国留学生的到来为美国带来了210亿美元的收益。2011年,在美国注册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占据了国际留学生总数的约22%,这一比例意味着中国学生在当年为美国经济贡献了近50亿美元的消费额。

美国学校的招生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盈利行为。即便是在美国中部地区,留学生的年度开销也高达四万美元,而在两岸地区,生活费用更是高昂,有些专业的学费甚至翻了一倍。方舟留学的刘昕老师这样说道。根据联合国开发总署发布的《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美国的人均年收入为4.3017万美元。换言之,一名中国学生在美求学一年所需的费用,几乎与该国普通居民一年的平均收入持平。

近些年,众多国家的本科录取比例显著上升,众多学子同时获得多所海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为了在众多院校中独树一帜,众多海外高校纷纷在中国举办教育展览、组织面试活动、设立代表机构、搭建官方网站以及开通官方微博,并且不少学校向部分或全部录取学生提供了减免学费的奖学金。这奖学金宛如商场中的优惠折扣,虽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却既能满足中国家长“自家孩子获得奖学金”的虚荣心理,又能为学校赚取留学费用的主要部分。

在金吉列举办的第38届招生面试会上,英国国立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的代表谢静进行了介绍。她每年都会参与众多规模不等的教育展览和面试活动。目前,学校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而她所在的学校地理位置并不优越。因此,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直接与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以便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情况。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代表王辉表示,该校先前未曾参与此类活动。然而,近年来,前往俄罗斯留学的中国学生数量持续增长。为了吸引更多杰出学子,学校特地设立了驻中国办事处,并每年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在中国开展各类宣传活动。

2013年秋季入学申请_美国大学网_中国留学市场分析

留学日趋简单 美国院校简化录入程序

十年前,在我国,国际教育展尚属罕见,学生们参观教育展大多只是凑个热闹,而要实现出国留学的梦想,至少需要1至2年的充分准备。然而,时至今日,出国留学已变得相对容易。“年满16周岁,缴纳17642美元学费”,这是美国艾德蒙社区学院展台前海报上显眼的文字。该校校方代表郭泰特露丝向学生家长透露,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他们就可以就读该校。这位学生家长不禁发出感慨:“录取过程毫无阻碍,签证办理也有保障,学校简直可以明目张胆地打出‘只需携带行李即可入学’的广告了!”

杨爽,一位27岁的海归留学顾问,回忆起十年前她以学生身份首次参加教育展的经历,那时她觉得去美国求学非常困难,经过咨询后便放弃了这个念头。而现在,对于中国的学生和家长而言,百所海外高校参展、美国名校现场面试这样的宣传手段已经司空见惯,真正吸引他们的,是更为简便快捷的入学和升学流程,以及更加安全舒适的就读环境。

我向前来咨询的中国家长们明确表示,即便孩子来到我的这里,我也无法确保他们能成功转入哈佛或耶鲁等顶尖学府,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定能进入美国的高校。至于他们最适合哪所大学,我们设有专门的办公室,将免费为他们提供申请服务。郭泰特露丝语气坚定地说道。

吴佳妮,一位来自北京的职场人士,感慨道,在她周围,海归人才随处可见。即便是她这样仅留学一年便归国的人,都觉得自己不好意思自称海归,因为那些本科就出国留学的人,他们的西方文化素养远超于她。

中国留学市场分析_美国大学网_2013年秋季入学申请

根据美国国土安全局提供的数据,在2005年至2011年期间,赴美就读高中的中国学生数量由65名激增至6725名,增幅高达100倍。

美国高中普遍对学生人数有所控制,且低年级阶段的空位较多,因此留学顾问常常向家长推荐,在孩子高一或高二,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将他们送往国外就读。北京家长梁丽透露,她计划明年将即将完成初中学业的儿子送往美国的高中学习。“学校代表曾告诉我,包括学费、生活费在内的各项费用,三年累计大约需要一百万人民币。”梁丽这样说道。梁丽期望她的儿子能在美国完成本科学业,然而这要求她额外筹集高达100万元。

咨询费标准不一 留学中介各自为政

2012年的中国教育展览会并未邀请留学中介机构参与,这些中介机构只能在外围等待机遇。当北京国际教育展览会正式开幕之际,位于展览举办地北京地铁国贸站出口处,众多留学中介机构雇佣的百余名工作人员纷纷向路过的行人分发各类宣传资料和赠品。

全彩传单的单价是五角,而一本涵盖两百多页的留学手册则需花费十三元。每一份派发的资料都代表着金钱的流失,我们同样感到不舍,然而,鉴于留学中介的竞争激烈,不参与其中是不行的,否则学生就会被他人抢先一步,而一旦参与,若不赠送礼品或发放传单,人们也很难将我们铭记于心。一位留学中介市场部的负责人如此说道。

中国留学市场分析_2013年秋季入学申请_美国大学网

目前我国共有448家合规的留学中介机构。任静,一位拥有近十年留学咨询经验的专家,指出实际情况是,提供留学中介服务的机构数量远超此数。她解释道网校头条,一些公司并未持有合法的中介营业执照,仅凭租赁的办公室便可开业,而有些公司甚至没有实体店面,仅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留学咨询服务。

留学咨询机构的收费标准不固定,服务项目亦缺乏具体规范。任静指出:“目前各中介机构多自行其是,费用多少全凭他们自行决定。”部分中介机构提供的VIP留学申请服务价格高达十万元,而另一些则通过网络平台索要600元。“留学市场利润丰厚、门槛低,只要掌握英语、拥有一台电脑,即便是没有相关经验的人也能成为咨询顾问。”她表示,尽管业内有技艺高超的人士,但在申请结果揭晓之前,学生们通常难以辨识留学顾问的真实能力。

留学中介行业被形容为利润丰厚的领域或许有些言过其实,然而,观察各家公司市场部门在宣传上的年度投入,便能直观地感受到其盈利水平之高。尽管如此,这些中介机构的市场部门普遍表示,他们无法对外透露各自年度的宣传费用。不愿透露姓名的市场部主管透露,某些中介机构为争夺生源,采取了多种手段,如赠送出境游、提供礼品,甚至申请新顶级名校时赠送汽车等。这样的做法在一家中等规模的中介机构中,一年花费上百万并不罕见,而在一些大型公司,这一数字甚至高达上千万。

留学向大众普及 毕业后就业优势渐失

麦可思·中国发布的《2009-2011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2011届本科毕业生中,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中,高达85%的人依赖父母和家人提供经济支持。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这一比例在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的群体中可能还会更高。海外院校与国内留学机构所收取的,均为学生家长们的资金,那么家长们究竟为何愿意将如此大笔资金投入子女的海外留学之中呢?

美国大学网_2013年秋季入学申请_中国留学市场分析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在2009年下半年返回国内的留学生中,出身于普通工薪家庭的占比仅为2%。然而,到了2010年,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中美国大学网,这一比例已上升至大约34%。那些人均年收入约为2.4万元的中国工薪阶层家长们普遍认为,尽管花费数十万元送子女出国,但这样的投资能换来一个相对理想的未来。

北京的一位家长冯玉林表示,他和爱人的月收入合计不过一万多元。尽管如今人们普遍认为海归的价值不再像以前那样高,他仍旧决定将女儿送往美国深造。身为父亲,他既非官员也非贵族,在就业方面无法给予女儿任何帮助。若不让她出国留学,他觉得自己对孩子有所亏欠。因此,他坚信留学能够为女儿带来更美好的未来,别无他法。

留学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然而,众多中国学子在海外一流学府的竞争中遭遇挑战,无法顺利入学。毕业后,他们在求职市场上缺乏显著优势,这一现象已逐渐成为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

启德国际教育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12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归国人才在首次就业的年度中,其起始年薪未达到四万元;而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才,其起始年薪亦未超过六万元。

英国国立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的代表谢静表示,众多该校归国学子心态已趋于平和,他们愿意面对初入职场薪资偏低的事实,“他们坚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种状况将得到改善,留学背景无疑将助力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鑫音)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