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软科发布2024排名,浙江大学登顶内地第一

留学资讯2025-07-29 17:47:29佚名

11月11日,高等教育评价领域的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对外公布了2024年度的全球一流学科排名。根据排名结果,浙江大学以54个学科入选的优异成绩,位居中国内地高校之首,同时也成为全球拥有最多上榜学科的学府。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在旅游休闲管理领域表现突出,稳居国内第二,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二十九。这一成就彰显了浙大管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系的学科实力、人才培养水平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持续增强。

浙江大学旅游管理学科排名_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2024_旅游管理专业排名

截图©2024“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关于排名

今年全球范围内有超过3000所大学参与了排名,而这一排名体系在此次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扩展与改进。

作为国际上首屈一指的高等教育评估权威机构,软科每年推出的“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该排名始终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浙江大学旅游管理学科排名_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2024_旅游管理专业排名

据消息透露,今年的排名涵盖了55个不同的学科领域,涉及的大学数量达到全球3000多所,最终有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共计1900多所高等院校出现在各个学科的排行榜之中。

在评价标准上,2024年度的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榜单,基于五个核心模块和九项具有国际对比性的学术评价指标,全面评估了全球各大学在众多学科领域的学术实力与竞争力。

特别要指出的是,软科在本年度对排名体系进行了重大扩展与改进,新增了“世界一流教师”这一崭新的评价要素,该要素与“世界一流成果”评价模块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的核心评价体系。

关于学科

四十余载,浙江大学旅游管理领域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为国家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作出了持续不懈的贡献。

旅游管理专业排名_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2024_浙江大学旅游管理学科排名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于1980年创立了旅游管理学科旅游管理专业排名旅游管理专业排名,该学科是我国首个开设的旅游本科专业,并且得到了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前身为国家旅游局)的首批资金支持和重点发展。

1980年教育部关于杭州大学设置旅游经济专业的批文

自1984年起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认可,成为我国首批设立旅游经济硕士教育的单位,2003年取得旅游管理学科的博士培养资格,2005年启动了旅游管理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招收工作,同时也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前身为国家旅游局)认定的首批全国星级饭店总经理岗位培训基地,在业界享有“中国旅游饭店总经理黄埔军校”的美誉。

2010年,我国首次赋予旅游管理学科硕士学位(MTA)的授予权;同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前身为国家旅游局)与浙江大学达成全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旅游管理专业,并荣获国家旅游局颁发的全国旅游人才培训基地称号;2013年,双方携手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联合推出经教育部批准的国内首个酒店与旅游业管理博士学位(DHTM)项目。2016年7月,更名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系。

浙江大学旅游管理学科排名_旅游管理专业排名_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2024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中的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学院的优势学科,长期稳居国内外各大权威排行榜前列,这一成就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系坚持不懈地追求卓越、致力于打造顶尖学科以及增强全球学术研究影响力紧密相连。

2020年9月28日,对“2022年亚运会住宿服务规划”这一课题项目进行了正式的验收。

为打造世界级学科水准,助力国家文化旅游业、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系在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一流学科建设、产学研深度融合与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深耕细作,不断创新。该系不仅培育了众多推动我国旅游经济和学科进步的政治家、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和科研专家,而且不断为旅游学科的发展以及我国文化旅游业的提质增效作出积极贡献。凭借其强大的学科实力和广泛的影响力,该系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和“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等国内外权威排名中屡次名列前茅。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2024_浙江大学旅游管理学科排名_旅游管理专业排名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系部分老师合影

浙大管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系正致力于探索跨学科融合的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新方向,在科研领域不断加大投入,发表了数百篇论文于《管理世界》、《社会学研究》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出版了数十部学术专著,并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部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在内的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纵向研究项目。

面向未来,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系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不断深化学科间的融合,专注于“数字化生活新服务”领域,开拓旅游管理学科的新发展领域,并持续增强该学科在全球学术界和社会层面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力。

我们将持续汇聚力量,通过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优秀师资队伍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以及开展国际合作等多种途径,全方位促进我国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实现,为我国现代化进程和旅游强国的建设作出显著贡献。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