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数据戳穿美国算盘
观察一组统计数据,我们发现:在2024年,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额在其总出口中所占比重达到了36.9%,而进口占比则为25.8%;相较之下,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占比仅为4.6%,进口占比为11.8%。
澳大利亚的每一笔收入中,大约有四成源自我国,而来自美国的收入则不足半成。更令人瞩目的事实是,我国购买了澳大利亚37%的羊肉、25%的铁矿石,甚至连苹果也刚刚获得对华出口的批准。
澳贸易部长法雷尔面对美国试图通过联合对抗中国的压力,果断亮出底牌:“我国与中国的贸易额是同美国的十倍之多,究竟谁更为关键,还需各人自行权衡。”
澳大利亚的“叛逆”操作
2025年5月的大选成为关键节点。澳大利亚工党的领导人阿尔巴尼斯顺利实现了连任。选举结果揭晓的同一天,中国迅速发出了祝贺的电报——这种迅速回应的外交行为,在世界上极为少见。
美国面临更为尴尬的局面,因为特朗普政府刚刚宣布对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实施10%的关税(对中国则高达125%的税率),而澳大利亚方面却毫不犹豫地采取了强硬的对抗态度。
拒绝参与美国主导的“对华贸易围剿”
法雷尔公开喊话:“我们不会为了协议而妥协”
澳大利亚农业部长亲自带货中国蓝莓市场
美国施压的戏码早就有迹可循:
2025年2月,美国出人意料地对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实施了关税政策,这一举措致使澳大利亚牛肉出口商遭受了高达数亿澳元的巨额损失。
澳大利亚煤炭在中国市场单价暴跌40%,美煤趁机涨价20%
但澳方用行动证明:跟着美国搞对抗,钱包先受不了。
葡萄酒行业提供了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在2020年,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额锐减了98%,然而到了2024年,工党政府主动重启了贸易往来,使得对华出口额激增了320%,这一变化直接促使南澳产区新增了2000个就业岗位。
中美博弈下的生存智慧
澳大利亚的“骑墙术”玩得明明白白:
美国是保障安全的基石:我国将积极投身于AUKUS核潜艇项目,并将国防预算提升至占GDP的2.4%。
中国经济依赖度高:在2024年,我国进口的铁矿石总额达到了1360亿澳元,这一数字占据了全球铁矿石市场份额的63%。
外交策略讲究平衡:我国坚决不站在中美两国任何一方美国 澳大利亚,甚至明确表示不会因美国而舍弃我国的市场。
这种策略正在产生连锁反应:
澳洲铁矿巨头必和必拓在华营收增长28%
悉尼大学的中国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有高达76%的澳大利亚企业将中国市场视为“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
背后的全球变局信号
这场中澳博弈折射出三大趋势:
资源型国家开始觉醒,智利铜矿和巴西的大豆出口商纷纷效仿澳大利亚,他们均提出要求,希望获得“对华贸易的特殊待遇”。
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有所减弱,2024年,美洲各国对中国的出口总额首次超过了它们对美国出口的总额。
我国在市场话语权方面表现显著:我国已连续六个月减少对美国国债的持有量,同时美国 澳大利亚贝语网校,对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的股份进行增持。
现实利益压倒意识形态
看看澳洲超市的变化就知道风向:
澳大利亚本土牛肉的售价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从中国进口的猪肉价格却下降了12个百分点。
悉尼港口对华集装箱吞吐量占比达37%,超过美国、日本总和
中国游客在澳消费额比美国游客高4.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