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高等教育领域的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对外公布了“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该排名涵盖了787个专业,这些专业隶属于93个专业类以及12个专业门类。值得注意的是,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是目前为止国内覆盖专业数量最广、参评专业规模最大的本科专业排名。
软科对中国的大学专业进行排名时,选取了开设学校数达到或超过4所的专业,总共有598个。这些专业所发布的排名涵盖了位于前50%的高校,涉及1076所高校的30772个专业点。排名数据显示,北京大学以100个A+专业成绩显著,位居榜首;清华大学紧随其后,拥有61个A+专业,排名全国第二;而哈尔滨工业大学则以58个A+专业的成绩,位列全国第三。
在我国众多本科专业中,存在一些开设院校数量较少,却满足特定社会需求的专业,诸如瑞典语、荷兰语、挪威语等小语种专业,以及蒙医学、维医学、壮医学等民族医学专业。我们将那些开设院校不足四所的专业归类为“特色专业”。为了使读者能够掌握这些专业的具体信息及其所属院校,2023年软科发布的我国大学专业排名中,特意列出了特色专业的开设院校清单,但并未对它们进行排名统计。这些特色专业总计189个,分布在这172所高校的316个专业点上。
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构建了一个具有创新性的专业竞争力评估体系,该体系通过评估学校、学科以及专业三个不同层面,综合评定各专业的整体实力。该评价体系涵盖了学校基础条件、学科支持力度、专业生源质量、专业就业情况以及专业自身条件等五大类指标,并细分为25项具体的测量标准。“学校条件”主要评估大学的资金来源、教师队伍的规模与构成、教授的授课情况等学校整体的教育资源,其结果将应用于该校开设的所有专业;“学科支撑”关注相关专业学科的发展水平与实力,对与之紧密相关的专业起到支撑作用;“专业生源”是指该专业录取新生的入学考试成绩,这反映了该专业的社会声望以及对学生吸引力的强弱;“专业就业”则展示了该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中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专业条件”涉及本专业的优秀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课程、精选教材、教学成就、教学改革项目、教学平台和基地等教育资源,以及该专业所获得的各类认证和重点建设项目。
为了更全面地展现我国大学本科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本年度软科对排名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与扩充。为了强调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核心使命,我们在专业评估的范畴内增设了思政教育这一评价标准,并采纳了国家级和省级的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作为衡量依据;同时,为了强调培养人才的核心作用,我们增设了教学改革这一评价维度,并纳入了“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及“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作为评估标准;除此之外,我们还增加了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以及省级教学成果奖等多个评价指标。与2022年相比,评价变量的数量增加了67个,评价所需的数据总量也增长了数十万条。
“双一流”高校A+专业优势明显贝语网校,单科性大学专业精度表现突出
不同专业的学校数量存在显著差异,故而各专业的热度与竞争激烈程度亦不尽相同。软科发布的我国大学专业排名不仅揭示了各大学在各个专业领域的具体排名情况,而且还提供了详尽的专业评级资料。
以全国排名位居前2%或前两名作为评定A+专业的标准,得益于该校卓越的综合实力,"双一流"大学在A+专业数量上占据了明显的领导地位,而全国130所"双一流"大学所拥有的A+专业数量,占到了全国A+专业总数的大于80%。北京大学在A+专业数量上以100个的绝对优势高居榜首,而清华大学凭借61个A+专业紧随其后,位居全国第二,哈尔滨工业大学则以58个A+专业的成绩稳居全国第三。在全国A+专业排名前十的高校中,复旦大学拥有46个A+专业,紧随其后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同样有46个A+专业。浙江大学以43个A+专业位列第三,上海交通大学则有42个A+专业。南京大学有35个A+专业,排名第六,同济大学以33个A+专业位居第七。北京外国语大学则拥有28个A+专业,位列第八。
在非“双一流”大学行列中,单科性大学A+专业表现同样出色,其中北京电影学院以11个A+专业数位居前三,紧随其后的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广州美术学院,分别有10个和8个A+专业,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同样有8个A+专业。而东北财经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则各有7个A+专业,并列第五名。南京艺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浙江警察学院以及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它们的A+级别专业数量均不少于五个。这些院校,尤其是以艺术、语言、财经、医药、政法等学科为特色的单科性大学,其专业优势十分突出,为国家及社会输送了众多各领域专业人才。
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不仅涵盖数量大学专业排行榜,还涉及质量层面,其中A+专业的数量能够体现学校在高级别专业领域的实力,然而,A+专业的总量是有限的,并且受到学校规模的制约;而A+专业的精度,即本校A+专业数占本校参评专业总数的比例,则是衡量不同规模高校专业整体建设质量的关键指标。
单科性大学A+专业精度
在2023年的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榜上,单科性大学A+级别的专业精度表现尤为显著,其中排名靠前的依次为:中央音乐学院以满分100%位列第一,北京协和医学院同样以满分100%紧随其后,中国音乐学院以80.0%的精度位居第三,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和北京舞蹈学院均以66.7%的精度并列第四,浙江警察学院以62.5%的精度排在第六,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则以60.0%的精度位于第七。北京协和医学院以及中央音乐学院的A+级别专业在精度上实现了百分之百,这一成绩充分展示了这两所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的卓越水平。
在众多综合性大学中,北京大学以80.6%的A+专业精度高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清华大学,其A+专业精度为80.3%,位居第二。紧随这两所大学之后,位列综合性大学A+专业精度前十的依次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1.5%)、复旦大学(58.2%)、中国人民大学(57.5%)、上海交通大学(56.0%)、哈尔滨工业大学(52.3%)、浙江大学(43.4%)、同济大学(39.8%)以及南京大学(38.9%)。
综合性大学A+专业精度图表
13所高校上榜专业数过百,吉林大学摘得桂冠
依据专业排名数量来看,吉林大学共拥有133个专业入选榜单,位居国内各高校之首;而北京大学与贵州大学均以124个上榜专业数量,共同占据了全国第二的位置。武汉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郑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上榜专业数量均超过100个,其中武汉大学有117个,苏州大学和扬州大学各有116个,郑州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均为115个。四川大学有106个,华中科技大学有103个,厦门大学和西南大学各有102个,重庆大学则有101个。
在非“双一流”高校行列中,扬州大学以115个专业入选榜单,成绩斐然,位居第一;昆明理工大学紧随其后,有96个专业上榜,排名第二;而南京工业大学与南通大学并列第三,各自拥有94个上榜专业。一些非“双一流”高校,其上榜专业数量超过80个,例如长江大学有90个,江苏大学有86个,河南科技大学有85个,重庆工商大学有83个,济南大学也有83个,广东工业大学有81个大学专业排行榜,上海师范大学同样有81个,西华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也均拥有81个上榜专业。
北上顶尖专业占优,江苏上榜总数最多
在我国各个省级行政区中,北京在A+和A级专业数量上占有显著领先地位,其顶尖专业的实力尤为突出。上海A+专业排名全国第二,显示出其顶尖专业的数量优势。江苏的专业上榜数量高居全国之首,整体专业实力十分强大。山东、湖北、广东的专业上榜数量均位于全国前五,紧随江苏和北京之后,且这三个省份的上榜专业数量都超过了1600个。全国前十的省市中,除了四川、浙江、辽宁、陕西、湖南等地区之外,还有其他上榜的专业数量也位居前列。
地区上榜专业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