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贝语网校,二战和苏联解体都位列前茅,其影响深远。二战确立了战后国际政治格局,而九十年代苏联的崩塌同样令人震撼,这个曾与美国并驾齐驱的强国,为何会迅速瓦解?
关于苏联解体的缘由,众多研究人士都进行过深入剖析,并且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然而有一个共同确认的点是,这个一度疆域辽阔的强国,最终消逝了,被载入史册,那些原本组成苏联的十五个加盟国,在苏联终结之后也各自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例如波罗的海沿岸的三个国家,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在苏联时代就早已对自身成员国地位心存不满,所以苏联一解体就立刻脱离,毫无犹豫。哈萨克斯坦却舍不得离开,但在形势所迫下,也只能另寻出路。这次分离,好比家人反目,顷刻间这个大家庭就四散了。
俄罗斯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者,长久以来被视为苏联模式的继承国。但自从叶利钦当选首任总统开始,俄罗斯在摆脱苏联影响的道路上不断前进。该国在构建本国社会制度时,彻底摒弃了苏联旧体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私有化问题。
在叶利钦执政期间,由于社会私有化不断深入,加之“休克疗法”等错误经济措施的推行,促使俄罗斯国内的经济巨头迅速崛起,他们把持了该国关键资源,倘若没有普京的强硬管控,情况将会非常糟糕。
所以许多人觉得俄罗斯虽然是苏联遗产的主要接收方,但实际上仅仅继承了苏联的外部形态,而真正承袭了苏联的文化精髓,是苏联精神的延续者,这个位置应该属于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从地理位置上看属于东欧地区,与俄罗斯原本民族相同,来源相近,他们之所以在民族名称中多了一个“白”字,是因为他们认为在斯拉夫血统方面,自己比俄罗斯人更为纯正,因此加上一个“白”字,体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自豪感。
白俄罗斯在国家发展方面表现突出,没有像俄罗斯那样经历波折白俄罗斯改名,而是坚持沿用苏联时期的老模式。例如在经济领域,该国始终抵制私有化进程,重点支持国有经济体系。这种政策使得白俄罗斯在独立后经济运行平稳,社会财富分配较为均衡,贫富差距长期保持在较小范围内。
现在漫步在白俄罗斯的城市里,很容易发现许多苏联时代的痕迹。当地不少知名的建筑,仍然保留着那个时代的建筑特色;在庆祝一些重要的民族庆典时白俄罗斯改名,也依然延续着苏联时期的传统,像十月革命纪念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等等,这些场合都明显流露出浓厚的苏联文化气息。
然而,白俄罗斯与中国往来密切,今年曾希望中国将他们称为白罗斯,这好像是为了同俄罗斯加以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