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东丽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英语作文,江西南昌)
0 前言
2019年以来,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 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20条的重要改革安排,也是重大创新。 试点工作将坚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综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顺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拓展就业创业技能[1]。
2020年10月,江西省教育厅批准首批“1+X”《游戏美术设计职业技能证书》试点院校。 为保障试点建设顺利开展,动画制作技术专业首次尝试将“1+X”证书专业技能标准和考核内容与概念设计、图形图像处理和 3DS Max。 所有学生作品的专业性和规范性都得到了提高。 试点以来,多次组织学生参加游戏美术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通过率100%。
《试点方案》强调,高等学校是“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施主体。 为促进“1+X”的有机衔接,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必须将证书培养内容有机融入并优化,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可以看出实施课程认证的重要性基于“1+X”证书体系的集成。 但由于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尚无成功的典型案例可供借鉴,因此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尽快探索“1+X”证书与相关专业课程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各高职院校。
1 “1+X”证书对动画制作专业实现课证一体化的意义 1.1 课证一体化有助于推动动画制作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各高职院校在实施“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时,要全面分析“1+X”证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点,将证书考核知识和技能点融入证书粘贴中从事高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 以就业为导向,充分了解各企业对动画制作专业人才的评价模式、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要求,重构课程内容,发现课程证书衔接性强、匹配度高的专业课程,并整合要求在证书认证方面。 将考核标准、考核内容、考核评价、考核案例四项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证书认证精准对接,创新课程认证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实现真正的课程认证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认证一体化的感觉。 通过课程认证一体化教学改革,推动动画制作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教融合,打通动漫制作专业之间的“最后一公里”。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
1.2 课程与证书一体化有利于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1+X游戏美术设计”证书认证技能考核要求,对标企业和行业的人才需求标准,重新解构教学内容,不仅能实现课程与认证的高度融合,还实现了学习与就业的无缝衔接。 目标是帮助培养动画专业高技能人才。
2 “1+X”游戏美术设计专业技能与动画专业课程的契合度分析
“1+” 为了认真落实“1+”的总体部署安排。 根据“1+X”游戏美术设计证书考试内容,在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中嵌入二维设计模块。 通过实践训练,学生可以了解行业背景和基本规范,并具备绘制游戏图标、界面、道具的能力; 数字绘画模块嵌入概念设计课程中,学生通过实践训练了解数字绘画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并具备绘制动画和游戏场景、人物、服装道具、纹理表达的能力; 3DS Max课程中嵌入了三维设计模块,学生可以了解3D制作的流程划分并具备建模、渲染、材质设计的能力,从而将X证书培训与专业教学流程融为一体,并提供课外培训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和证书通过率。
表1 动画制作专业“课程证书整合”对应表
3 “1+X”证书制度下高职动画制作专业课程证书整合存在的问题 3.1 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1+X”证书制度实施期间,高职院校动画专业对应的证书为游戏美术设计技能等级证书,包括二维设计、三维设计、数字绘画模块的操作技能。 教师是课程整合的执行者,这对于大多数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无法为学生提供有效技术指导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而且,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以学术、科研为主。 师资队伍不合理,专业指导教师严重短缺。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课程证书整合的实施难度[2]。
3.2 课程教学内容与证书不匹配
目前大多数动画专业教学都是基于传统的知识框架。 如果不以“1+X”证书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融入专业教学,就很难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目前,各高职院校动画制作专业的课程内容与游戏美术技能等级证书的衔接还不够好。 考核内容缺乏专项训练,课程教学内容亟待重构。
3.3 考核方法与证书衔接不够
高职院校动画专业传统的考核方式一般为平日20%、期中20%、期末60%。 常规成绩的依据一般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家庭作业等。期末考试通常是一组老师建议的考试。 试卷的内容是老师平时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 在实施“1+X”制度的背景下,这种方法并不全面。 高职院校动画专业传统的课程考核不同于“1+X”证书。 评估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侧重于学科知识,而证书则更注重测试学生对特定专业岗位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 加强实践教学考核,改变单一考核方式,加强与证书技能水平考核的结合。 。
4 “1+X”证书体系下动画制作专业课程证书一体化的实施路径
随着翻转课堂和MOOC的兴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教学模式,开展《动画制作专业课程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势在必行。 1+X”证书体系。
4.1 以“1+X”证书为契机创新教学目标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动画制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需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核心,以“1+X”证书成绩为导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设立要符合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要求和“1+X”游戏美术设计专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精准对接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链,融入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链。新媒体、游戏、动漫、影视等。在各个文化创意领域,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旨在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和提供人才支撑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重点培养一流复合型人才创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建设高水平专业队伍。
4.2创新“产教融合、教育培训融合”育人机制
游戏美术设计“1+X”等级证书主要考核岗位技能,根据领域主要包括数字绘画、二维设计、三维制作; 教学过程中,“1+X”证书专业技能标准和考核内容与概念设计、图形图像处理、3DS Max等专业课程实践内容有效衔接,结合岗位技能和专业知识以“1+X”游戏美术设计证书技能要求为目标,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补充,以项目为导向,让学生具备游戏美术设计方案的认知能力,使用电脑、平板电脑等工具,较熟练使用三维制作、图形绘制和数字媒体制作软件从事设计方案制作和游戏设计。 或者根据设计创意的要求,完成基础建模、数字效果表现、设计方案的简单呈现和修改等任务。 通过教育机制创新,实现产教融合、教育培训一体化,打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4.3 创新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教学项目设计是模块化课程体系创新的关键。 结合“1+X”游戏美术设计项目管理规范、方法、游戏数据库开发案例,将公司的入门标准、行业需求、企业项目等引入课堂,创新教学内容。 对照“1+X”证书专业技能标准,实训内容与行业标准精准对接,构建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 第一学期图形图像处理为专业基础课,第二、三学期3DS Max、Maya、动画场景设计、动画角色设计为专业技能课程。 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学习课程模块,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推动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4.4 创新教学方法改革,适应“智能+”时代个性化学习需求
实施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自主性,利用中国慕课、超星学通、学音在线等在线教学资源或制作多媒体PPT课件进行自学。 学生课后可以随时在校园网上重现教学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可以在教学平台上录制并发布自己的课堂视频,并在平台上与学生进行交流[3]。 教师通过小组讨论完善电子教案,建立教学资源库,研究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教授专业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形成课前、课中、课后闭环,进一步提高各专业课程与“1+X”证书融为一体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积极性和证书通过率。
4.5 实施教学评价过程
根据“1+X”游戏美术设计具体考核标准,结合历年真题,对模拟试题进行筛选、收集和整理。 在图形图像处理、3DS Max、概念设计三门课程的成绩考核中,采用日常+过程考核+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参考游戏美术设计认证考试方法,并符合认证考试,逐步从注重分数转向评价方式转变为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考核的创新和改革,改变传统的试卷类型,解放学生,学会主动思考,拓宽学生的视野”思想,增强创新意识。 此外,还可以将专业与技能竞赛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评价过程。 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需要配套完善的考核机制。 与认证考核相结合,加强考核方式的创新和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6 建设创新型教学团队
根据动画制作技术专业师资现状,加快建设一支配套合理、教学效果显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努力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师资队伍建设。 依托“1+X”游戏美术认证考试,实行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保障体系。 通过学校与企业双方的人员配置和管理体系,保证了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规律性和有效性;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了基础课程和教学设计相结合的机制。主要由专职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授课[4]。 在实施工程与学习实践相结合的动画人才培养过程中,全日制与兼职学生相结合的教学团队成为校企合作与交流的纽带。 依托“1+
“1+X”证书体系下动画制作专业课程证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5个基本策略 5.1 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结合高职动画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下,构建基于岗位技能需求的动画制作专业课程体系。 依托“1+发展需求”,通过对动漫游戏相关企业的深入调研,分析动漫行业岗位需求,调研不同领域所需技能,探索“产学融合”育人机制“1+X”游戏美术设计证书以需求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项目(案例)、工作流程为线索,确定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根据专业核心技能和最前沿技术确定。
5.2 优化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组织形式
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采取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通过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堂上注重处理好难点与重点、概念与应用、标准与灵活性的关系,做到教学与实践精耕细作、教学中实践、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课后利用学通在线资源,学生可以随时登录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根据“1+X”相关证书考核内容,将游戏美术设计证书相应的考试内容融入到图形图像处理、3DS Max或Maya、概念设计专业课程中。 整合的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标准、PPT课件、课程项目案例库等。 理论模拟考试题库、优秀作品库等,加强师生共享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现教育资源优化共享。 一方面可以解决过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弊端。 另一方面,可以将游戏美术设计相关考核内容融入动画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根据企业调查和毕业生反馈需求优化动画制作技术。 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5.3 建立“信用银行”体系
结合国家“1+学生可兑换一定学分”,解决学分制度成绩导向与“1+X”证书制度相结合的问题,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制度,落实认证和学分兑换标准对于“X”证书 [5]。
六,结论
实施“1+”提高动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