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将于7月25-26日在杭州未来科技城举行。 除了大会引人瞩目的主题论坛外,同期举办的20场专题论坛嘉宾级别高、议题广泛,聚焦模式识别、脑科学、人工智能等众多人工智能热门领域。人工智能。 内容精彩,观点极具创意。 和现实针对性。
远程会诊、AI医疗影像、医疗救助机器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留学之路,“智慧医疗”正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推动我国的医疗事业。 体制和社会卫生服务转型升级。 7月25日晚,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学者、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学院学术院长蔡宏才四川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IEEE/CAAI张毅教授担任论坛主席的智慧医疗专题论坛即将拉开帷幕。 智慧医疗虽然发展迅速,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临床认证困难、数据隐私问题等诸多挑战。 锁定本次论坛,听听专家的见解。
会议官方网站
官网地址:
访问会议官方网站,获取最新会议动态; 加入交流群,了解更多会议精彩内容。
论坛主席
尚宏才 教育部中医药学系(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循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国家“万人计划”。 研究方向为中药临床证据、疗效特征及机制评价。 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项目。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7项。 授权发明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6项。
张毅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学术院长、教授,IEEE/CAAI
四川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四川大学人工智能学科首席科学家、四川省网络大数据认知分析工程实验室主任、国际人工智能学术期刊IEEE副主编。 主持多项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大数据项目。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研究领域为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 出版英文学术专着3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远程教育,发表学术论文近500篇。 连续5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
论坛嘉宾
王平安,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粤港澳人机智能协同系统联合实验室香港主任、香港中文大学虚拟现实、可视化与成像研究中心主任、人机交互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曾任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研究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虚拟现实、图形图像、虚拟医学、智能医学等。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 引用15600次,H指数66。
田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医学院教授,IEEE/SPIE/IAMBE/AIMBE/, OSA/ISMRM/IAPR
国家杰出青年学者、长江学者。 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何梁何利奖、国家创新奖等奖项,并连续五年入选医学科学高被引学者名单。 曾担任科技部国家基础研究973项目负责人,IEEE 、 、 and 、 等多种国际期刊编委。
王东 博鳌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健康技术研究院院长
主持科技部重点专项、市科委项目、市经信局项目、863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制项目等。拥有专利40项,软件著作权8项,制定国家标准4项。 在基因诊断、中医智能诊疗、人体功能增强等领域率先开发了40多个产品,其中4个产品为世界首创。 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杰出青年人才、中国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首届“杰出工程师青年奖”、首都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兼任科技部“主动健康与老龄化技术应对”重点专家组专家。
窦琪 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
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及其在医学图像分析和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应用,重点研究神经网络在复杂实际场景中的泛化性、鲁棒性和多模态信息融合。 荣获MediA-最佳论文奖、青年奖、香港科学会青年科学家奖、ISBI LUNA肺结节检测挑战赛冠军,并荣获2016&2019手术过程识别挑战赛冠军、/奖。 在TMI/MediA/TBME//MICCA//CVPR/AAAI/ICRA等医学影像、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关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引用共计4000余次,H -,并担任MIDL会议区主席和多个国际会议和期刊的审稿人。
韩东然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
中医大数据领域学术带头人。 在平均影响因子IF>26的期刊发表论文3篇。 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医药大数据和中医药新生态系统展示中西医功效及相关理论启发未来医学,以及基于大数据重组医学的信息组学研究、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 其他领域的研究数据与生物组学数据相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远程教育,揭示生命信息的内在联系和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