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留学的真实情况,气候、古城及教育阶段介绍

常见问题2025-10-11 15:11:04佚名

马来西亚留学的真实

马来西亚地处赤道区域,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与热带季风,不存在季节性变化,年度温差非常轻微,降雨量全年丰富。国内山区平均气温介于22度至28度之间,沿海地区则在25度至30度范围内。

马六甲是马来西亚历史最为古老的城镇,也是马六甲州政府的所在地。这座城市坐落于马六甲海峡的北边马来西亚留学的真实,马六甲河从中流过。该地始建于1403年,曾经是马六甲素丹国马六甲的统治中心。自16世纪开始,它先后经历了葡萄牙人、荷兰人以及英国人的殖民管理。数个世纪以来,来自华地、印度、阿拉伯、暹罗及爪哇的族群陆续抵达马六甲,经过长久互动,语言、信仰、生活习俗等逐渐融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

马来西亚教育可分成几个阶段:

托儿所教育 ( )

幼儿教育 ( )

小学教育 ( )

中学教育 ( )

大学先修教育 (Pre- )

高等教育 ( )

马来西亚的教育怎么样 ?

1997年马来西亚当局颁布了《私立教育法》,为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当前马来西亚境内设有10所公立高等院校,4所海外大学在马设立分校,另有652家私立教育机构,其中79家机构开设3+0.2+1等合作办学课程。每年有数十万名学子进入私立教育机构就读,为确保教育水准,马来西亚教育部设立了私立教育及学术评审机构,负责对私立院校的课程安排、收费标准以及教师资质进行监管和指导。

什么是“双联课程” ?

马来西亚留学中所说的“双联课程”系由两所大学或学院合作开设的学程,涵盖多种合作模式。此类课程多与英美澳等国家的知名学府联合实施。通俗来讲,学生能够先在马来西亚的大学就读,经由双联课程途径,最终获得其他国家的著名高校所授予的学位证书。

马来西亚留学的双联课程有哪些形式?

双联课程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是3+0,1+2和2+1。3+0模式是直接在马来西亚接受教育,无需前往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依然可以获得全球承认的学历证书。2+1模式则是在马来西亚学习两年,随后转到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继续深造一年。而1+2模式则是在马来西亚学习一年,再前往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完成剩余两年的学业。无论选择哪种模式,最终获得的都是国外大学的学位证明。参与双重学位项目的学生,能够便捷地获取第三国家的入境许可,前提是所需材料齐全,在马来西亚申请第三方国家许可的通过率,较国内普遍高出一个百分点以上,六周内即可获得许可。

为什么马来西亚成为留学的热点国家?

学习氛围优越:所在地区经济实力雄厚贝语网校,政治局势平稳,日常开销不高,非常适宜普通上班族家庭子女前往。

英语氛围浓厚:在英语国家学习,有助于学生快速提升英语口语与听力水平,加强英语交流技巧,除了公立大学外,私立院校也普遍采用英语进行教学。

文凭价值很高:联办大学3+0的学历,很多国家都承认,中国也接受这种学历。

丰富的成长平台:全球最有钱的华人多在东南亚地区,实际上马来西亚的华人相当富有,该国将近一半的本地马来人缺乏创造价值的能力。

这个国家是留学成本最低的选项,所有留学开销仅为欧美国家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公立大学研究生费用几乎与国内大学费用持平,非常适合普通收入家庭,整体费用节省,在马期间每月所需费用大约一千五,折合人民币两千到三千元左右。RM是马来西亚的货币单位,1RM大约相当于2.2元人民币。对于在马来西亚就读的学生来说,每年所需支付的教育费用以及日常开销,在五万到六万马币的范围内通常可以满足基本需求。

申请流程十分便捷,前往马升学,无需参加雅思考试或托福考试,也无需提供资金证明,办理签证的通过率极高接近百分之百马来西亚留学的真实,对于英语能力不足或英语水平不理想的学生,可以先在私立学校学习英语课程,完成学校的内部语言培训后,同样能够进入专业学习

景色宜人,生态绝佳,声名远扬的知名旅游地有外岛兰卡威、热浪岛,吉隆坡双子塔、历史悠久的马六甲城、云顶高原、金马伦高原等。

中马两国往来十分密切,马来西亚位列中国第九大商业往来国家,同时也是中国在东盟地区中商业合作最为紧密的伙伴。

亚洲部分国家与中国相邻,地理位置优越,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有助于学生迅速融入当地生活,自然条件十分适宜,全年气温稳定在28度到30度之间,属于高温气候,并且会经历明显的雨季。

10、留学发展前景好。

马来西亚并非世界强国,却是亚洲地区经济最活跃的国家之一,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和合作一直保持良好态势,每年提升幅度达到30%以上,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十的贸易合作国家,这些年经济状况平稳,工作机会充足。调查资料显示,马来西亚海外企业众多,其中许多公司主要依靠外国员工负责运营,这种情况使得拥有马来西亚高等教育背景的优秀外籍人士能够获得更多的职业发展路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