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这个问题,你的想法是:我确定要选一家留学机构代办了,但是不知道哪家机构比较好,自己又不可能所有机构跑一遍,所以想问问大家的意见,看看哪些机构大家觉得比较好,然后好的那些自己就去问问,不好的就不浪费时间去联系了。对吧?
可是,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而错误的问题没办法带给你正确的答案。之所以说这个问题是错的,有以下几点:
衡量标准不明确
每个人对“好”的定义不同,有的人认为是“高性价比”、有的人认为是“高申请成功率”,有的人认为是“优质的服务”,有的人认为是“较多的客户口碑”......所以问这种问题,不能简单的问一句什么“好”,而是要具体明确自己的标准是什么。所以与其在网上等别人回答,还不如来问我具体的问题,如:“请问你知道专业度高的留学机构有哪些吗?”
“好”与“坏”并不稳定
有的机构擅长英语国家本科及硕士的办理及申请;而另一家机构可能更擅长非英语国家初、高中学生的申请。在全球那么多国家中,留学的学生年龄段从幼儿园横跨至博士,而这两个参数组合出来的选项就非常多,加上品类、医学等专业选择,选项就更加眼花缭乱。所以没办法用一句“好”或“不好”来总结任何一家机构。
在擅长的概念下,办理人员的水平会占很大比重。因为办理人员擅长某些领域,就容易积累更多的成功申请案例,模式出更多技巧方法,于是就更容易招募想选择该领域的品类,于是就形成滚雪球效应。所以,假如这个或几个办理人从A机构离职,前往B机构就职,于是在该领域B机构的品类度就会有显著的提升。所以就变成了——2018年美国会计留学A机构比较强,而2020年的时候,B机构就比较强了,类似这种概念。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地域。比方说A机构北京的分部整体服务比较高,而品类的分部业内所有人都知道它比较差。所以不能因为都是A机构的品牌,就把两个城市的机构混为一谈。而且因为顾客没办法知道这些信息,所以只能找第三方咨询机构来询问。
众人的评价不论好坏都没有参考性
有的人会存在“你看!骂A机构的人这么多,我就一开始觉得A机构估计会不大好”的自我验证心理。但是实际上,办理好的同学不会出来大声旗鼓的给机构做宣传,赞不决口的夸奖,这些学生基本上都会把心思花在他们人生的下一阶段上,相反,办理不好的同学就开始通过骂来来宣泄自己心中的情绪和不满了,甚至可能夸大一些事实。而且我们老话讲“一个巴掌拍不响”,任何负面的评价,不指出自己的错误,而全是职责对方,这些内容,理性的人知道,是不可采纳的。也是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概念。
所以我从来不花时间去网上骂别的商家,第一,骂了也没用,对方也不会因为我的谩骂而退费;第二,我的目的是什么?出了问题,我要考虑的,不是你的错我的错的问题,而是如何解决当前的困难,达到我的目标,这才是我主要去考虑的点。而一旦闹不愉快,甚至撕破脸,只会让我更达不到我的目标。
但是差的评价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你可以看看作为选择那家机构合作的参考,就是交费后,可能会出现哪些严重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如何做好事前防范以及事后补救,这是你要去做的功课。而不是机构的销售人员嘴上说“肯定没问题”,然后你就心安的去做别的去了。然后大机构服务的学生多,所以被骂的数量就多,小机构服务的学生少,所以你能难看到它们的负面评价,但是并不代表大机构就比小机构差。
那有的人会说,差的评论不能参考,好的评论总能看吧?
我跟你讲,好的评论更不能看,因为任何机构编造一些好评出来都是很容易的事情。所以你以为众人都说好的机构,基本上都是营销上,找水军或者,自己编评价多的机构而已。
所以重要的不是去纠结“好”“不好”,而是“是否合适自己”。范冰冰是很好的老婆,但是不一定跟你性格合的来,所以对你来说,未必适合娶来做老婆。就这个道理。所以下面我们来讲下评判机构是否合适的一些标准:
一、机构规模
大机构一般是流水线作业,即多名工作人员一起负责一位学生,每个工作人员仅负责一个环节。这种模式的品类是每个环节上的品类人员长期服务大量学生,专业度高。坏处是一位工作人员服务完后就交个下一位工作人员,没有一个人完整的了解学生的全部情况。
小机构受制于人数限制,一般是一名工作人员全程服务一名学生。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该工作人员了解学生的全部情况,可以根据变化随时调整方案及策略,甚至更改最初选定的国家;坏处是战线过长,导致专业上相对不那么精、深、专。
于是你去咨询的时候,就会听到大机构靠自己服务人员多,小机构夸自己服务人员从始至终服务你,各自都认为这些是自己的优势。
那到底哪种模式好呢?取决于你的选择,如果你选的是大众化选择,单从效率上讲,大机构的模式会更快;但是假如你的品类偏小众,或者你个人情况比较特殊,那小机构的模式会更适合你。
那至于多特殊算特殊,这个就得私信我们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每个的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不可能把所有的情况都列举在这。
二、运营模式
1.中介模式
这是传统留学机构模式,也是一些市面上的大规模留学机构在使用的模式。中介模式下的机构本身在国外是有合作院校的,因此会优先推荐学生申请这些院校,因为这些学校门槛不高,因此申请成功率会很高。这是优势。
但是通常合作的院校层次也不是很高,多是大家说的“野鸡大学”。
于是,肯定有人会跳出来说,“哦!野鸡大学啊,那这种模式我不考虑了”。
这种思维其实是很狭隘的。因为你可以把这些学校作为跳板,读两年后,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英语水平后,再转入更好的学校。有些学生在国内缺乏语言环境,所以语言水平怎么都提升不上去,还有就是不适应国外的教学模式啊之类的。反正意思就是不是“一入野鸡大学就生是野鸡大学的人,死是野鸡大学的鬼”这种概念。
2.咨询模式
咨询模式要求咨询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给出相应的建议。但由于咨询师的培养费时费力,大多机构只会将一些没有留学经历的销售人员草草培训一下便投入工作。这种模式下的机构好坏难以评判,因为取决于你碰到的那个咨询师水平如何,尤其是大机构,咨询师人数会很多,水平会相差很大,而不管你遇到什么样水平的咨询师,类似“爱屋及乌”的道理,会影响到你对那家机构的看法。
所以我们在做的事情之一,就是通过逐渐跟机构里人员的接触,帮你筛选出资深的咨询师来给你做咨询。是否决定签约另说,但至少给你一个比较全面、清晰的画面,让你明白你要去留学的国家或者大学再或者是海外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但你不来咨询我们的话,就等于自己在碰运气了,你自己去留学机构的时候,碰到怎样的咨询师就是怎样的。因为你没办法要求说:“我只要高水平的咨询师哈,新手我不要”,那每天大机构来访的学生家长那么多,怎么可能因为你一句话就给你特殊待遇呢?但是我们能做到这点,因为我们只管来咨询我们的为数不多的学生,没来咨询的人,就不关我们什么事了。
3.半DIY模式
这是市场上品类的一种运营模式,是由机构+学生参与构成的。相比起上述两种模式的包办方式,半DIY模式下由学生掌握主动权,咨询师起到从旁辅助和引导的作用。这种模式可能会要求咨询师必须有着亲身留学经历,以应对申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和学生可能想了解的各种问题,从选校到生活到专业知识等方面咨询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出真实可靠的答案。
就事论事的说,半DIY模式是市场上品类运营模式中最合理也最人性化的一种品类机构运营模式了,既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同学们的各项申请和认知需求,也可以充分发挥留学机构的专业性和高质量的服务。
但是,这种模式不适合入学时间紧迫的同学,还有就是能力偏弱的。
所以我看很多帖子说:“留学申请很简单,自己就能DIY”,这个言论其实是很害人的,你认为的简单,不代表对别人来说也简单。有的学生本来就是高考落榜,然后只能出国留学,他们本来英语水平、辨别能力就弱,你还让人家本着省钱的目的,自己去国外院校网站上去选专业,那不是乱来吗?那还不如让人家随便去网上瞎指一个大学和专业来读。
三、顾问资历
我看有人说,顾问的评判标准就是:你要问他“有无留学经历”、“有无成功案例”。
这些观点是无可反驳的,一个有留学经历的人来给你做咨询,分享他的观点和经验,肯定比没出过国的人要好,不管没出过的人多努力去了解所有的情况。但是这些等于没说,这个观点没有任何意义。
我指的“资历”的意思是:这个咨询师跟你想选的留学方式很接近,最好是留学国家、大学和专业三者高度一致,如果找不到的话,也尽量接近。而不是这个咨询师是美国学金融的,而你是想去日本学艺术的,那你们两个人会完全搭不上话,他不了解你的专业,你也不晓得他去美国的那些感受对你有什么用。所以以简单的“有无留学经历”来评判,会很肤浅。
另外,有的帖子说:“文书水平是很重要的一个评判标准。你的硬件成绩不够突出,只要你的文书材料足够精彩和丰富,那你还是有机会力挽狂澜。”我初想这个,觉得说的对,但是细想一下,就发现不是这么个概念。
类似,国内一本、二本、大专的概念,你是什么样的考分,就对应去什么样档次的学校,一本大学的文书要求肯定比大专学校的文书要求水准要高,这个是无可厚非的吧。但是,整个大框架的概念是——你是具备这个能力来做这个事情的,所以学校才要你来做,而不是学校在拿一个你完全做不到的事情来考核你。
所以只要不是你申请的学校排名非常靠前,而你选的那个文书老师水平又太差,是不会存在问题的。
所谓的这种“成绩不够,文书来凑,结果成功了”的真实案例,是属于学生本身的非成绩素质很出彩,比方说:这个学生很积极的参加校外活动,经常在学校担任组织干部,管理很多事物,对某个领域非常有兴趣,所以很小年龄就在学习高年级学生才学的资料等等。是这种东西加了分,所以学校破例录取了。而不是文书水平,文书水平具体指的是文字功底,而没有感人或动人的内容来做支撑,再漂亮的辞藻堆出来的文章,都是没有灵魂的。我这么说你们能理解吧?
所以上面的品类还是一些销售人员营销你的品类。跟营销人员打交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那些面上听上去很有道理的说辞。所以我们让学生尽量在咨询留学机构前来咨询我们的原因就是这个,因为你没听我说的这些的话,就很容易被那些销售人员给洗脑。
机构给你制定的规划方案
你会看到有些人说:“你要去看那机构或者老师是否有成功案例,根据这个去评判是否选它”。这个概念也不对。首先,别人的成功案例,不代表你也能成功;其次,别人成功的服务人员,现在可能都不在那机构了;再次,尤其是大机构,学生一多,哪会拿不出几个成功案例来呢?服务随便糊弄,都一定会有些能力强的学生取得惊人的成果。最后就是你会发现,你看觉得有道理后,一到对方去问,就会发现自己上套了——对方会立马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案例档案来,然后兴高采烈、神采飞扬的跟你解释每个案例是怎么怎么一波三折,然后取得惊人的成绩的......
所以最重要的,是让机构给你出你个性化的方案,然后看这方案对你是否真的好。通过给你定制的方案,分析对方是否用心、是否专业、是否能落地等等。就是你过去有没有辉煌的成绩,我都不想知道了,我只在意你想怎么来把我的事情给真正做好。
所以我其实很不喜欢写这些回答,因为我说了一堆,然后一想,自己说了什么?感觉自己什么也没说。我比较喜欢具体事情具体分析,而不把所有的学生情况归纳为几个大类,然后再把留学的选择分为几个大学,再理论化的去说明该如何选择的问题,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独特的,所有的理论都是相对而言的,没办法出个公式来套所有情况。
“具体”的意思就是:一个学生来,说想选金融专业,一个是美国的社区大学(排名不是很好),另外一个是澳洲八大学校之一,该怎么选?那我们就会说,肯定选美国,因为金融最强的还是华尔街,所以你要往这个方向去走,先入学的学校差点没关系,但是努力提升自己,抓住一切机会实习、学习提升,做好1-2年后转入更好学校的准备计划,最大化扩展自己相关领域的品类。澳洲的金融不强,所以假如你先只看重学校排名而选了澳洲,那你后续很难有较高的晋升空间了。
然后我就怕有些杠精跳出来说,“你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他都考入澳洲八大了,那水平怎么可能才申下来个中年人读的社区大学呢?”。这个不重要好吗!这只是我随遍举的例子。重要的是,打口水战,争论对错没有意义,只有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然后指出对他而言,最好的选项是什么,并且说出道理,再事后验证,确实这个选择帮助他更好的完成了他的梦想,避免了很多弯路,才能说是最正确的。结果,才是衡量的唯一标准。
异类留学该如何挑选留学机构
我看到有人说这个概念,我同意他的说法。只是这个异类是指什么东西?我觉得是非主流的专业,因为选的人太少了,所以好多机构没有相关专业的人员,也没有相关申请经验。没有经验什么的都没关系,做什么都有第一次,关键的是,因为你这个太冷门了,后端服务人员也不知道该具体怎么弄,但是前端销售为了签单,牛皮吹出去了高中留学美国中介机构,后端人员只能硬着头皮上,于是,你就入坑了,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些情况的话,就要找专门的一些擅长做这些冷门、小众的机构。
然后这种情况的学生嘛,就可私信我,可不私信。因为我们顶多能做到的就是帮你判断是否有明显的入坑,但是假如判断的结果是有,那下一个躲不掉的问题就是,该怎么找到合适的机构呢?这个八成我们也不知道,我实话实话,我们短期内还做不到强到了解所有冷门、偏门专业的地步。
所以我看到有的帖子在那里推,“你们要咨询冷门专业的同学去这个链接哈,它是专门弄这块的”。我一看,这不就又是忽悠吗?冷门专业那么多,从天文到地理,从文字到数学,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什么都有,怎么可能有家机构能全部囊括呢?哦!某东方的大机构养不起这些冷门的职员,然后来个没钱的小机构就全部把他们养着了?你这逻辑对不对你自己去想想再出来说好吗?
总结:销售的嘴,骗人的鬼。所以不能全信。但是也不是有些人说的“觉得对方有些哑火”就把他完全判死刑的概念。任何一个人说的,不可能100%都是假的,哪怕1%是真的高中留学美国中介机构,你都要想办法把这1%提取出来,然后通过多方面,多人的沟通,慢慢去积累无数的事实,构建出自己对想去留学的路线的基本框架,然后小心求证,逐步推导,留下多方考证后,比较准确的信息,而剔除不准确的信息。还要准备好备用方案,以防意外。而不是多方打听后,选了一家自己认为靠谱的机构,然后就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对方手中了,之后就高枕无忧了。你要知道,你自己的命运永远只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管谁跟你说“以后肯定没问题的”“放心吧”“你未来肯定很美好”......你都不能信!永远记住自己的目标,然后逐一收集达成目标的每一个小条件。好好听听我们跟你说的“弯路”“失败经验”,这些都是我们留过学的人亲自经历过的坑,而不是盲目的觉得自己进了名校就人生一定会圆满了,或者简单觉得自己选了一家最好的留学机构了,剩下就肯定没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