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与战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剖析及解决对策(暨南学院经济大学经济系,浙江宁波)摘要:本文首先梳理了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脉络并介绍了我国学者对二元经济结构的研究。之后介绍和评析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推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关键词:二元结构;结构转化;城乡公正untry’-try。,。:;tion;一、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最Lewis)在1954年提出,其目的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过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可界定为两大部门:资本主义部门和非资本主义部门。
中,现代“资本主义部门”是指这些资本家以攫取收益为目标,使用可再生资本和雇用劳工的经济,以现代工本主义部门”不使用可再生资本攫取收益的经济,即本地原有的传统部门或“自雇部门”,以传统的农业部门为代表。在此基础上刘易斯进一步觉得:现代工业部门在生产中使用再生性资本,有较高的劳动边际生丰度,而传统农业部门在生产中使用不可再生资本,劳动的边际生丰度很低,甚至为正数,这就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同步性和分层次性。1961“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模式”成为了发展经济学中研究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工业化等二元经济问题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随后,知名的法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理论提出了批评意见,也完善了自己的人口流动模型。以上基本概括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发展路径,它对我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成为不少经济学家研究的出发点。陈吉元和胡必亮(1994)基于农村工业的异军凸起,提出了包括农业部门经济、农村工业部门经济、城市部门经济构成的三元经济结构理论。赵阳(2000)在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分别提出了双二元结构,即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二元性同时也伴随着各自内部经济成份的二元性。
高立金(1997)、周天勇(2001)等结合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了适当的更改。从以上中国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对二元经济结构的研究,其目的在于尽早去除二元经济现象,使得农业,农村,农户的协调发展。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况及存在的问题我国是典型的发展中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广大的,欠发达的农村经济与比较发达的现代城市经济并存是我国的重要国情。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倘若从变革开放开始的1978年算起,已过30在这30年间,城市化率从.92%提升到%,这一进程仍在继续。并且,因为我国常年推行城乡工农差别发展战略,在经济落后的情况下,优先发展工业,根据刘易斯模型,工业发展了农业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显著滞后,城乡差别有扩大的趋势,二元结构特点显著。具体表现为:从人口分布看,农村人口多,城镇人口相对较少,城市化水我国2007年全省总人口为.0千人,其中农村人口72750.0千人,占总人口的55.1%;城镇人口为59379.0千人,占总人口的44.9%。从工业和农业目前的发展水平看,根据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对工业化进程六个时期和三个阶段的界定来看,我国工业已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而农业的发展水平和现代化水平依然很低,农业发展显著滞后于工业。
从收入分配看,城乡收入差别较大,并有扩大的趋势。计,1978年城乡市民收入差别为2.57:1,到2000年,城乡居收入差别扩大到2.8:1,而城市市民可支配收入为农户人均纯收假如将城镇市民事实上存在“隐性收入”的诱因考虑在内,城乡收入差别更大。据悉,变革开放以育变革、医疗改共卫生变革、社会保障变革等在很大程度上打垮了计划经济下的社会体制。国家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投入水平较高城市市民的福利水平得到很大增强,而农村的社会体制建设相对发育不足包括教育、卫生、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远落后于城市。这些情况,进一步强化了城乡二元的体制壁垒城乡二元结构渐趋显性化。很其实,城乡二元结构早已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障224特区经济09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到了必须破解的时侯。三、政策建议从以上剖析可知: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以推动二元经济变革。具体是:一是通过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率来推动二元经济变革。并且,单纯借助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转移大量农户,将遇见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对大量农户就业的吸纳能力困局的严重阻碍;而单纯借助国家财政大量转移支付来使农户创收致富到国家财力的阻碍;单纯借助“公司加农民”,以龙头公司推动广大农户,走农业产业化的公路,并使之致富,在现实经济中又因为公司与农户利益的不一致,而往往使农户成为市场风险和利益损失的最终承当者,而无法使广大农户致富所以,此路径疗效有限。
二是通过提升农业部门相当于非农业部门的产量和效率来影响二元经济的变革。按照以上剖析,我们提出了如下具体建议:政府加强对农村公共产品建设财政开支的力度,增强农业产量。1998年以来,中国推行积极的财政新政,配股常年国债,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可用于农业(不包括林业、水利)份额很低。1998~2001年,中央安排国债资金5100万元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其中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为56万元,仅能满足同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10%左右(农业部,2002)。今后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国家应加强投资力度完善农业发展综合规划和信息系统,对乡村电网进行整修,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以降低农业收成的不稳定性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升农业比较劳动生丰度义务教育是一种外溢性很强的公共品,但是,农村中小中学舍建设和危房整修资金的正常投入机制仍未真正完善上去,仍然缺少稳定的资金来源。而在全省大部份地区,农村中高中财政性公用经费尚未得到有效保障,对经济困难中学生的捐助还未落实同时,随着现代化产业的推进发技术更新速率不断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而农村劳动力要想顺利实现转移,必须达到现代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素养要求,否则都会出现低素养的农村劳动力供给与高素养的城市劳动力需求之间的矛盾,产生城市就与城乡人力资本鸿沟转移形成不利影响。
由于虽然户口制度放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农户也只能望“工”兴叹。所以,推动人力资本产生增强农户素养,使之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规则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推进以户口制度为中心的制度改革。户口制度仍然是导致城乡分割的壁垒,而以户口制度为基础产生的就业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进一步加强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局面。这种制度因素产生了城市与农村间劳动力市场“屏障农村劳动力转成制度约束。其实随着变革的推进,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约束有所放松,并且因为客观存在的制度惯性和部门利益冲突,使得近几年的制度改革未能推动,甚至有时出现制度改革中的“旧病复萌”态势。而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去除制度诱因对劳动力转移的阻滞作用,推动深化制度改革,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除了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须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推动深化工业化、城市化,提高城乡经济发展活力。城市化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科学合理地推动城市化进程是我国去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并举的城市化方针城镇化进程中的基本战略目标;强化城乡工业的分工协作推动城市社会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文明幅射构成合理的城乡生产力布局把城市化的立足点置于国民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上。
总结我国变革开放早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早已初步构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各类矛盾的存在还可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目前我国解决经济结构矛盾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困局,是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没有的,也是将来较健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能较好解决的。只要我们政府加强对农村公共产品建设的财政开支的力度,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推动以户口制度为中心的制度改革,不断加强治本力度,标本兼治,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二元经济存在的问题。,2005,(09).1989.[3]邹至庄.中国经济变革[M].南京:中国人民学院出版社,2005.90年代以来国外外对二元经济理论的修正教学与研究,2005,(10).[5]张桂文.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二元经济结构转换[J].四川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01).[6]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经济研究,1994,(04).[7]赵阳.在农村劳动力暂迁流动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新政述评[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