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药学学府的历史沿革

移民政策2024-07-18 16:08:17佚名

沈阳药科大学1931年创建于江西瑞金,其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药学院校。

历史

它1931年诞生于中央苏区——江西瑞金,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调整班,后跟随红军长征来到陕北。

1941年定名为延安中国医科大学药学院;

1942年独立为药学院;

1946年,解放战争时期,学校内迁东北(佳木斯),成立东北药学学校。

1949年,学校迁至沈阳,接管原国立沈阳医学院药学系,更名为东北药学院。

1955年,全国高等学校调整,浙江医学院药学系、山东医学院药学系、沈阳医药工业学校(1958年)合并;

1956年,更名为沈阳药科学院;

1994年,经国家批准,更名为沈阳药科大学;

2002年,辽宁省医用设备学校并入我校;

学校总占地面积143.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0.8万平方米。其中主校区(文化路)占地面积2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9万平方米;铁西校区占地面积120.35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二期建筑面积42.3万平方米。

沈阳药科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药学高等院校,设有药学院、制药工程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医疗器械学院、功能食品学院和酿酒学院、乌雅学院、社会科学与文化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益宏商学院等11个学院。现有研究生2485人(博士465人、硕士2020人),本科生8345人,成人函授生5024人。学校云集了众多专家学者,在1162名教职工中,专任教师671人,其中教授114人,副教授228人。 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2人、国务院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省级以上各类人才培养项目入选和命名160余人沈阳药科大学本溪校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本溪沈阳药科大学是几本_沈阳药科本溪校区是几本_沈阳药科大学本溪校区

沈阳药科大学始终以制药及相关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学校教育定位,凸显药学学科优势,坚持药学教育主线,适度拓展本科专业布局,不断优化本科专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以药学为主、跨医学、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5个学科门类10个专业门类的本科专业结构布局,共有2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网校头条,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普通药学、分析化学、化学制药技术、生物技术制药等8门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 共享课程,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教学团队、药理学教学团队、药物分析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有成人本、专专业5个。

沈阳药科大学也是国家批准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招收港澳台及国内高中留学生、保送生资格的高校。有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5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药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中药分析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学校2017年入选辽宁省重点建设高校,药学、中药学入选辽宁省高校一流学科。学校学科布局合理,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 根据ESI最新公布的数据,学校进入国内百强,位列第96位;在全球高校及科研机构中位列第1630位,三个学科稳步进入ESI全球前1%。收录论文4550篇,被引次数43951次,篇均被引9.66次。我校6位教授再次入选2016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位列国内高校第52位、“药理学、毒理学与药剂学”领域第一名;在中国大陆高校自然指数中,学校以发表论文14篇、加权总值为7.13,位列全球高校第707位、中国高校第94位,目前已成为药学国家核心期刊。

沈阳药科大学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深入扎实。学校是国家中药工程技术中心、沈阳国家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化合物样品库渤海卫星库牵头单位,拥有国家级平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发改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实验室及研究室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省级创新平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包括国家“863”、“97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在内的国家、省市各类项目889项。 国家级项目214项,总经费2.93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沈阳药科大学本溪校区,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市级奖励5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临床试验批件6项,其中一类新药临床试验2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636项、PCT专利10项,获得中国发明专利495项、国际发明专利10项;出版科技专著及译著70部;发表SCI论文2566篇,居全国药科院校第一名。其中一篇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IF=34),在国际上首次揭示碳纳米管对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作用的影响。对甲基苯丙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沈阳药科大学产出一大批创新性新药成果,把科研与应用实际紧密结合,在全省医药产业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贸易合同、协议1066份,交易总额2.75亿元,支付金额1.39亿元。共向企业提供创新产品100个、技术服务581项。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是促进学校科研工作的动力。除开展项目合作外,学校还与东北制药、辽宁药联等省内知名药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合作实验室,在技术和领域开展长期有效的合作。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内一些知名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实现资源共享;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7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合作关系。

面向未来,沈阳药科大学始终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在“立足药学、凸显特色、注重质量、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持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教育水平国际化,成为药学教育领域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另外,为了继承和发扬母校的光荣传统,加强校友与母校的联系,加强校友间的联系,增进校友间的友谊,推动药学事业的发展,推动母校药学教育的发展,促进校友们的共同进步,沈阳药科大学于1988年成立了沈阳药科大学校友会,并在各地设立了分会。(这部分下次会详细介绍)

建校80年来,沈阳药科大学为国家培养了近4万名高级药学、制药人才,他们遍布全国各地,沈阳药科大学的很多校友也成为我国医药许多领域、许多部门的领军人物、社会精英、栋梁之才。正如沈阳药校校歌所唱:马背上的药箱驮着昨天,满山遍野写着我们的辉煌。

当然,近年来东北大环境等因素确实给沈阳药科大学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但我相信,对于这样一所有着红色基因的高校,在沈阳药科大学领导的带领下,在全体药学工作者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在沈阳药科大学校友的支持下,相信沈阳药科大学这个北方药园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我们共同期待。

关于沈阳药科大学的发展,如果您是沈阳药科大学的校友,想为母校的发展贡献想法和建议,可以在文章底部留言,也可以点击原文,我们会及时整理您的反馈意见,以合适的方式反馈给沈阳药科大学。各位药学领导,为了沈阳药学的发展,让我们一起努力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