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此生有爱相伴,看花向阳绽放。”在闽北山区,有一位农村小学校长,他用50年的无私奉献和坚持不懈,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了农村学生的人生梦想,展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师德。责任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他就是南平市政府、县西津畲族小学校长庄桂干。
山区学校也能成为“凤凰”
一次偶然的机会,来自侨乡福清的庄桂干与闽北政和县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4年,高中毕业的庄桂干在石屯公社石门大队小学当了8年代课老师。 1989年,庄桂干来到石屯乡西金畲族小学担任校长,这所学校是当地出了名的薄弱学校。走进校园,只见教学楼的墙体残破不堪,没有课桌椅,破旧的教室漏水;老师和学生只能从山边挖的小洞喝水,使用了几十年的厕所又脏又臭。他们随时都有崩溃的危险;校园道路几乎全是泥泞,没有操场,下雨天校园泥泞。除庄桂干夫妇外,其他老师基本都是村里的代课老师。面对困境,庄桂干并没有退缩:“只要有信心,我们的山地学校就可以像城里的学校一样美丽。”
改造学校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决饮水问题。庄桂干跟着挖井人挖泥、打石,挖了一口30多米深的井。他到处申请,多次与村委会协调,发动社区群众筹集助学资金。资金用于修建一栋二层宿舍楼。随后几年,庄桂干共筹集资金470万余元。经过20余次的翻修重建,校园日渐焕发活力:全新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让学生安心。学习;新宿舍建成了,远方的师生们再也不用奔波在山路上了;校园已经铺好了水泥路,操场已经建成,学生有了活动的场所,新的厕所也已投入使用。
“山雀变凤凰”与庄桂干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每年开学时,我们都能看到周边县市和政和县其他乡镇的家长带着学生来报到。家长们说:“学校比城里温暖,孩子们有校长和老师的照顾,我们只能出去打工。”不用再担心了。”
2022年,仅有134名学生的西津畲族小学顺利通过“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规范学校”评估验收,成为这批农村完全小学中唯一一所“优秀学校”。
半生贫穷,一生富裕
2000年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外出务工,如何照顾好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成为庄桂干面临的新问题。 “很多孩子中午没地方吃饭,放假也没地方去。”我们应该做什么?他想到了办一所寄宿学校的想法。
2004年,西津畲族小学成立,为寄宿制学校。此后,周围村民习惯性地称庄桂干为“保姆校长”。每天早上6点,庄桂干就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催促学生们起床、叠被子、洗漱、读书;中午,他上下午班,维持宿舍学生的秩序。周末,为了节省有限的资金,他在校园周围种植菜园,在菜园里忙碌着……
庄桂干的情人梁春爱已于10年前退休。他本来打算退休后和女儿一起生活。但随着学校寄宿生越来越多,庄桂干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于是梁春爱主动要求留在学校。每天晚上11点和凌晨2点,庄桂干和妻子都会夜巡南平小学,看看学生们想不想起床,有没有不舒服的感觉,被子盖得有没有好。
在关爱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中,庄桂干夫妇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在学校,我们就是你们的父母。”有些寄宿学生年龄较小,夫妻俩经常要给学生洗头、洗脚。 ,洗澡。晚上,最小的学生总是和庄桂干夫妇睡在一个房间。
“我最担心的是学生生病。” 20年来,庄桂干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半夜送学生去看病了。毕业多年、现在工作的叶玉芳还记得三年级的一天,她半夜生病的情景。那是2010年4月的一天,下了一场大雨。深夜两点,值班的庄桂干发现她发高烧。他赶紧叫醒了爱人,并背着她来到了2公里外的诊所。倾盆大雨中,叶玉芳被雨具保护得严严实实,庄桂干夫妇却浑身湿透。医生给叶玉芳打针、配好药后,凌晨4点,他们气喘吁吁、没有打着手电就赶回了学校。当晚,庄桂干夫妇陪着她一直到天亮。
西金畲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来自贫困家庭,有的甚至负担不起生活费。当父母送学生上学时,他们除了一套衣服什么也没有。但庄桂干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些学生。几十年来,庄桂干没有积蓄,几乎把所有收入都花在了学生身上。 “虽然我们穷了半辈子,但我们却富裕了一辈子,西津的学生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庄桂干只有一个女儿,但他也有很多“孩子”。 50年来,他保护和守护的人超过千人。一个寒门学子长大后成才。
“我想永远在这里工作。”
2017年8月13日是庄桂干退休的日子。女儿庄毓秀原本打算带夫妻俩来福清市团聚,但当庄桂干得知教育部门实施“白银时代工程计划”,可以再就业一些退休人员时,他突然有了新的计划,立即要求向政和县教育局申请。当他得知石屯中心小学找不到合适人选接任西金畲族小学校长时,问他是否愿意重新聘用他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庄毓秀对这个决定并不感到意外:“从我懂事起,父亲就忙着上学、陪伴其他孩子。周末回家,父亲要么陪着学生,要么干活、打扫卫生、修理东西。”小时候,我觉得课桌、校舍很委屈,但当了老师之后,我理解了他。”
得知庄校长退休返岗后,更多的学生来到了这里。庄桂干的担子变得更重了,但他却很享受。在他看来,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看到学生们在他的关怀下走出大山贝语网校,成为有用的人才。 “我的再就业期限是三年,已经到期了,但我想,只要我的健康状况允许,我愿意继续在这里工作。”庄桂干说道。
如今,庄桂干更加注重团队建设。在他的亲自指导和指导下,教师们各司其职、尽职尽责,教育教学和管理都上了一个台阶。在大山里,在他的努力下,很多学生有了自己温暖的生活,也有了未来更多的可能。他常说:“我的水平不高,连普通话都带着闽南口音,我无法教给孩子们很多现代知识,但我可以教给孩子们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理念——坚持无悔”并且脚踏实地。” ”
一路上鲜花、掌声、桂冠、荣誉都伴随着荆棘、坎坷。回顾“小庄、老庄、庄老”的历程,有悲欢离合,有欢笑有泪水。校外竹林沙沙作响;操场上红旗迎风飘扬;胸前的党徽闪闪发光。回忆起自己在山区小学50年的教育生涯,庄桂干说:“如果可以南平小学,我愿向天再借50年,决不改变初心,再次成为少年!” (本报记者 黄星 通讯员 范世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