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识一个女孩叫孙波,是那种从小就被“宠坏”的孩子。
上世纪80年代,幼儿园老师告诉孙波的奶奶,她在幼儿园里中午不睡觉,希望奶奶能做点什么。
孙博的奶奶本来就是名医,居然辞去了工作,到孙女所在的幼儿园当校医,这样孙博中午就可以去奶奶的办公室睡觉或者玩了。
在一家幼儿园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奶奶对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不太满意,干脆就为孙女量身定做了一家幼儿园,还给她开了一家小吃店,也算是定制化了。
随着孙博的长大,对她如此宠爱的不仅仅只有奶奶。
小学升初中,按照成绩可以上北京最好的中学,但她却想去石油附中,因为那里的校服好看,孙博的父亲居然同意了。
孙博的一生充满了得到奶奶和父母无条件满足的故事。
按照大多数人的想法,这种父母总是无条件满足他的养育方式,孙博肯定会被“宠坏”。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孙博的求学、留学、工作、创业之路都非常顺利,尤其是在人际关系上:她比大多数人更能平等地与人相处,更能顾及别人的感受。
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丝毫犹豫。在吴志红第二次见面时,她就展现出了“读心术”,猜到了吴志红无意说的话。当被问及如何判断时,她说:
我不评判,我只是感受。
吴志红评价孙博:她是我遇到的极少数心理健康的成年人,不仅拥有真实的自我,而且身心合一。
02
父母是看不见,还是不敢看?
虚假自我是孩子最初的自我,围绕着照顾者的感受而旋转;
真实自我是孩子最初的自我,以他或她自己的感受为中心。
一个人童年的人际关系模式、内心的人际关系模式和现在的人际关系模式是一致的,这就是命运。
控制让孩子封闭自己的感觉,整天带着虚假自我的面具生活;而满足则让孩子相信并运用自己的感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很多父母不是不能满足孩子,而是不敢满足孩子石油附中怎么样,因为父母自己内心深处可能就有一个疑问:我能按照自己的感觉去生活吗?
他们自身的成长就是不断埋葬自己的感受、压抑真实的自我、满足外界要求的过程,如何给孩子留住感受的空间?
我们想接近“满足”二字,却又害怕它。很少有人真正得到过满足,所以人们不相信感情真的可以被看到、被重视、被满足。
用语言我们告诉孩子:“孩子,我希望你自由,活得比我好,活成你想要的样子!”
但在潜意识层面,他们却否定孩子的感受,在潜意识中传达自己的“信念”——感受不重要,做“应该”做的事才重要!吴志红说:
“很多人以为只有有钱人才能这么任性(让孩子凭感觉过日子),但其实不是你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你有没有心的问题。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家是农村里比较贫困的家庭,但为了不让孩子哭闹,我妈妈坚持不去田里干活,而是在家里照顾孩子。
结果,我不仅被别人嘲笑,家里的收入也减少了一半多。但我从中获益良多。我内心并不贫穷,从来没有因为家里贫穷而感到自卑。”
03
孩子可以任性,父母可以放手
一个朋友的儿子读高一,是个“非典型学习狂”,虽然人缘好,成绩也好,但在老师眼里,他是个麻烦精,学习不认真,马虎、漫不经心。
他被保送进市重点中学,中小学都考上,只要花三成精力在学习上,就能取得好成绩。老师看到他整天“不务正业”,更着急了。用校长的话来说,他是一棵“清华北大的苗子”英语作文,只要他“端正态度”。
但最终,父母犹豫再三,还是给了他最大的自由,他们认为既然他能轻松跻身尖子生行列,就不应该对他太过严格。
因此整个高中时期他的成绩一直徘徊在优等生和尖子生的边缘,别人学习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数着时间的时候,他却依然每天打一个小时的游戏,运动几十分钟。
而且他也不好好做本职工作,自己做的模型获得了国家专利,多次获得学校、区运动会冠军石油附中怎么样,一有时间就和一帮好朋友出去玩……
高考结束后,他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没人知道如果父母逼迫他,会发生什么。但现在,他还是一个轻松的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
所以,孩子可以“任性”,家长可以“放手”,但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孩子。
只有“感情”被看见的孩子,才会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从而维护自己的感情,最终成长为真正的自己。
只有这样的孩子才有机会开发自己的潜在能力,变得内在和外在都丰富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