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生活: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校园景象,时尚潮流在这里却不常见

专业选择2025-08-04 15:05:30佚名

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校园景象。

身为在德国生活了五年的资深“德漂”,我似乎从未与他人分享过关于德国生活的点滴。或许是因为觉得自己的日常琐事不过是些柴米油盐的平凡事,并无太多亮点。然而,若稍加思考,便会发现我们的留学生活其实是由众多习以为常的故事拼接而成的。这些故事不仅构成了我们的生活,也记录了我们的成长历程。

谈及日常生活,我们无法绕开“吃穿住行”这几个方面。在时尚领域,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若未曾在柏林时装周亮相,那么这位设计师此生恐怕难以成名”。德国,这个以重工业著称于世的钢铁之国,实则也是全球知名的时尚之都,孕育了众多杰出的设计师。其中,被誉为时尚界“中流砥柱”的“老佛爷”卡尔·拉格斐,便是在德国汉堡出生的。

德国人似乎并未将时尚潮流融入他们的血液之中。在德国街头,冲锋衣、户外鞋和登山包成了常见装束;而那些五彩缤纷的哥特式发型、身穿铆钉装饰的年轻人,手持酒瓶、嘴叼香烟,仍在对自己的闪亮黑皮衣津津乐道。德国人巧妙地将实用主义和特立独行这两种特质,体现在了每一条街道上。

记得在我国时,我最钟爱的是那家名为“南美巴伐利亚烤肉自助”的餐馆,大快朵颐、畅饮美酒的感觉实在让人愉悦。然而,来到德国后,我才发现巴伐利亚竟然是德国的一个州名,这似乎与南美并无直接联系,而且店里的那些美味的烤肉也与巴伐利亚并无太多瓜葛。

谈及德国的饮食文化,首先浮现的往往是酸菜、香肠以及猪肘。身为哈尔滨的长期居民,虽然这三道佳肴并非每日必备,却也是家常便饭中的常客。尽管如此,德国的香肠与猪肘依旧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猪肘的酥脆口感,以及那种独特的油煎香肠的咸香多汁,都是我在国内未曾品尝过的美味风味。我终究出身于一个美食之国,无论多么令人惊艳的肘子还是那些令人难以忘怀的香肠,都无法与中餐的诱惑力相提并论。几乎所有出国留学的学子最终都掌握了一手出色的烹饪技艺,这并非戏言。在德国超市那些果蔬种类稀少的货架上,“学生大厨”们竟然仅凭有限的食材,烹制出了一道又一道令人赞叹的美味佳肴。真让人佩服!

谈及德国,人们除了会想到“严谨”这一特质,还常听到“质量上乘”的评价。犹记得初到德国时,领队向我们介绍,我们居住的宿舍在当地算是新建的,大约是1994年所建。眼前的建筑让人倍感惊讶,其质量之优良,即便过去了二十多年,房屋的内外依然保持着崭新的模样。步入楼内,网络接口和各式家电一应俱全。尽管后续发现网络速度并不理想,家中的热水器也没有达到预期中的耐用程度,然而总体来说,这些不足之处并不影响整体的质量。

德国人习惯于对住所进行定期的修缮与检验,这自然与建造之初的严谨态度密不可分。然而,并非所有工作都遵循“慢工出细活”的原则。记得我刚到德国时,宿舍门前的道路就在进行维修,两年过去了,工程仍未完成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这样的进度有时确实让人感到沮丧。

德国人偏爱居住在大都市周边的宁静小村庄,那里有附带小花园的住宅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添置一只宠物犬,生活显得既宁静又惬意,他们悠然自得地品味着生活中的闲暇时光。

德国人因居住地相隔较远,故而大多数家庭都配备了至少一辆汽车,这一现象也使得他们对自驾旅行情有独钟。驾驶着一辆房车,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栖息之地,配备齐全的户外用品,使得他们得以随心所欲地在城市与山林间穿梭,享受着自由与快乐的时光。当然,除了游览山水之外,德国人还热衷于参观博物馆,沉浸在每个地方的文化与历史之中。

生活涉及衣、食、住、行等基本方面,然而其内涵远超这些基本层面。谈及德国,我们谈论的是那里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涉及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和各自的优势。我们自称为“留德华”,以海外学子的视角审视、洞察、思考世界,这一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同样是一个相互学习、借鉴对方优点的过程。

(作者系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在读学士)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