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森堡留学故事:古堡之国的学习与生活,你了解多少?

专业选择2025-08-08 16:05:44佚名

在卢森堡大公国境内,坐落着历史悠久的首都卢森堡市,该市地处卢南部旁帕依地区的核心位置。这里以壮观的堡垒和深邃的峡谷著称,在历史上曾是西欧重要的军事防御点。这幅画面展示了卢森堡首都卢森堡市的风貌。摄影:新华社记者任鹏飞。

沈照翔(后排左一)和卢森堡华人学生会部分成员合影。

田昊野在包粽子。 本文均由受访者供图

卢森堡坐落在欧洲西北一隅,以其国土之狭小和古堡之众多而闻名,被誉为“袖珍王国”和“千堡之国”。在这个国家,仅有一所综合性高等学府,即卢森堡大学。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赴卢森堡深造,那么他们在那里的学习与生活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倾听他们的留学经历。

计算力学实力较强

沈照翔是卢森堡大学计算力学专业的一名博士生。在赴卢森堡留学之前,他已对众多学校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和研究。在硕士阶段,他曾在美学习计算力学,并了解到欧洲一些高校在该领域颇具实力。当他向自己的硕士导师透露了想要继续深造读博的打算时,导师便向他推荐了卢森堡大学的教授。随后,我对卢森堡、卢森堡大学以及我向往的研究项目的科研团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经过全面考量,我最终决定到此地攻读博士学位。

沈照翔认为,留学卢森堡具备诸多有利条件。据我所知,卢森堡的居民收入普遍较高,失业率较低,国内的治安状况十分良好,留学期间的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再者,卢森堡的大学在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与全球众多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我对该校的计算力学博士项目尤为感兴趣,该项目提供的福利和待遇也相当优厚,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田昊野,与沈照翔同在卢森堡大学就读,在出国深造前,他同样经过了深思熟虑。他表示:“我深知卢森堡虽地域不广,却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欧洲国家,国际化程度极高,吸引了众多来自法国、德国、葡萄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居民。因其人口构成多元,社会风气开放而包容,国际环境亦十分友好,我认为在这里留学将有助于我拓宽视野。”

抵达卢森堡后,田昊野深感其居住环境舒适宜人,自然景色宛如画卷。“卢森堡虽小却精致,街道井然有序,清洁明亮,童话般的城堡建筑遍布其间。再者,卢森堡的田园风光颇具魅力,被誉为‘小瑞士’的穆勒塔尔地区,植被繁茂,奇石林立,是徒步旅行的理想之地。”值得关注的还有卢森堡市的著名地标——阿道夫大桥,这座桥梁以石块堆砌而成,是一座横跨峡谷的壮丽高架桥。在游览过程中,游客可驻足桥上,远望四周风光,顿感心旷神怡。

课程设置创新包容

卢森堡的校园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卢森堡大学,田昊野如此评价。他觉得,这里的课程设置相当全面,不仅限于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田昊野兴致勃勃地回忆道,他曾修过一门名为“如何与导师相处”的课程,在那堂课中,老师运用详实且生动的案例,向学生们传授了与导师日常交流的技巧,并介绍了在遇到矛盾时可以采取的解决策略。此外,他还对另一门课程——“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解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国际间的交流互动中,由于各国间存在着差异化的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某些手势或言辞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承载着截然不同的意义,例如在某些国度,点头并不代表赞同,反而摇头才是肯定的表达。这门课程使我深刻领悟到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诸多注意事项,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对文化交流的理解。

沈照翔认为,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在于,鉴于卢森堡大学成立时间不长,属于较为年轻的学府,其课程设置较为创新和开放,且课程体系仍在持续探索之中。此外,他还认为,此类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适应环境,并为更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提供支持。我曾修读过一门课程,该课程主题是学术道德,课程中涵盖了科研活动中的规范操作,如如何正确进行科研和引用文献,目的是为了防止侵犯他人权益。对于科研任务繁重的博士生而言,这门课程是不可或缺的。

除此之外,在卢森堡的校园课堂上,教师们还会请每位学生分享个人的经历或见解。通常情况下,课堂规模维持在二十人左右。学生们来自中国、法国、德国、伊朗、印度等多个国家。我们有时会围坐成圈,就各种主题展开讨论,这就像是在聚会中闲聊一般。即便表达得不够流畅,老师们也会给予充分的鼓励。我个人认为,这样的互动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午休时光最快乐

若需用一个字眼来描绘卢森堡的特质,我倾向于用“多元”来形容,其最鲜明的特征便是语言的多样性。田昊野如此表述,“在卢森堡,当地居民自幼便开始学习法语、德语以及卢森堡语,多语言交流已成为日常。更有趣的是,当两个陌生人相遇留学之路,他们往往会先尝试了解对方精通哪种语言,随后再决定使用何种语言进行沟通。”

卢森堡不仅语言种类丰富,而且吸引了众多来自全球的学生和专业人士。根据统计数据卢森堡大学,卢森堡的外国居民与当地居民的数量大致相当,各占一半左右。沈照翔表示,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与周围朋友进行跨文化交流是常有的事。“我的主要生活内容是从事科研工作。然而,每天最轻松愉快的时间莫过于午休以及进行‘talk’。”我乐在其中与同事们闲谈,他们来自欧洲、非洲、南美洲、亚洲的诸多国度,我们的谈话内容丰富多彩,涵盖饮食、气候,以及国家文化、经济,乃至学术知识、研究课题,大家毫无保留地相互交流,畅所欲言。

沈照翔提到,他和平常的同事们经常在午休时间聚在一起用餐,话题中最为频繁的便是关于各国美食的交流。他继续说道,他的同事们对于中国美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卢森堡,虽然有一些中餐馆,但他还是亲自带他们去品尝了烤鸭、麻辣香锅等特色菜肴。他们对中餐的风味充满了好奇,并觉得这种美食非常独特。

沈照翔目前担任卢森堡华人学生会的领导职务。在端午节期间,他策划并主持了一场包粽子活动,吸引了众多中国留学生参与。此外,他还邀请了数位外籍朋友共同参与。活动当天,我们在卢森堡市的一家饭店提前预定好了场地,共有大约40人参加了活动。大家纷纷购买了新鲜的粽叶、糯米、豆馅、红枣等食材,现场动手包制并蒸煮。实际上,我们班上的多数同学对于包粽子的技艺并不熟悉,操作起来显得有些笨拙,然而整个制作过程却充满了乐趣,而在异国他乡品尝到自己亲手制作的粽子,那份滋味更是别具一格。”(本报记者 周姝芸)

《人民日报海外版》于2022年9月8日发布的第8版中,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报道。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