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四地大学排名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所编撰的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于今天上午公布。该排名是中国首个具有实质意义的大学评估体系。
4大类13项指标比高下
筛选的目标是那些以打造世界顶尖大学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高校为发展蓝图,并且面向大陆地区、台岛省、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大学,共计120所院校参与其中,其中大陆地区包含85所,台岛省有25所,香港地区有8所,澳门地区有2所,该排名公示了前100名高校的具体排名和详细评分情况。筛选出适合两岸四地高校实际状况的评价标准,构建了涵盖人才培养、科研工作、教师水平、教育资源等四个主要类别,共计十三项具体标准的评价体系,这些标准都适用于各个地区的高校。考虑到两岸四地的高等教育体系存在显著不同,以往的各类国内排名基本上都局限于大陆地区的大学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所以这份最新发布的榜单被视为首份具有全国范围代表性的高校评价表。
4所大陆高校居前十
名次统计表明,清华大学(北京)与台岛大学共同位列榜首,香港大学排名第三,第四到第十位的学校分别是:清华大学(新竹)、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交通大学(新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前十所高校里,大陆有四所,台岛和香港各有三所。大陆、台岛、香港的高等学府展现出了同步发展、特色鲜明的态势。澳门高校中,澳门大学位列全球第七十二名,表现最为突出。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紧随其后,位居第十五位。复旦大学则排在第十六位,同样表现不俗。
研究生教育均受重视
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从二十世纪末期起,都相继增加了硕士和博士的招生名额,着力推进高学历人才培养。在包括香港和澳门在内的四个地方的所有大学里留学之路,研究生数量占学生总数比例最高的前二十所院校,全都是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的大学。其中,台湾新竹的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的七所高校,其研究生人数已经超过了全体学生的一半。根据授予博士学位数量分析,前十位高校全部位于中国大陆,部分大学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超过一千个。在研究生比例排名中,位列前五的高校依次是:交通大学(新竹)、北京大学、阳明大学、中国科大、北京师范大学。从授予博士学位总数量角度衡量,排名前五的高校依次为: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
大陆高校缺学术大师
在内地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大学里,有若干所院校曾经培养出获得诺贝尔奖的学者,例如毕业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清华研究院)的杨振宁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以及于台湾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并在清华大学(新竹)获取硕士学位的李远哲。至于在获奖时其所属机构属于上述地区范围的,仅有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所在的香港中文大学。
学术研究的水平,可以通过论文被引用的频次来衡量,这是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的衡量标准,用来评估学术贡献的影响力。汤森路透公司建立了高被引科学家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统计并公布了过去三十年间,在二十一个学科领域中,全球范围内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科研人员名单。每个学科选出了250到300位顶尖学者,整个数据库收录了超过六千名科学家。港台地区多所知名学府,如香港科技大学、台岛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以及成功大学,均拥有多位高被引学者,相比之下,内地高校中仅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极少数学校各有1人入选,这一现象实际上也从某个角度揭示了内地高等教育在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领军人物方面存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