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鸥获得了哈佛大学录取通知,本打算今年九月前往美国学习,然而在申请签证时遇到了阻碍,导致无法顺利入学。
“先前尚有几人顺利,近期全部转为AP。”半个多月前,她前往北京美国大使馆呈递申请文件——本该是简明过程,然而签证官检视到哈佛大学的入学许可,取走她的证件,交回一张注明需补充审核丁鸥信息的行政处理凭证。
具体何时能够领到签证,美国大使馆告知丁鸥目前没有明确答复,需要等待进一步通知。这种情况时常发生,特别是在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自行决定“暂停哈佛大学招收中国籍学生和访问学者的资格”之后,哈佛大学的中国学生申请美国签证普遍遇到阻碍。丁鸥参与的一个由三百多余位哈佛大学新生组成的社群里,许多尚未完成面签或抵达美国的华裔学子都遭遇着相似的难题。哈佛大学于五月二十四日向联邦法院提交的诉讼文书显示,受波及的人数高达七千有余。
若申请签证未获批准,则无法前往美国接受教育。丁鸥毕业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之后在美国获得了首个硕士学位,两个月前她又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录取,攻读公共政策专业澳门国际公开大学,该校承诺将授予她十万美元的奖学金。
丁鸥起初陶醉于进入全球一流学府的荣幸里,可四月以来,哈佛高校同国家行政机构的冲突逐步升级,她猛然察觉,将来或许会冒出许多强劲对手,完全打乱她预定的海外求学安排,她向凤凰网倾诉时,反复提及不安和荒谬。
然而,与签证被暂停的丁鸥情绪迥异,凤凰网征询的目前在哈佛进修或访问的华裔学者们均显露“沉着应对”的姿态,他们的学习活动与在美国的居住状况至今保持正常。倪天天今年即将完成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学业,尽管她自己并未受到波及,但她清楚地察觉到,今年特朗普可能再次执政以来,高校普遍弥漫着一种不安情绪,这种不安主要源于对反犹言论的管控加强,以及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在大学区域频繁拘捕并驱逐学生的情况。
美国媒体强调:政府部门这一行为,严重削弱了美国一流学府之一吸引世界顶尖人才的水平。哈佛学院与政府间的冲突持续不断,处于长期的僵持状态,"对于公众而言,前景中存在的重大变数,却会切实波及到每个人的生活际遇。"倪天天这样表示。
全员遭签证行政审查,面试官第一句话:你看新闻了吗?
面试官一瞅见对方是哈佛的,立马就问,最近有瞅见什么报道没有,紧接着就追问道
丁鸥的哈佛新生朋友中,每逢5月23日去使领馆办理签证的,都领教过类似的对待方式。她在社交圈里读到众人讲述的签证过程:通常由哈佛的学长学姐们先连连点头,双方对视之下场面颇为冷清,尽管面试官流露出些许关切,但结果往往还是判定为AP,当事人只能默然接受这个决定。
当天,一位在京城美国使馆办理签证的哈佛学子通过社交平台表示:上午八点申请立刻受到核查,咨询许久,对方又发来长篇回复,称其哈佛留学身份不予承认了
事实上,美国签证审批流程近期对哈佛学生明显趋严,这种情况持续至少一周了。丁鸥在5月14日前往使领馆面谈时遭遇了挫折。她讲述,当天使领馆一楼仅设有三个面试窗口,她在等候期间注意到中间的窗口办理业务耗时大约十五至二十分钟,期间未见有人获准通过,所有接受面试者均被拒签。
面试官是个三十来岁的拉丁人面孔女士,先向丁鸥索要了护照,然后询问她是否在北京就读,又问她是否在美国获得过硕士学位。
丁鸥如实回答澳门国际公开大学,面试官立刻起身进了“里屋”。丁鸥猜测面试官是去询问主管。面试官回来后,对着电脑敲打了一阵,然后问丁鸥哈佛留学的经费出处。她说明是学校提供的资助,也有个人积蓄。面试官接着索要了资助和积蓄的证明文件,继续在电脑上操作了许久,最后交给她一张AP。丁鸥后来在小红书上遇见了和自己同日参加面试的人,那个人也成功获得了AP资格,当时她们都还没听说面试结果。
但丁鸥的护照被大使馆拿走了,她觉得“这或许是个相对好的征兆”,因为她问了哈佛大学同期入学的四个文科生,他们拿到AP成绩后,护照也都被归还了,而“这个征兆显得不太妙,极有可能遭到拒签”。
倪天天告诉凤凰网,这次震荡她已经有所预料。特朗普当局在五月二十二日正式动手之前,早在四月三十日就预先通知过,哈佛大学若未依政府规定时限完成,将失去SEVP(学生和交流访问者项目)的资格,我们全都清楚会有这样的结局,事实上,我确信校长在四月十五日发出第一封公开信详述此事时,政府与学校就已经展开了较量
哈佛的在校生和潜在生源在众多公共讨论平台关注联邦政府同大学间的最新交锋,在社交应用以及哈佛中国学子微信群聊中,学生们流露出一种担忧的心态。部分人忧虑申请留学签证的I-20表格可能停止发放,另一些人则害怕自己过往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内容遭到追究,同时还有几位从美国高校完成本科学业,即将赴哈佛攻读硕士学位的中国学生,正犹豫是否要利用宝贵的暑假回国一趟,唯恐再次入境美国时遭遇阻碍……
哈利·波特式恐惧照进哈佛校园:反犹言论审查、执行局抓人遣返
二零二五年四月,美国联邦政府持续动用政治方法对哈佛大学施加压力,着力处理这所世界一流大学中存在的“反犹思想问题”,手段涵盖要求学校取消强制佩戴口罩规定,要求调整学校的运作方式、招生政策、人员聘用、教职工及学生管理,进行审查和评估那些助长反犹倾向的项目与部门,冻结高达二十二亿美元的政府资金分配……五月二十三日暂停哈佛大学接纳国际学生和访问学者的权利,是最近的一次严厉行动。
哈佛大学对此表示坚决抵制,起初在三天期限里拒绝服从特朗普的强硬要求,接着向联邦法庭提起诉讼。现任校长艾伦·加伯多次通过公开信阐明立场,强调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具备权力干预私立学府的教学科目选择、学生录取与师资聘用标准,亦无权限定其学术研究与探索方向。
丁鸥在5月24日凌晨接到哈佛大学发来的群信,美国当地时间是当天下午,信中说明这所大学已经向联邦法院递交了起诉文书。那天她同时收到了哈佛国际事务处和副教务长国际事务处发送给所有新生的信函,信中这样写道:你十分关键,你在哈佛的参与至关重要,我们将全力维护你的权益。
网络平台上,部分学子戏称哈佛的冲突与《哈利·波特》某段情节如出一辙:霍格沃茨与魔法部争夺控制权,这种设定显得颇为贴切,魔法世界亦然存在权力支配现象。
事实上,小说里的某种紧张情绪也影响了真实的哈佛校园:那里出现了针对犹太人的言论管控,同时执法部门也在校园内频繁拘捕学生并驱逐他们,这些情况都发生在这么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
倪天天提及有个追踪仇视犹太人的平台,该平台会逐一披露曾参与针对以色列行动或于社交网络上表态支持巴勒斯坦的各高校学子、学者的名单。现阶段,该平台上已公开五十七名哈佛大学学子、十七名教师的详尽数据,内容包含个人肖像,以及每个人在所有社交平台上发表过的言论的截图。
惊慌从校外蔓延至哈佛,其他学校的学生常常被移民执法部门逮捕并驱逐出境。据《纽约时报》披露,2025年3月25日,在波士顿近郊的某个路段,一名美国塔夫茨大学的土耳其裔女博士生遭到数名美国便衣警察的包围,随后被强行带走。她的博士同学告诉她,自己并未加入校园支持巴勒斯坦的集会,不过她和几个同窗曾在校报上合作发表了一篇社论,主张塔夫茨大学应与学子们并肩,终止同以色列的各项往来,而那场风波爆发的月份里,刚刚履新美国国务卿的马克·卢比奥明确指出,全国范围内有三百名学生的签证遭取消,并且他透露许多获停签者都与校园内的抗议行动有关联
今年四月以来,校园里的气氛日渐令人不安。哈佛大学在波士顿的其他几所高校学生相继被执法部门带走后,师生们发起了抗议行动。不过,参与抗议的人手逐渐减少,原因是担心参与活动会影响顺利毕业。这些情况都让我们意识到,学生的个人资料安全和表达意见的自由,在短短半年间突然遭遇了严重挑战。
丁鸥在网页上发现有人提醒,哈佛的学生和访问学者签证失效那天,最好不要外出,担心会在街面上被捉住。
四月份开始,倪天天持续收到哈佛大学国际办公室发来的消息,内容是说明近期有大量该校学生遭遇困境,情况严重到每隔几天就有三名到五名学生直接被取消签证,并且被要求马上离境,比如四月六日的邮件中提到,截止当天已有七名学生和五名近期完成学业的人员被剥夺了签证资格……学校方面承诺会单独通知相关人员,同时建议他们咨询法律方面的帮助……
自从收到邮件后,哈佛大学规定必须出示身份证明(校卡)才能出入校门,各个建筑物也安装了新的出入系统,需要刷卡才能通过。“我们能真切感受到,学校确实担心有人进来抓人。”倪天天表示。
但是哈佛究竟能否为学生提供法律方面的帮助,尚不明确,倪天天这样认为,学校能够采取的措施可能十分有限。
除哈佛大学外,东北大学以及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等一些著名高校,也有不少学生和校友的签证被美国国务院取消。东北大学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声明称,移民与海关执法部门(ICE)在未事先告知学校或学生的情况下,就终止了部分人的留学资格登记。
没有证据显示每个拿不到签证的学生都涉及政治问题,不过所有规定明显都在变动,护照审查、驱逐措施都成了政治表演的工具。对我们而言,未来巨大的变数会真切影响到普通人的人生。倪天天表示。
她接着把哈佛大学校报《哈佛深红报》上的一篇文章传给了凤凰网,该报于四月十五日发表了题为《不要为哈佛只做了最低限度的事情而鼓掌》的报道,文中指出:“假如这所大学最终确认接二连三的学生签证遭到取消,并且保证不会让移民和海关执法局的人把学生带走,那么它才算是真正挺直了腰杆。”
削减经费逼走博士,从“哈佛难民”到“美国学术难民”
部分持F1签证的哈佛学子于社交平台上展示个人护照,并附上“哈佛难民”的标识,相关内容迅速引发关注,“遭哈佛大学开除”的话题在某个平台位列热榜榜首,浏览次数累计达九百二十九万四千。
一些高校同样表明立场,给予遭遇波折的“哈佛学子”合作机会。五月二十三日,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相继发表文告,已组建专项小组,优先受理哈佛学子的转学事宜,并承诺提供学分衔接、证件办理、住处安排、经济资助等转学支持。香港以外,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与青年事务局也号召澳门院校为受冲击学生提供升学转介服务。
丁鸥看了相关报道,便将自己过往的经历、学术兴趣以及哈佛大学入学的具体细节等文件寄往香港科技大学,期待他们的反馈,他投入了很多精力来展示个人背景,但至今仍没有收到任何回音。
她所在的哈佛社群里,也有人询问,是否收到其他院校的录取通知,之后再重新考虑这些录取——尽管最终期限早已结束。有成员透露,自己确实提过这个问题,得到的回应都是:“名额已满”。
倪天天觉得,对比针对国际学生的签证问题,特朗普政府从四月起推行的削减和冻结政府经费措施,对目前哈佛的教职工触动更甚,最明显的变化是:经费分配方式发生变动,许多实验室出现经济困难,导致部分2025年博士申请者无法获得资助,因而选择退出。
倪天天透露哈佛教育学院最近面临困境的状况:据了解,学院目前没有经费支持新入职的博士生,他们只能依靠担任助教来赚取少量报酬,维持基本生活;另外,一个实验室的运作资金明年将告罄,导致一位研究生不得不另寻他处继续学业;她本人所熟悉的某位教授,现在手下已有三名助教,但学校方面可能重新分配资源,明年或许会取消对其的助教配置,令其陷入困境……
五月中旬,哈佛大学的一名访问助理教授李煜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信息称,三月份他参加了该校的教师任职面试,随后特朗普与哈佛大学产生了矛盾,导致科研经费大幅减少,他原本担心面试会被取消,但哈佛方面表示,尽管当前形势较为复杂,学校仍在努力推进并解决他的应聘事宜。他涉足人工智能与生物数据学的交叉地带,从事相关领域的探索与知识传授,他向凤凰网表示,自己的相关活动确实因此遭遇了些许阻碍。
其他学校同样遭遇困境,麻省理工大学下一年度的博士生招生规模将削减百分之八,这是彭博社五月二十二日发布的一篇报道中透露的信息,倪天天对此有所察觉。
丁鸥在哈佛大学入学申请被拒之前,遭遇过另一所已确认录取的大学撤销了其博士录取资格的情况,起因是特朗普政府削减了高校经费。
一月份下旬,位列美国教育学领域第二位的范德堡大学向丁鸥伸出了橄榄枝,指导老师多次主动询问他是否会接受邀请,丁鸥明确表示肯定到来,同时婉拒了其他高等学府的面试安排。
但她未曾料到,二月份中旬范德堡大学教育学院收回了录取通知,校方告知她该专业方向所有招生名额均被取消,后来她收到导师的邮件,对方说明这是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学院无法招收新学员,此事与联邦政府削减高校拨款有直接联系。
这所学院一共有五个博士培养计划,其中三个被直接取消了。丁鸥表示,其实在她收到入学通知之前就已经感到有些不安,她不明白为什么学院迟迟没有开始办理她的入学手续。她曾通过邮件询问过此事,得到的答复是“存在一些需要处理的问题,不用过分担心”。
非常意外。那会儿我向许多学校递交了申请,但那些学校后来又取消了面试,表示放弃了其他候补选择,导致整个出国计划彻底中断,感到十分困惑。收到学校取消录取的消息后,丁鸥尝试再次沟通留学之路,又通过邮件向范德堡大学询问,是否能够推迟一年入学,并且她承诺会自行负担接下来一至两年的学习开销,但学院最终还是没有同意招收。
丁鸥心里觉得事情实在荒唐,也很是恼火,从那时起,她开始密切留意特朗普当局与美国高校之间的较量情况。眼瞅着,这场较量又牵连到了她本人——在接到哈佛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之后,她的赴美签证却遭遇了阻碍。
美国吸引人才能力被破坏:75%美国科学家,在考虑离开美国
当前美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大胆行动,引起美国媒体对人才外流的忧虑。据《纽约时报》披露,特朗普当局自四月起接连五次减少、停止对哈佛大学的财政支持,其中包含长达数年的研究经费,总额达22亿美元,以及6000万美元的合约款项。《纽约时报》在五月二十二日的文章进一步指出,这些政策直接削弱了美国一流学府吸引国际顶尖人才的实力。这种能力长久以来都是美国学术、经济和科学实力的重要支撑,为其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美国会损失部分专才,特别是科研领域的精英。欧洲已经接纳了部分从美国流出的学者,在美国的许多中国专家也渴望返回祖国。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教授李井奎曾是2019至2020年哈佛大学法律经济学项目访问学者及博士后研究员,他向凤凰网透露,其访美期间正值特朗普执政,哈佛部分教授对这位总统表现出强烈不满,甚至出言鄙夷,另有一些教授因无法忍受特朗普的治国风格,最终选择离开美国,前往德国发展。
今年三月,英国《自然》周刊实施了一项针对1650名美国科学家的调研,结果显示百分之七十五的参与者打算迁往他国,其中欧洲和加拿大是最受青睐的选择,该调查同时征询了将近七百名研究生的意见,百分之七十八的应答者也有离开的打算。
欧洲正抓住美国科研人员大量外流的机遇,5月19日,英国《金融时报》披露,英国政府、英国皇家学会和英国皇家工程院即将公布针对外国人的投资方案,重点招募因美国科研政策变动而计划离开的科研工作者。欧盟委员会负责人冯德莱恩当时也表态,两年内会拿出5亿欧元(折合5.6亿美元),目的是把欧洲打造成科研人才的聚集地。法国领导人马克龙最近也宣布,将投入1亿欧元(约合1.1亿美元),旨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哈佛大学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23日,对涉及国土安全部、司法部及国务院的特朗普政府提起了法律诉讼,指责其违背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所保障的言论自由精神。同日,联邦法官迅速针对国土安全部推行的签证禁令,下达了紧急的暂停执行命令。
尽管限制令已经取消,丁鸥仍然感到十分不安。她表示,就算联邦法院暂时约束了特朗普政府,未来的行政当局或许会借助其他途径制造麻烦,例如审查签证申请,或者设置入境壁垒。
她在哈佛的新生交流平台注意到,这一批哈佛学子遭遇了美国海关的严格检查,有学生被收走了手机,被带到临时隔离点审问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她不清楚,自己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什么情况。
文中丁鸥、倪天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