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麻省理工夺冠,中国高校表现亮眼

专业选择2025-08-20 21:08:25佚名

全球知名的高等教育研究组织QS,今日公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大学排行榜。

此次榜单囊括了106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1500余所高等学府,麻省理工学院已经连续14年稳居首位,全球大学间的竞争态势愈发白热化;超过四成的中国内地大学排名较去年获得改善,这一成果体现了该国高等教育机构在国际评比中持续进步的大方向。

全球排名亮点

世界大学排名有哪些亮点?

麻省理工学院已经连续14年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帝国理工学院位列第二,斯坦福大学则排在第三位。

中国内地高校持续进步,今年排名中大约一半大学位置提升,北京大学保持全球第14位,清华大学升至全球第17位,复旦大学则上升9名,位列全球第30位,现在中国内地已有5所大学进入全球百强行列。

韩国也是区域性强国,高校实力突出,有43所大学入选,其中16所的排名进步了。

香港地区大学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香港大学在全球的位次前进到第11位,在全世界有五所或以上高校进入排名榜单的城市里,香港的高等教育进步幅度排在第二位。

2026QS世界大学排名 中国内地高校排名上升 麻省理工学院连续14年位居榜首_qs世界大学排名2015

新加坡在全球排名前十五的名单中,有两次出现,新加坡国立大学位列全球第八位,南洋理工大学则排名全球第十二位,这两所高校在国际参与度这项评估标准上的成绩,比日本那些排名靠前的大学要突出得多。

德国这些年子首次见到高校位次上升的比下降的多,意大利也首次有大学进入全球百强,米兰理工大学位列第98名,这对意大利这个G7成员国是个关键性的进展。

这些现象反映出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角逐愈发白热化,中国内地的高等教育系统迫切需要借助开拓进取、跨国协作以及声望上的优势来重新巩固其领先地位,接下来是本次榜单上全球排名前十的高校名单

最终排名结果请以官网为准

聚焦中国(内地)高校

最新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显示,大约百分之四十五的中国内地高校排名比去年进步了,这次有三十两所中国内地大学排名上升,这种状况持续了近些年中国高校国际排名中不断进步的大方向。在中国内地表现最出色的十五所大学里,有十所排名比去年上升了,北京大学继续是中国内地高校的第一名,也是全球第十四名。

最终排名结果请以官网为准

qs世界大学排名2015_2026QS世界大学排名 中国内地高校排名上升 麻省理工学院连续14年位居榜首

在32所名次进步的内地大学里,有18所上升了10个名次以上。表现最好的是教师人均论文被引次数,超过七成的内地高校在此项排名上有所前进。另外,在雇主评价方面,超过六成的内地大学也获得了提升。师均论文引用指数方面,卡塔尔地区得分超出中国内地高校平均水平,达到86.7,荷兰和新加坡地区得分相同,均为73.1,香港特别行政区得分为71.6,澳大利亚地区得分为70.7,这三个地区得分也高于中国内地高校平均指数70.6,其余地区得分均不及该平均指数。

清华大学的雇主声誉指标在全球排名中前进了7位,达到了第15名,北京大学的这一指标也提升了11位,位列全球第17位。在至少有15所大学进入排名的国家或地区里,中国内地是雇主声誉指标进步最快的五个地区之一。

中国(内地)高校在多个指标中位列全球前100:

学术声望方面,北京大学位列第12位,清华大学排第16位,复旦大学处于第50位,上海交通大学位于第56位,浙江大学则处在第75位。

雇主声望方面,清华大学排第15位,北京大学排第17位,浙江大学位列第36,复旦大学排第49位,上海交通大学位列第56。

师生比例方面,中国科学院大学有十一比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五十六比一,清华大学为六十三比一,北京大学则是六十六比一。

共有31所中国内地大学跻身全球百强行列,当中中南大学排名第8,华中科技大学排第10,浙江大学排第11,上海交通大学排第13,南方科技大学排第14,且这五所高校均位列全球前十五。

国际研究网络:浙江大学(100)。

就业成果:北京大学(58)、清华大学(60)。

qs世界大学排名2015_2026QS世界大学排名 中国内地高校排名上升 麻省理工学院连续14年位居榜首

国内大学在海外教师占比、留学生构成比例以及环境可持续性评估方面,均无高校跻身世界百强行列。

另外,C9联盟的大学在中国顶尖高校的榜单中仍然处于领先位置,所有高校都位列中国前十五名之内。南京大学的全球排名提升到第103位,已经非常接近百强。这个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术声望、雇主评价以及教师平均论文引用数的增强。然而联盟里的大部分成员国,在国际学生比例、国际教师比例、师生比例以及就业成果这些方面的排名出现了下滑。

最终排名结果请以官网为准

此次中国内地入选的高校里,仅三所大学未被纳入2022至2027年“双一流”名单,分别是上海师范大学、深圳大学以及西交利物浦大学。今年有一所“双一流”高校首次进入榜单,中国科学院大学(UCAS)初次上榜,在全球排名中位列第362位。

Ben作为QS的高级副总裁指出,中国内地高校在过去十年里,教学水平与研究能力都获得了显著提升。北京大学持续巩固了领先地位,今年的全球排名来到第14位,这一成绩值得注意。

全球高校排行榜显示,中国内地32所大学位次上升,反映出该国在高等教育方面进步显著。与此同时,印度、马来西亚等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高等教育也实现迅猛发展。

中国顶尖高校的国际声誉与日俱增,但整体教育水准和学术影响力仍存改进空间。加大资源投入和扶持力度,能促使更多内地大学满足学生在不断变化的全球背景下对人才的要求,同时也能达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期待。

中国(内地)高校

可提升领域

2026QS世界大学排名 中国内地高校排名上升 麻省理工学院连续14年位居榜首_qs世界大学排名2015

国际学生的平均分数不及标准水平,12.3的得分与阿联酋的84.5、英国的83.5和奥地利的81.6相比,差距非常大。在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里,仅有暨南大学跻身该指数的全球前400名,排名第174位,较上一年度下滑了12位。大部分中国(内地)的大学在该指数上的名次都有所下降,高达76%。中国内地大学在增强对区域全球人才的吸纳能力方面潜力巨大,并且在未来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互动方面也具备广阔空间。

在三项全球参与度统计(包括国际学生比例、外籍教师占比以及国际科研合作范围)里,仅有一所中国内地大学跻身世界百强行列。同济大学的位置大幅下滑141个名次,最终位列全球第204名;南京大学则提升了44个位次,全球排名来到第273,并且在国际教师指标中进入全球前300。不过,高达69%的中国内地高校在该统计项目中的名次出现了下滑。

中国内地高校在就业成效评分上为23.9分,位列全球表现最落后的前四分之一国家和地区之中。虽然百分之六十四的中国内地大学在招聘方声誉评估中名次有所提升,但在就业成效方面却相形见绌,仅有六所中国内地大学跻身全球前二百五十名行列,相比之下,美国有四十二所大学入选,英国有十二所,澳大利亚也有八所大学进入该排名区间。雇主的声望体现了全球对毕业生才能的判断,而就业成就的衡量则依据毕业生的实际职业轨迹与所获成就。

非一线城市的增长情况是这样的,在32所排名靠前的中国内地高校里,有17所地处一线城市,具体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地方。今年新加入排名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也设在北京。从世界大学排名来看,一线城市中那33所高校里,只有7所的排名有所下滑。但是,对比之下,40所来自非一线城市的高校中,只有15所的排名实现了上升。大城市人口总数达到八千五百万左右,小城市人口总数高达十三亿五千万。所以说中国内地小城市的高等教育还有相当大的进步空间。

中国已稳固其作为科研大国的身份,当前正着力吸纳更多海外学子,并促进学术往来与科研协作。浙江大学在打造坚实国际科研体系方面,为国内其他高校提供了借鉴,同济大学和南京大学则证明吸纳并融合外籍教师是切实可行的。

排名方法论

世界大学排名是基于以下各项指标的加权指数得出。

世界大学排名

全球高校

世界大学排名全球如下:

————————

2026QS世界大学排名 中国内地高校排名上升 麻省理工学院连续14年位居榜首_qs世界大学排名2015

早先,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高等学府曾经表明立场,决定不再参与全球排名评估,

中国人民大学,在 2020 年,于关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专家座谈会上,郑重宣布自 2022 年起,将终止向所有世界大学排行榜机构,提供任何相关数据,并且,在 2022 年 5 月 8 日,该校相关负责人qs世界大学排名2015,也确认了学校确实已经作出,不再参与国际排名的决议。

南京大学方面:依据 2022 年 4 月 15 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的《中共南京大学委员会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七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所述qs世界大学排名2015,学校在制定《南京大学 “十四五” 规划》与《南京大学 “双一流” 建设高校整体建设方案》时,已决定不再将国际排名作为关键发展指标,同时也不再将其视为学科建设的重要依据。

兰州大学方面的人士透露,这所大学并未参与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的评选,此前泰晤士方面确实与学校有过接触贝语网校,但最终学校选择了不参与,另外,该校曾向QS排名提交过一年的相关资料,但此后便没有继续提供信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