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清华大学 7月26日大罢免大失败!蔡英文公平正义口号成空谈?

专业选择2025-08-22 17:05:32佚名

这种落差,体现的不仅是方针迟滞,更是体系性的沮丧。

7月26日那次“大罢免”以彻底失败告终,各个选区反对者的选票数都压倒了支持者。岛内新竹清华大学荣誉讲座教授、日本籍学者小笠原欣幸在文章中评论,这一结果所暴露的,并不仅仅是政策的无力,更深层次的是体制性的挫败感。蔡英文2016年曾大力倡导的“公平正义”,到了她执政八年结束时,依然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难以触及。民众对民进党的信心正在逐步瓦解,这种现象在年轻一代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赖氏

清华新建学院_清华新传学院_新竹清华大学

"是对民进党当局的一次清算"

"抗中保台"口号效力减弱

清华新传学院_新竹清华大学_清华新建学院

小笠原欣幸于8月1日通过社交平台公布他在日本《东洋经济》专栏撰写的关于7·26“大罢免”的数据,以及论述国民党从失误转为反攻的文章,他强调这场投票相当于台岛民众判定强力制衡赖氏政府的反对派获胜,同时也间接意味着对民进党当局的一次审判。对于赖家与该组织来说,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挫败留学之路,甚至可以视作其政治影响力的彻底丧失。

小笠原欣幸表示,罢免方在个别选区票数有所提升,但最终没能逆转局势。发起罢免的团体加上背后支持的执政党,没能引发民众强烈不满。民进党想用“台民意机构乱象”来解释罢免,却没能让中间选民信服。民众反应很明确,既不赞成罢免,也不赞成执政党用选举手段来巩固执政合法性。

小笠原欣幸指出,此次罢免行动造成的影响仍未消退。社会各界开始探究它对2026年县市长选举和2028年台岛地区领导人选举的潜在作用。对于国民党,这场选举证明“反对民进党”依然是一个能够吸引支持者、稳固核心力量的口号。然而对于民进党,过去最具号召力的“反中保台”策略,其效果正逐渐降低。

台青对民进党的信任在流失

无实质政见终会被民意抛弃

这种落差,不仅体现了政策的迟滞,更揭示了深层次的挫败感。小笠原欣幸指出,蔡英文2016年所倡导的“公平正义”,至今仍遥遥无期,民进党的公信力正逐步瓦解,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

小笠原欣幸表示新竹清华大学,年轻群体承受着房价飙升、收入停滞和职业不稳定的重担,因此对民进党当局的不满情绪持续累积。他们未必认同中国大陆,也不一定信赖国民党,然而更加困惑的是:如果当前局面毫无进展,所谓的“维持现状”又有什么意义?这种困惑源于现实生活的无力感,并非受到任何政治力量的挑唆。

小笠原欣幸认为,民进党长期以来用“中共同路人”来攻击对手,反而让民众感到厌恶;这次罢免方把同样的说法用在对国民党身上,却没能收到预期效果,说明民众对这种简单化的标签式政治话语已经明显感到厌倦。另一方面,在野派也经常用“1450”“侧翼”这类词语来指称不同意见者,整个政治环境早已陷入彼此对立和不断恶化的怪圈。

小笠原欣幸表示,台湾同胞所盼望的,是一种能够超越分歧和口号的理想蓝图。他们渴望建立一个能够切实掌控自身命运的发展规划新竹清华大学,而不是仅仅聚焦于“反对哪个势力”或“担忧哪个对象”的政党。民进党如果一味通过“对抗大陆”来凝聚选票,只会让民众逐渐失去兴趣;在野党倘若只会空喊“反对民进党”,却拿不出有分量的政策主张,最终也会被民众所遗弃。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