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一家名为QS的国际性高等学府研究组织亚洲大学排名2013排行,公布了它的第15个亚洲大学评估结果。
本次亚洲高校排行榜囊括了760所大学,较前一年增加的院校数量为73所,增幅达到10.6%,这标志着QS机构在亚洲高等教育领域所开展的规模最为宏大的调研工作,其成果得到了全面呈现。
北京大学史无前例地荣登亚洲高校榜首,新加坡国立大学未能延续五年称霸亚洲的纪录,其排名跌至第二,清华大学则位列第三。
排名指标
这次考核主要考察了学问高低、学生求职本领、科研水准、条件好坏以及对外交流广度等层面。
排名亮点
/Macao
港澳地区排名
香港和澳门共有十一所高校入选,其中三所香港大学位列亚洲前二十,不过这些入选的大学排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香港的大学排名中,共有九所学校入围,其中香港大学依旧位居前列,但相比上一年度下滑了一个名次,来到第4位,并且不再属于亚洲顶尖三强;香港中文大学同样比去年退步一名,位列第12位;香港科技大学去年位于第九的位置,今年则跌出了前十行列,排在第14位;香港城市大学表现不佳,大幅跌出前二十强,从第20位降至第23位;香港理工大学也略有下降,从第25位降到第26位;香港浸会大学和岭南大学的排名连续三年持续走低,分别处于第68位和第152位。
香港树仁大学在自资院校中排名下滑至第351-400位;香港恒生大学作为第二次上榜的自资院校,其排名也降至第551-600位。
澳门高校方面,有两所位列其中,其中名次最靠前的还是澳门大学,不过已经滑出亚洲百强行列,目前位于第101位;澳门科技大学位列第215位,比上一年度下滑了十位。
新加坡院校排名
本次排名,新加坡高校的表现情况如何?
新加坡有三所高校入选该榜单,分别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它排在第二位;南洋理工大学,它位于第五位;还有新加坡管理大学亚洲大学排名2013排行,它位列第117位。
新加坡高校的排名情况,与某些评估标准密切相关。其中,国际师生比例和研究方面的成就,是这两所院校表现突出的关键因素。这也是它们能够持续获得高评价的重要原因。
马来西亚高校表现
在2023年QS亚洲大学排名里,马来西亚一共列出了36所高校,这个数目和前一年相同,从整体排名状况来看,可以说保持稳定并且有所提升。
马来西亚六所大学跻身亚洲前五十名,十八所院校位列亚洲,总计二十五所院校进入亚洲,和去年数量相同。
最靠前的大学是马来亚大学,位列第9,较前一年下滑了1位,其次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排在第27,名次与前一年相同,马来西亚国民大学位于第30,较去年提升了3个名次,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处在第32,也较前一年进步了3位,马来西亚理工大学位于第39,比去年退步了1名泰莱大学's首次冲入前50,排在第49名,比去年上升4名。
泰国院校排名
在本次排名中,泰国共有25所学校入榜,去年23所。
朱拉隆功大学、玛希隆大学进入亚洲前五十行列起步网校,前者排名第37,后者位列第47。今年相比去年略有下滑,接下来依次是清迈大学、泰国法政大学、格乐大学、泰国农业大学、孔敬大学和宋卡王子大学,这六所高校同样跻身亚洲前两百强;今年新增的格乐大学和博仁大学也出现在榜单上,格乐大学表现突出,位列第149位,是其中的佼佼者。
泰国在2023年的QS亚洲榜单上,入榜院校的数目比2022年有所增长,具体到各个学校,排名出现了上升和下降的情况。
菲律宾院校排名
毫无疑问,菲律宾的“四大名校”继续占据前四位置,入榜数量比上一年多了一个,不过学校的整体名次与去年相比,显得有些退步。
菲律宾排名第一且入围的依然是我们这所菲律宾高校,与中国的吉林大学一同位列第87位;雅典耀大学、德拉萨大学和圣托马斯大学也成功上榜,在这四所院校里,只有圣托马斯大学的排名较上一年提升了两个位次;莱西姆大学在亚洲大学排行榜上处于701至750区间。
下图为此次上榜的16所菲律宾高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