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10 月起多所内地与香港合作大学落户广东,快来了解

专业选择2025-09-06 16:04:35佚名

早在2020年10月,教育部就清楚表示过,会鼓励那些达到标准的香港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进行联合教育项目。

目前广东已经迎来3家内地和香港合资的高校,另外还有4家港陆合作的高校正在积极筹备北师港浸大全国排名,让我们来关注一下这些进展。

以下所大学已建成并计划招生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香港科技大学以经济管理和工程学科较为突出。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由香港科技大学和广州大学联合创办,是内地与香港共建的第三所高校。该校坐落于广州市南沙区域,总建区达1669亩,整体规划分两个阶段实施,首期占地716亩,现已交付使用,能容纳4000名学生完成教学活动并保障其日常起居。

据了解,港科大广州依托本校悠久的学科积淀,将突破常规大学的院系界限,首创“枢纽”与“学域”的学术组织形式,决心打造全球首个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学。

该校于二零二三年起接纳大学本科学生留学之路,初度开设人工智能学科、数据科学及大数据技术学科、智能制造工程学科,规定考生以物理科目为首要,其他科目不做限定。录取途径计划采用大类招生模式,学生前两个学年不分具体学科,待到二年级学年终止时,可依据个人意向挑选学科方向。完成学业之际,学生将同时获得香港科技大学授予的学历凭证,两所大学的所有资源与教育项目对两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完全共享。

根据消息,2023级大学新生会先在校园内的研究生公寓暂住,并且会采用纯外语的精细化授课方式。新生每学年的教育成本是十万元,现阶段八人合住的房间单间费用为两千元,具体金额以学校发布的招生文件为准。

这一年首次招收本科生,由于没有往年的录取分数可供对比,学校号召高考分数超出省级重点线(即本科线)的学子们积极申请,估计到次年,本科招生的覆盖区域会拓展至全国范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香港中文大学现时于广东的高考中招收提前批本科,招生类别涵盖文理、商科、工科北师港浸大全国排名,另设本科入学奖学金项目,申请者仅需依据高考分数填报志愿,无需其他额外手续。

港中大(深圳)是中国内地与香港高校合作创办的第二所大学,它继承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学术体系,在2014年获得正式批准成立,现在它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施行理事会指导下的校长管理机制,运用中英两种语言进行授课,推行书院式教育模式。该校设有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音乐学院这六个学术单位,以及一个研究生培养机构,提供二十五门本科课程供学生选择。

二零二二年十月,香港中文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共同开办了全新的粤港澳大湾区2+2本科学位项目,两个校区将联合开设双主修项目,参与双主修项目的学生需在两个校区分别学习两年,完成学业后,将获得香港中文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学位证书中会注明其所修读的两个专业名称。

最新情报显示,港中大(深圳)计划增加招生名额,特别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改善教学设施,依靠公共财政资金建造新教学楼,推进世界顶尖大学和一流学科项目,优先发展人工智能、微电子、机器人等领域,增设公共政策学院、微电子学院,协助医学院和医院共同进步。

港中大(深圳)于2022年面向广东省开展综合评价、提前批本科及本科批招生工作,其中本科批仅招收音乐类考生,提前批本科则针对物理和历史科目各设置一个专业招生。报考物理科目的考生,其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56分,对应的全省排位为1390名;而选择历史科目的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则为617分,全省排位为567名。

学费:11.5万元/学年;

住宿费:1200元/学年;

成绩要求:外语≥120分。

北师港浸大(UIC)

“北师港浸大UIC”这所学校的完整名称叫做“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它是中国内地和香港高等教育领域首次合作建立的大学,同时也是国内第一所采用新型博雅教育模式的大学,现在坐落于珠海市,始建于2005年4月,到了2016年获得了开办研究生教育的资格,并于2021年被选入广东省的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其中被列为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开展英语授课,设有工商管理学科群、文化艺术学科群、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和理工科技学科群,还包含通识教育学科群及研究生学科群,面向29个本科学科(领域)招收学生,完成本科学业者将获得北师港浸大授予的毕业证明和香港浸会大学授予的学位证明。二零二一年届本科学生中,约有七成四选择在国内或海外继续深造,进入全球排名前百名的顶尖学府深造的比例高达八成一。

北师港浸大年在广东省招收本科生, 本科招生包含物理和历史两个专业组,物理专业组的录取分数线是567分,全省排位在51101名,历史专业组的录取分数线是541分,全省排位在16260名,只有达到这些分数和排位的考生才有可能被投档。

学费:10万元/学年;

住宿费:3500-6400元/学年。

以下4所大学正建设中

香港大学(深圳)

二零二一年九月,深圳市和香港大学商议建立伙伴关系,计划合办香港大学深圳校区(暂时名称)。

香港大学(深圳)计划在南山区石壁龙地区建立校区,主要承担本科和研究生的高等教育任务,初期将围绕理学、医学、法学、工程、建筑、智慧城市、生命科学、数据与智能、先进材料、金融科技等方向,开展学科建设或成立相关研究组织。

有消息称,深圳市当局已向广东省教育主管部门呈报,希望将联手建立香港大学(深圳)这件事,包含到广东省高等院校发展“十四五”蓝图之中。

二零二二年十一月,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深圳分部在深圳市福田区宣告建成,招生活动从二零二二年九月一直开展到二零二三年三月。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二零二零年,东莞市人民政府、东莞理工学院与香港城市大学达成共识,三方共同签署了合作办学文件,决定共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坐落于松山湖科学城中心地带,计划实施学士、硕士及博士层面的研究生培养,整体招生人数设定为六千名。项目首期占地面积为179.5亩,第二期占地面积为344.4亩。东莞市还在校园邻近区域划拨了200亩土地,以备学校未来拓展之用。

首期校园工程于2021年4月破土动工,到2022年9月时已整体完工。现阶段,项目已转入内部装饰环节,预计今年7月将彻底竣工。

港城大(东莞)先前组织了线上筹备会议,会议中清晰表明,需为2023年9月实现正式录取全力以赴。

香港都会大学(肇庆)

二零二零年四月,肇庆市政府、香港都会大学以及肇庆学院签署了合作兴办文件,这三家机构一起筹备香港都会大学在肇庆的校区。

香港都会大学在肇庆新区确定位置,该校区面积达两千五百亩,首先会建立创新商学院、创意媒体学院、科技学院,同时也会开办语言、人文和社科学院,未来计划增设护理与健康学院。

学校将转型为应用型教学研究机构,核心课程以英语授课为主,初期招生规模约四千名,后续将分阶段扩展,最终在校生人数预计达到一万名左右。

二零二一年十二月,肇庆市公布了本地未来五年及至二零三五年期间的经济社会进步蓝图,该规划文件中载明,在“十四五”阶段,也就是二零二一年到二零二五年这四年时间之内,要着手筹备香港都会大学在肇庆的分校。

香港理工大学(佛山)

二零一九年,佛山市当局同香港理工大学达成协作基础文本,表明要兴办该市院区。

那个时期的构想是:香港理工大学(佛山)的长远目标是成为国内顶尖学府,参照香港总部的标准来设定。起始阶段的学生大多来自内地,教学内容、学历认证将与香港总部保持一致。2020年,该项目被纳入广东省重点前期筹备项目名单,预估总投资额为307亿元,计划建造的建筑物面积约为200万平方米。

最新消息如下:2023年1月,香港公布的《行政长官2022年施政报告》中的人才计划具体措施表明:该计划的适用对象范围,已经从香港本地的院校毕业生扩展至香港高校在大湾区设立的学校毕业生,不设人数上限,并且初次申请的停留时间由原来的十二个月增加到了二十四个月。

哪所高校是你的理想型大学?

编 辑 :小语学姐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