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光纷繁无序,我们仓促地分别,歌手林宥嘉在《心酸》曲目中如此表述。
2020年的毕业季已经到来。说到毕业,难免会勾起伤感的思绪,无论是刚毕业的学生,还是已经离开校园多年的朋友,都会因此感慨万千。6月29日到7月2日之间,山西晚报的记者采访了五位不同时期的毕业生,收集了他们临毕业时的各种经历。当他们翻看自己的毕业纪念册时,许多有趣和感人的往事便浮现出来。各个时期的学子取出自己的毕业影像和记录簿,那些形态各异的字句使众人重返往昔时光,也显现出时光流转的印记。
建设年代的红色激励
宋兴炎,在1958年从太原建筑职业学校毕业,他现在已经八十岁了。
我中专毕业时年仅十八岁,当时还没有同学录,关系要好的同学,会彼此送一本红旗本,在封面上写下祝福语。在那个崇尚红色的岁月里,同学们的祝福都是充满红色力量的鼓励。比如把全部身心投入给组织;愿你沿着变革之路奋勇前行;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之时,不会因为无所作为而感到羞耻,不会因为光阴虚掷而感到懊恼……
十八岁正值青春年少,斗志昂扬,干劲十足。临近毕业之际,教育机构要求每位学子填报未来去向意向。我们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听从国家安排。宋老对此深有感触。宋兴炎被安排到太原钢铁厂工作,他的同窗们有的去了铁路系统,有的则进入重型机械制造单位。虽然离开校园生活已过去六十余年,但每当回忆起那段时光,依然感觉仿佛就在眼前。如今同窗相聚,彼此都已年迈,交谈内容多是自身健康及子女境遇,家庭生活方面。“这些年,我们每年聚会时总有些老友缺席,失落之情远超重逢的欢欣。只盼各位同窗珍重身体,福寿安康。”提及此,宋老面露忧思。
日子虽苦但童年很快乐
罗小松,1971年生人,1988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
回想往昔求学时光,罗小松眼中闪烁着满足的光芒。罗小松表示,他读小学期间,生活虽然清贫,但童年岁月却无比欢愉。
我幼年时在乡下跟随祖母生活。那个时期初中毕业留言,家中没有电子设备,既无电脑也无手机,乡村夜晚连电灯都缺乏,只能依靠煤油灯照明。那时我们娱乐活动匮乏,最令人期待的消遣便是与同乡孩童们嬉戏,整日在田埂间奔跑。嬉闹过后,还需承担家庭事务,无论是耕作还是做家务,对我们来说都习以为常。九岁那年,我随父母迁居太原,记得当时就读的小学里,班主任是一位格外尽职的先生。由于我学业基础薄弱,老师每天放学后都到家里为我辅导功课,直至深夜,却从未吃过我家的饭菜。那时我尚不理解为何要学习初中毕业留言,却暗自立下心愿,为不辜负这位老师的付出,定要学有所成。谈到此处,罗小松取出了自己的彩色大学合影,示意其中一位脸庞圆润但身形远超同侪的少年,那就是他本人,旁边的女士是他最为敬重的师长。合影里的罗小松,正紧握着老师的手,脸上洋溢着十分开心的笑容。
罗小松谈到,他身材比较高大,按理说应当站在队伍末尾,但他执意要站在老师身旁,罗小松对此感到非常幸运,正是他的这个坚持,才获得了这唯一一张与老师亲近的照片,因为毕业后没过多久,这位老师就跟随伴侣离开了山西,之后便再也无法联系上。
同学录都是同学们自己画的
苏媛媛,1981年出生,2004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
苏媛媛只有一个孩子。她向山西晚报记者透露,她最感到惋惜的一件事,就是迁居的时候,把自己的初中时期同学登记册遗失了。
苏媛媛的初中是在太钢五中度过的。我初中毕业的时候,当时非常盛行填写同学录,我们那时的同学录样式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用稍大的白纸本,因此那段时间的同学录都是同学们亲手绘制的。有些学生会把个人肖像贴在表面,并在其后书写寄语,提醒自己永远铭记那个人;有些学生会选用带动画形象的花纸,使整个纸张显得生动且美观;还有学生会借助字母组合出一个俏皮的小老鼠,暗指英文中的爱意;更有想象力丰富的学生,会以“一帆风顺”四个字构成船帆的形状。
苏媛媛回忆,同学录每一页都色彩斑斓,十分讨喜,每一页都凝聚着同学们真挚的祝福。有些同学不会画画,就模仿前面的同学画老鼠,画帆船,等整本同学录都画满后,会发现小老鼠的表白和一帆风顺的小帆船最为多见。就连原本不会画画的同学,也通过填写同学录学会了画漂亮的烟花,画梳着马尾辫的娃娃。
同学送的小礼物至今仍珍藏着
栾小静,1992年出生,2015年毕业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栾小静出生在九十年代,然而她和同代人多有出入。据她本人讲,旁人在追逐偶像时,她正埋首于书本;当朋友们在歌厅放声歌唱时,她却在一旁练习乐器。同学们私下里称她为读书狂,但在大家心目中她始终是名列前茅的尖子生。由于她给同学们留下了这样的形象,初中毕业时同学录上,朋友们写给她的祝福大多是事业顺利、未来光明,“别忘了”这三个字出现的次数最多。
栾小静谈到,那个时期人们除了填写同学登记表,关系亲近的同学还会交换小礼物,女孩子收到的礼物中最多的是银制的手镯,和如今情侣佩戴的款式相仿,只是那个年代一套手镯包含七个,七个最要好的朋友每人佩戴一个,象征着他们永远紧密相连。还会收到一些泥制的玩偶,赠予玩偶的同学会挑选和自己有相似之处的玩偶,以此表达日后见到玩偶如同见到本人,这些玩偶至今都摆放在小静书房的书架之上,每当她望向她们,便会忆起那些同窗们的童年模样。
她至今仍然清楚记得,在离校的最后时刻,她与一位交情最深的同窗道了别,原本以为不久之后就能重逢,未曾料到,那次分别竟然成了诀别。
栾小静深感可惜,未能让所有同窗都填写同学录,仅挑选了几个交情较好的填写,并且没有要求每位填写者都附上个人相片。如今,初中毕业已近二十年,她也已远离家乡太原,在北京谋生。每年同学联谊时,她都会尽力赶回,与故友重逢,追忆年少时光。
留言册成了精致时尚的艺术品
贺橙橙,2008年出生,2020年小学毕业。
6月29日17时40分,贺橙橙刚结束毕业考试,就跟着全班同学离开了她们待了六年的母校。孩子们一个个眼眶发红,连老师脸上也挂着泪珠,弥漫在四周的依依不舍久久不散。
贺橙橙表示,进入6月份后,这种离别之情就流露在每个人的面容上。老师们也因即将分别的缘故,原本严肃的神情时常带着笑意和温情,数学老师提及毕业时甚至潸然泪下。同学们之间也开始互留联系方式,约定无论相隔多远,都要保持紧密联系。
我们虽然难得相见,但能在微信上每日交流。贺橙橙把手机递给山西晚报记者,证实了她的说法,同学们不仅自行创建了多个群组,就连原本用于老师布置作业的群聊,现在也变成了谢师会的场所,班主任饱含深情地表示,这个群组将永久保留。
当今时代的孩子,就连同学录都运用了先进技术。贺橙橙的这本同学录,既是装点成长的精美画册,也是储存回忆的数字相框。封面上摆放着全班同窗的毕业影像,影像下方罗列着每个学子的称谓,旁边还附设了专属的识别码。贺橙橙向山西晚报的采访者透露,这个识别码,承载着他们的金色年华,也汇集了从启蒙到小学的全部足迹。记者通过扫码观看视频片段,其中展现了他们初来乍到时的懵懂神情,还有成为少先队员时的郑重仪式,以及参与研学活动时的欢快瞬间,更不乏专心听讲时的专注模样。视频结尾处,全班师生齐声演唱了《相亲相爱一家人》这首歌曲。
第二页是教育者写给小学生的寄语,字里行间饱含深情与美好祝愿。接着是每位学生独立制作的个人介绍页面。成长记录册的末尾,收录了孩子们的成长影像集,展现了六年间的种种瞬间,整本同学纪念册堪称既精美又新颖。
贺橙橙表示,小学时光里的欢乐与辛酸,仿佛一排排诱人的冰糖葫芦,总能让人津津乐道。她与师长同窗的每一次交流,都将化作她珍藏的宝贵篇章。
山西晚报记者 姚佳 实习生 原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