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7月20日电,记者周润健报道,《2021年中国天文年历》明确指出,北京时间7月22日22时26分正值“大暑”节气到来之时。这个时节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时段,国内许多地区将普遍遭受高温影响,人们需要特别关注防暑降温措施。
历史学家罗澍伟大暑是什么意思?,天津社科院的研究者,说明每年公历七月二十三日左右留学之路,太阳运行到黄经一百二十度,这个时期称为“大暑”。它位列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二个,同时也是夏季的末尾一个节气。“大暑”和“小暑”一样,都用来标示夏季的酷热程度。古人觉得“巨大”意味着酷热到了顶点,换言之,“大暑”是全年里“从上到下被蒸煮”“又湿又热交织”到了最高点的时段。
大暑这个节气跟其他节气相似,也是按照五天划分一个阶段,总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腐草变成萤火虫,第二阶段天气闷热土地湿润,第三阶段频繁出现狂风暴雨的天气,就像风要掀翻山一样猛烈,雨要决堤的河水一样倾泻。
“大暑”通常发生在“三伏”时期的“中伏”阶段。今年“中伏”的时间是从7月21日持续到8月9日,一共持续了20天。高温闷热是“中伏”的主要特征,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金代诗人赵元在《大暑》这首诗里写道:“旱云翻飞好似火燃烧天空,白昼感觉如同掉进蒸笼里。”这诗句非常形象地展现了“大暑”的酷热以及它带给人们的深切感受。
一年当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时段就是“大暑”,罗澍伟依据民间习俗和医学保健师的看法指出,这个时期维护健康的关键在于避免酷热和清除湿气。
炎炎夏日且湿气重大暑是什么意思?,白天长夜晚短,人体容易感到疲惫,常会引发一些身体不适的“苦夏”现象,所以最好减少在户外的活动时间,还要做好室内的降温工作,多喝水,并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每天的饭食最好挑选能清火解暑、帮助消化、滋养身体的食物,还要吃些含有丰富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抗氧化成分的食品,比如赤小豆、白瓜、西红柿、青瓜、甜瓜、胡萝卜、淮山、红枣、百合、莲子、菊花、全麦食品以及各种坚果。
炎炎夏日里,要安排好每天的生活,要科学地调整饮食,要留意放松心情,还要增强自我控制,这样才能确保度过一个凉爽的夏天。这是罗澍伟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