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最近公布了2023年度全球大学排行榜。今年,共有1418所院校入选,较2022年多了超过100所高校。
那么,德国大学在2023年度的排名结果怎样呢?小艾也向大家呈现一下官方数据里位列前350位的德国大学。
可以明显看出,2023年德国排名前三的大学依然是 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这所顶尖高校组合。令人欣喜的是,与2022年的榜单相比,其中 慕尼黑工业大学 的名次提升了1位,而 慕尼黑大学 的名次则大幅度上升了5位。
这份资料仅涵盖德国大学前350名的信息,若需掌握更全面的榜单内容,可登录官方网站进行查询。
自2004年泰晤士报和QS公司合作推出全球大学排名以来,德国的大学在该榜单中的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因此许多家长和学生因为十分在意这些排名,便觉得德国高校的位次偏低。
那么为什么德国的排名这么低呢?
德国顶尖学府如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这些机构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文学巨匠和科学翘楚等,德国高等教育的含金量也得到全球认可,然而其大学排名却并不靠前。
下面给大家看一下QS官方给出的衡量标准。
通过这个标准可以明白,泰晤士和QS的排名更看重学术声誉和研究实力德国大学排名一览表,因此许多英美及亚洲大学在榜单上表现突出,原因是它们中有相当一部分院校确实以学术研究为核心。德国的高等教育以公立院校为主,这些学校更侧重于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德国高校致力于强化所有学生的综合素养,并鼓励他们专注于各自的专业领域,公立大学免除学杂费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入学压力,从而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学生构成。
全球排名靠前的学校,多数是理工类院校,诸如慕尼黑工业大学、卡鲁理工学院、柏林工业大学等,这些高校在特定学科领域实力突出,但在人文社科或商科方面则相对不足。每所大学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导致科研力量、科研经费、科研人员以及科研设施等资源被分散配置。德国高校尚未形成像英美那样综合实力雄厚的大学体系。这也间接导致他们在世界大学排名的标准上出现了差距。
德国采用联邦制,各州享有自治权,因此各州的法律制度存在差异。每个州会依据自身情况,审慎选择重点发展的领域。德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并非包罗万象,而是致力于打造优势学科。
比如亚琛工业大学,虽然某年度的榜单上仅列在第147位,综合实力也并不突出,但该校的机械学科享誉全球,毕业生一毕业就被众多知名企业看中并提前签约,起薪普遍达到十万欧元每年。
由此可见留学之路,德国的大学在QS这类以英美综合院校为基准的排名体系中,确实缺乏竞争力。这并非说明德国的高等教育水准不高,而是由于教育模式存在差异,并且德国高校普遍不重视世界排名所致。德国人治学态度的严谨性获得全球肯定,也正是这种严谨吸引了众多学生选择赴德求学。
我们艾瑞从事德国留学咨询将近二十年,主要聚焦教育领域,致力于中德教育交流,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准备最精良的教育资料、培训支持、德国教育信息以及各类与德国教育相关的帮助。这些年里德国大学排名一览表,我们看到了众多赴德学生凭借德国严格的教育模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们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能力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得到验证,才能明确自身的真实水平。德国的教育模式正是这样强调的。